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河东访古3(永济编)

河东访古3(永济编)

作者: 我才是龙卷风 | 来源:发表于2021-02-22 05:43 被阅读0次

    永济,史称蒲坂、河东、河中,这里设过州、设过府、设过中都。清雍正六年(1728)蒲州升州为府,要设附郭县,用古地名容易和州、府相混,便以县东大通厢南明代蒲州知州许鹏开挖的永济渠而名为永济县。

    永济开张镇古城村,是解梁故城所在, 解梁故城传为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智伯所建。现该城城垣大部遗存,高4——5米,周长4.65公里,共设九座城门。城墙上宽4米,下宽15米,夯层明显。

    2019年10月 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东城墙和东边的一个城门 站在城墙上 这是北城墙及北边城门,我们正走在古解梁城里   北城墙上面很宽,栽种了5、6行果树 城墙的夯层清晰可见

    智伯(?-前453),名瑶,时人尊称其智伯,谥号曰“襄”,故为智襄子。智氏出于荀氏,故又称荀瑶。晋成公时,荀首受封于智邑(今永济西北),其后别为智氏,智氏世为晋国大夫。《括地志》记载:“智伯城在蒲州,虞乡县西北四十里。”智伯的封地在解梁(今永济古城一带),解梁城东为解州,南为虞乡,北为临晋,西为蒲坂,都属智伯的封地。

    智伯才干非凡,实力最强,晋国四卿合力灭了范氏和中行氏两家,智氏成为韩、赵、魏、智四卿之首、晋国正卿。当时,赵氏封在洪洞的赵城一带,魏氏封在安邑,韩氏封在平阳。智伯为了重振晋国霸业,主动献出万户封邑,同时强令赵、韩、魏三家各献采邑,赵襄子拒绝,智伯联合韩、魏两家一起攻赵,赵退至晋阳固守一年有余,后智伯绝晋水灌晋阳。晋阳城岌岌可危之时,赵国谋臣张孟谈秘密说服韩康子、魏桓子两家倒戈,三家歃血为盟,里应外合,用大水灌淹智伯军,赵襄子擒杀智伯,将其头颅制成饮酒之首爵,后引来智伯家臣豫让漆身吞炭为主报仇之事迹。智伯覆灭之后,最终韩、赵、魏三家分晋。

    城墙

    永济张营镇舜帝村是舜帝故里,有舜帝故里碑,《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的精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

    《孟子》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诸冯村为舜帝出生之地,位于今永济市张营乡境内。舜帝,姚姓,诸冯村又名姚墟村,现已改名为舜帝村。

    碑左题“奉直大夫知蒲州事加三级纪录肆次董仲敬立”,中题“大孝有虞舜帝故里”,落款“康熙五十九年(1720)三月榖旦记”,近300年了。

    舜帝村东南约500米的地方还有一座"瞽叟坟”,坟冢四周长约50米,高约1米,传为舜帝父亲"瞽叟”的墓。

    舜帝村在黄河边,距尊村引黄一级站不远,顺路去一级站转转。尊村泵站于1976年开工建设,1978年4月投入运行,近年进行了更新改造,站内坏境整洁安静。

    风陵渡、首阳、韩阳一带,村民院墙上多种仙人掌。

    从一级站上来,便去蒲州古城,舜都蒲坂即此。尧舜禹时期,蒲州一带就是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禹贡》中描述尧舜时代的九条贡税线路都是通向蒲州的。蒲州古城是黄河重要关城和渡口,历为州治府治、北方历史重镇。蒲州居长安、洛阳、太原之间,国家腹地,扼河东、华北进入关中之通道,称“关中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黄河从蒲州古城西门外流过,蒲津渡作为黄河著名的古渡口,春秋时期就建有河桥,浮桥性质,时建时毁,时毁时建。至西魏時期,再次连舟架设浮桥,经北周、隋、唐,屡次维修。唐开元12年(724年)为了加强蒲州与长安的往来、盐运、通商和兵运,倾国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冶铁结链为揽,熔铁铸牛做墩,于此建成铁索浮桥。也是在唐代开元年间,形成了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北京(太原)和中都(蒲州)的格局,直至安史之乱以后,蒲州属于中央直辖。安史之乱后著名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曾任蒲州太守。

    金元之争使蒲州遭到严重破坏。明代洪武年间,重新加固城池,保持了完整壮观。明嘉靖年间蒲州大震,城廓房舍尽倾,后虽重修,已大为逊色。因为河道迁移,蒲州城自明朝开始,屡受黄河涨水的威胁,至1942年水淹城,1946年秋黄河又涨,次年,县城迁出蒲州,城内居民纷纷迁出。解放后,黄河兴建三门峡水库,古城划入库区,居民全迁走。

