美文网首页河东访古
河东访古之解州静林寺

河东访古之解州静林寺

作者: 我才是龙卷风 | 来源:发表于2020-09-06 06:26 被阅读0次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雕版印刷的佛教经典总集是北宋的《开宝藏》,《开宝藏》是宋太祖开宝4年(971)至太宗太平兴国8年(983)命内侍张从信在益州(今成都)雕造。此后历朝皆有雕印大藏经(佛教经典总集称大藏经)的传统。到民国初年,宋、元刻印的大藏经只有残存的零散卷本。当时学术界和僧院都缺乏系统的大藏经。1933年,范成和尚在山西调查古版藏经中于赵城县广胜寺发现了金代藏经,后被蒋唯心命名为《金藏》,习称《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刻于金代,以《开宝藏》为底本复刻,保留了《开宝藏》的面貌。因其刻印年代早,留存数量大,汇集了金代以前在中国流行的各种佛教的经、律、论,其中300余卷为海内孤本,堪称稀世瑰宝。当时北平图书馆、北平三时学会、上海影印宋版藏经会对《赵城金藏》选印出版了《宋藏遗珍》。抗日战争中的1942年春,我太岳区第二地委获悉日军将劫掠广胜寺藏经消息,立即报告太岳军区陈赓、薄一波,军分区即组织力量抢救、转移、隐藏,多名战士为此付出生命。北平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电令将《赵城金藏》运交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收藏,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成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上世纪末任继愈主编《中华大藏经》,以《赵城金藏》为底本。

《赵城金藏》的雕版地点是解州静林山天宁寺,就是现在的静林寺,位于运城市盐湖区席张乡柴家窑村西南的中条山北麓。

解州静林山天宁寺,始建年代不详,唐乾宁中,朝廷赐号妙觉寺;北宋太平兴国2年(977),易名静林山兴化寺;至北宋庆历(1041-1048)中,寺院岁久颓坏,僧普真、文玉起殿立塔,重修扩建,并报请官方批准为“十方丛林”,一时香火兴盛,与蒲州栖岩寺、万古寺并称。北宋元祐时,住持洪济、元杲再次重修兴化寺。

金时寺名静林山天宁寺,当时有个僧人叫尹矧(shěn)迺(nai),号寔(实)公律师,选择解州天宁寺作为他发心雕造大藏经版之所。金代刻书中心在平阳,解州属于刻书业发达的地方。

尹矧迺是河南人,在河南孟州天王院礼师出家,曾经去五台山礼佛时路遇宋徽宗御驾,获赐金刀、玉检。到五台山后,“感文殊菩萨空中显化,得法眼净见佛摩顶授记曰:汝于晋绛之地,大有缘法,雕造大藏经版”,这是他发心雕造大藏经的缘起。他随后率领高徒崔法珍、慈云及门徒三千余众,同心戮力,于河、解、隰、吉、平水(临汾)、绛阳(侯马)等晋南及秦西各州县化缘募资。寔公律师燃指发心,崔法珍断臂化缘,刘居士先是断臂后于普救寺塔前自燃其身,当地汉、女真、蒙古各族佛教信众深受感动,纷纷捐资,不惜变卖家产,甚至有破产应募者,因而《赵城金藏》是由民间发起依靠广大信徒集资刻印堪称第一大发心的藏经。

雕版工程大约从金皇统9年(1149)开始,金大定16年(1176)尹矧迺圆寂时嘱托门徒:“我终之后,当以未雕大藏经板补雕圆者。”到金大定18年(1178),浩瀚的大藏经经板的雕造工程终于完成。解州静林山天宁寺是雕造工程的“总部”,据绛县太阴寺所存《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中记载:“起数作院,雕造大藏经版”,“于新田、翼城、古绛三处,再起作院,补雕经版数圆备”,说明有多处寺院合力雕造,而由“天宁寺开雕大藏经版会”总其成。

雕造工程完成后,由崔法珍将印经一藏进献于朝庭,朝庭命在圣安寺(现北京圣安寺)设坛为法珍受戒为比丘尼。大定21年(1181)全藏经版被送至京师,由弘法寺收贮,刷印流通。大定23年(1183)朝廷赐法珍紫衣宏教大师。