    蒲州古城外城遗址有考古进行中   编织袋里是人体骸骨,蒲州城下发生过太多的战事

    下面三幅是古城东门遗迹。

     这是东城墙及护城河遗迹。

    这是城墙上面,荒草覆盖,可看出城墙的宽度。

    下面三幅是古城中鼓楼遗构。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系2001年6月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黄河铁牛,为维系蒲津浮桥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后因黄河东移,铁牛等没入水中,逐渐为泥沙埋没。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查访勘探,于次年8月发现并出土了铁牛四尊、铁人四个、铁山两座、一组七星铁柱和三个土石夯堆,引起各界关注。河西应有对应的铁牛、铁人等。

    铁牛距蒲州城西墙51米,每尊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各重约30吨左右。铁牛腹下有铁基,铁基下有6根直径0.4米,长约3.6米的铁柱斜前连接,每根铁柱又有反向出伸铁足各一,如同地锚深扎地中,铁基、铁柱各重约40吨。 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

    当年发掘时的场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黄河又西移了,河堤在蒲州古城以西2、3公里。

    蒲州古城西的黄河岸边,北周时建有鹳雀楼,因盛唐时本地绛州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而扬名天下,金元蒲州之战中毁于战火。1997年12月,该楼复建,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唐武则天时建有普救寺。王实甫一部元杂剧《西厢记》,将唐朝后期发生在这座寺院里的张生与崔莺莺的感情纠葛,演绎成不朽的爱情故事。"愿天下有情人成眷属",成为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共同愿望,这里因此成为爱情圣地。

    蒲州火车站位于蒲州镇东南,民国22年(1933)阎锡山始建同蒲线(宽1米窄轨铁路),1936年元月南同蒲通车,蒲州站开始运营,原名永济站。日寇占领期间,继续使用,站东北边还有一座日军建的炮楼,上面弹痕累累。原候车室与票房至今保持当年的欧式建筑风格。站台里有四棵十分茂盛的五角枫树,据说当时从苏联引进。

    从蒲州火车站向东南方向7、8里就是万固寺,万固寺位于中条山麓,始建于北魏正光3年(522),原名“繇哉寺”,曾遭兵火焚毁;隋代复修,更名为万固寺,取“万年永固”之意;唐大中8年(854),进行了扩建;明天顺四年(1460),将周边的大悲院、白石寺、赞叹寺、石佛寺、竹溪寺、度门寺并入万固寺,时称“中条第一禅林”,所谓“肇建魏隋,弘拓唐宋,古名刹也”。

    从1997年起,政府多次整修恢复万固寺,修葺了药师洞、无量殿、塔院及多宝佛塔等,复建观音殿、水陆殿、钟楼、鼓楼和山门等,2019年10月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参观,不收门票。1994年或是1995年,我曾来此,除了佛塔、残垣断壁,别无印象。

    中轴建筑是顺着山势坐东向西,不同于一般庙宇坐北朝南。

    牌坊 山门

    进山门后望见高台上的观音殿,上去的道路是顶住“佛”字右转(往南)。

    南门前照壁 南门,也是天王殿

    进南门向北走到观音殿,从观音殿右边钟楼拾级而入,这里算作第一台。

    穿钟楼而进第一台,左前方是大雄宝殿遗存。

    回望钟楼及观音殿。

    据碑文记载:大雄宝殿殿内正中依崖塑就的大佛,高达五丈许,外罩金粉,人站殿内望不见佛头,佛脚上可坐四人打牌,壁上还塑有万佛小像,亦称万佛阁,系明万历年间砖石建筑。只可惜同治年间的一场大火使大雄宝殿仅留下殿墙和佛龛。

    从大雄宝殿南侧石阶再上,左手有门进入第二台。这个石阶64级,寓意64卦。

    第二台为药师洞

    药师洞

    药师洞对面一段砖砌断壁上嵌有明代十八罗汉石刻两通,十分珍贵,现已用有机玻璃罩起保护。拍照的效果像镜子一样,完全看不见里面的石刻。

    据说,万固寺珍藏的这种吴道子画风的人物线刻共33通,唐代还是明代石刻不确定,艺术、学术价值均不可估量。侵华日军掠夺走29通,前些年被盗1通,现仅存3通。除这两通十八罗汉图外,还有1通达摩图。

    这两通十八罗汉图,其实只有17罗汉,向佛者立于碑前,便成为第18罗汉,其中妙含禅机。

    达摩图

    仍顺南边的台阶上去,进登天门是第四层。

    登天门旁边的大殿是水陆殿,建在药师洞上方。

    第四层的建筑有水陆殿、多宝佛塔、无量殿及佛堂等。万固寺的多宝佛塔,最早建于北魏。从万历14年4月的《万固重修浮图记》,可知该塔为明代重建,塔高54.666米,是本市第二高塔,安邑塔修复到原来的13级89米。与多宝塔遥遥相望的莺莺塔,13层高36.76米。

    塔南侧嵌有石额,额上有万历十四年刻“多宝佛塔”四字。这座塔建在八角形台基上,四面设有入口。塔身细长,各层均没有假门、假窗。各层塔檐由砖砌叠涩和上面的覆瓦构成,只有第一层建有砖砌的斗拱。塔的1-9层为空心,人可登临至9层;10-13层为实心,登二层凭借木梯,以上即有台阶旋转而上,逢双层可远眺南北,逢单层能遥望东西。

    “多宝佛塔”匾额,上下题记分别为:“大明万历十四年岁在丙戌春三月吉旦,上柱国、少保、兵部尚书、郡人鉴川王崇古题”“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郡人凤磐张思维书”,王崇古、张思维,均是明代重臣,均是蒲州人。《明史》谓“崇古身历七镇,勋著边陲”。张思维为张居正之后的内阁首辅。

    塔顶为八角攒尖式,上有八卦悬空铁刹,铁刹下有积土,长有一株松树和一株石榴树,但从未见到石榴落下,因此传说石榴被王母娘娘摘去了。

    唐代著名诗人卢纶、耿湋,作为蒲州人,均在万固寺留有诗篇。

    唐代耿湋《宿万固寺因寄严补阙》:

    晓随樵客到青冥,因礼山僧宿化城。钟梵已休初入定。有无皆离本难名。

    云开半夜千林静,月上中峰万壑明。为报故人雷处士,尘心终日自劳生。

    蒲阪诸公邀游万固寺题诗碑,明万历丙申年(1596)刻石。此兴致、此诗情、此文笔、此书法、此刻工,在古人不过是普通一例,在今人有哪一样可及!

    多宝塔后为一排窑洞建筑,中间无量殿,亦称无梁殿,砖筑,正面三间,上下两层。正中嵌有石额“极乐世界”,为万历19年(1591)郡人王谦所题。楼上名为比丘殿,左右四块石头上刻有万历24年(1596)福登所造《王勃释迦成道记》。

    无梁殿,流行于明代,不用寸木只钉,无梁无柱,全部用青砖石垒砌而成的建筑,为券洞歇山样式,坚固耐用,具有防火、防震的功能,是我国砖石建筑的杰作。著名的有北京天坛斋宫 、南京灵谷寺无梁殿 、苏州市开元寺无梁殿 、太原永祚寺无梁殿 、山西永济万固寺无梁殿 、五台山显通寺无梁殿等。

    无量殿二层

    二层殿内 殿内穹顶

    置身寺院,松柏肃肃,佛音袅袅,可以清心尘。览视山原,极目黄河,如展画卷,可以豁心胸。

    从万固寺往西南10余里到韩阳镇北郑村,这里上栖岩寺修有水泥路到山脚下,比预想的顺利多了,还有少数游人。上山的路无台阶,相对较陡。

    关注永济栖岩寺,是因为《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和《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也因为该寺曾经的住持昙延法师。昙延法师是临猗县耽子村人,耽子村就是以他的字命名的。他是北朝、杨隋时很出名的禅师,三朝帝师,出入禁闼,做过统管全国僧尼的官员——僧统,敦煌壁画中有其4幅故事画。

    栖岩寺在隋唐是寺院兴盛的河东地区最大规模的寺院,分为上、中、下三寺。隋文帝曾将国外所贡玛瑙盏施给栖岩寺作为供奉。唐初,栖岩寺为皇家避暑之地。《续高僧传》中为蒲州高僧立传者15位,其中栖岩寺就有5位:昙延、道杰、神素、真慧和智通。这里作为皇家眷顾之地,香火兴盛,因之成为旅游胜地,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名人诗作。

    现栖岩寺一楹不存,中、下寺已废,上寺仅存破败塔群。

    正是人间四月天,路边的迎春花很耀眼,“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这一片平坦的地方应是当年中寺所在,在其上找到一些建筑残留物。

    这块碑额有“栖岩圣旨”字迹。

    这应是栖岩道场舍利塔,原有《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现存永济博物馆。

    《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刻于隋仁寿四年(604年),额篆 “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碑文楷书,工稳不苟,法度森严,启唐楷之先河,为隋代碑刻代表性作品之一。1979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全国书法艺术名碑。