正是《赵城金藏》的雕刻地,确立了解州天宁寺在佛教史上的知名度。至元中统、至正年间,寺院两次重修,元时寺名静林山天宁万寿禅寺。

金末元初,《金藏》部分经版毁于兵火,耶律楚材主持补雕了缺损经版。广胜寺《赵城金藏》系这次补雕后的印本。

至明万历20年(1592),广胜寺所存经藏年久散失缺损,寺僧悟顺曾抄补若干卷;清雍正9至11年(1731~1733),在信徒的赞助下,广胜寺又集僧俗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抄补。现存《赵城金藏》中的补抄本200余卷,即这两次的补本。

清雍正、乾隆年间分别两次重修静林山万寿禅寺。民国初年,土匪猖獗,盘据静林寺为害一方。为绝贼巢,经地方士绅呈请,转奉省令照准,于民国9年(1920)将静林寺拆毁,唯存僧人墓塔30余座,后自然坍塌、人为毁坏,至现在只有2座了。多么令人难以理解的禁绝匪患的办法。

1995年,大杰法师来到荆棘丛生的静林寺遗址,开始重建静林寺院并担任住持,至今难成规模。大杰法师,俗名纪明杰,1928年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市,曾在黑龙江柴合林业局、甘肃省糖厂工作,1994年在芮城县兴龙寺礼印元法师出家。 

这是席张乡柴家窑村西去寺院的水泥路,路尽头就是寺院。

上去是大殿

左拐有两层楼算是僧寮。在楼下见到大杰法师及其女儿,还有本地一出家人及搞建筑的一名义工。大杰师太前一向腿摔坏了,不医而自养。我们和大杰法师聊了很长时间,聊到师太的经历劫难,聊到寺院住持选择、接续发展,聊到寺院与周围相处的关系、与开发旅游的关系,聊到往来僧众。说到静林寺重建之功,说到将来师太一定留名静林寺的历史,师太说:我只想把这个道场建成,弘扬佛法。直到另一出家人有节奏的敲了云板,进入五观堂诵唱,我知道这是饭前的仪式,便告辞。

塔林在寺院东南方向半里许,想想30余座塔林多壮观,如今只有两个形影相吊,聊胜于无。

相关文章

  • 河东访古之解州静林寺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雕版印刷的佛教经典总集是北宋的《开宝藏》,《开宝藏》是宋太祖开宝4年(971)至太宗太平兴国8年(...

  • 访古林寺

    访古林寺,香客、游客寥寥。 古林寺在紫云岩北,高坑林坑社往上山的方向走不到一里路便到达山门,门首上书“古林寺”三个...

  • 济宁古迹之东大寺

    济宁古迹之东大寺。 因寺门临古大运河西岸,故俗称“顺河东大寺”。寺创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清康熙年间穆斯林集资重建,建...

  • 河东访古2(新绛编)

    新绛不新,前668年晋献公迁都故绛(今襄汾县赵康古城遗址);前585年,晋景公迁都新田(今侯马晋国古城遗址),史称...

  • 河东访古10(河津编)

    河津,上古属于“皮氏”之地,“皮氏”既是古帝氏之名,亦为古部落之名,为殷所灭。西周时,河津为诸侯国冀国、耿国、韩国...

  • 河东访古4(闻喜编)

    闻喜县,因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至左邑县(系秦时设立,因在安邑之左而名左邑)桐乡,闻官军破南越(今广东)之喜讯...

  • 河东访古3(永济编)

    永济开张镇古城村,是解梁故城所在, 解梁故城传为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智伯所建。 智伯(?-前453),名瑶,时人尊...

  • 河东访古5(夏县编)

    夏县,古称安邑,因夏朝在此建都而名夏县。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禹都平阳,或都安邑。”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

  • 河东访古9(垣曲编)

    垣曲,商周时“亘方”(侯国)之地,春秋为赤狄东山皋落氏地,属晋国。秦置垣县。北宋开始称垣曲县。 亘(xuān),回...

  • 河东访古 12(芮城篇)

    水湾之内称“芮”,处于黄河拐弯之内的芮城,殷商时有姜姓芮国,西周时为魏国,魏为晋所灭,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始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河东访古之解州静林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vq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