    该碑记载了隋文帝先后“布舍利于八十三州”,令全国造塔之事(仁寿元年、二年、四年三次奉安舍利敬造灵塔一百多座),是隋代兴佛造塔的珍贵史料。碑身满布砂粒如鱼子状,俗称“鱼子碑”。 碑体通高约3.34米,宽0.99米至1.15米,厚0.35米至0.39米。碑体大体完整,但严重残损、断裂,现文物部门已立项正修复。

    我一个人再往后山去寻塔林,群山莽莽,漫无目标,欲顺小路登上山头张望,小路久无人迹,山上野酸枣长长的直刺,还有要命的像鱼钩一样的倒刺,钩住衣服,硬扯不行,这处解开,那边不小心又钩上,野生植物自我保护的本能真厉害!相对野酸枣,野花椒树的刺已不算什么,为了行进速度,护住脸闯着过。山深人绝,无可问途,几欲回返,这时发现很远处竟然有一座房子,似乎还有人有农机,决定过去打听一下。快到房子时,发现了塔林。王维说“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我亦有此兴致。

    我没有一一求证,但可以推知, 所有塔身上原嵌的碑铭都被撬走了。

    塔林附近这片平地应是当年上寺所在。有两位村民在这山上种地,问他们塔林有多少座塔,答说没注意过,不清楚。回来查资料得知现存26座砖塔,其中唐、五代、宋塔各1座,元塔2座,明清塔21座。《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就曾经隐藏在这片塔林中。

    《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石高一尺六寸二分,宽二尺三寸四分,27行,行18字至23字不等,行书,书者未知,原在栖岩寺塔林,现塔林颓败,未知此铭是否收藏于文物部门,下落待考。启功先生在《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帖后跋:“天真烂漫,寓古淡于遒媚,足以上逼山阴、下启米老。结体妙有三分不妥处,而疏隽之趣,正在其中,方之他刻,惟有温泉铭合与同参耳。”给予此铭高度评价。我同时深叹古时刻工之精,现全录如下。

    返回舍利塔途中,远远望见昙延洞,昙延洞是史载的栖岩胜迹。但山遮树挡又有许多歧路,往近走就找不见了。妻一个人还在舍利塔下等着,太长时间了,手机联系不上,我只得作罢直接回返。

    补记:后来看到栖岩寺塔林被整修,有些塔的塔铭还在。下面借用刘晓华先生的照片并致谢。

    从山上下来返回永济,到永济城西街道办事处东姚温村,东姚温村有石牌坊、砖牌坊各一。在村西小路上,两牌坊相距很近。据说,当年这里是北京经太原到西安的官道,牌坊立在路中间,文官到此落轿,武官到此下马。当年慈禧西逃时就经过这两座牌坊。

    西边的是石牌坊,东边的是砖牌坊,两个牌坊均体量宏大,雕刻精美,依圣旨而建。但损坏比较严重。

    石坊是明崇祯元年(1628)建的,为“蒲州故民卫武妻张氏”修建。古老的牌坊与田野风光相映衬 ,与世代耕作的村民相守望。       

    欣赏刻工

    东边砖坊系清乾隆四十年(1775)建  ,上有圣旨匾,中题“清标彤管”,下题:“旌表故太学生孟挺之妻王氏节孝坊”。

    清初诗人、书法家吴雯的墓在南山麓西姚温村,到西姚温村打听多人,俱不知晓。问到一位老人,说知道吴雯的墓,但碑已毁墓已平,了无踪迹。他们村和邻村都有吴姓,前些年有上面来问的,他们不知就里,不敢认吴雯为本家,邻村一家吴姓认了吴雯为祖。清初,吴雯与傅山有“北傅南吴”美誉及三晋“二征君”之号。我有《中条如爱我,我亦爱中条 ——吴雯》一文:https://www.jianshu.com/p/aae45df4e041

    从西姚温村过永济往运城方向,到清华的街上南拐,和王官谷景区同一方向,南拐不到2里就是楼上村。王官别墅位于楼上村,是清末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阎敬铭的故居。

    据传禹受禅后在虞乡天柱峰附近曾建有王城,《左传》记载:“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王城亦称王官城,王官别墅即因处于王官城下而名。

    整个别墅、庄园,由存在包含关系的庄园、外城、内城三部分组成。庄园有160余亩,现在是苗圃。别墅位于庄园西南部,大体呈正方形状,占地12亩,由长宽各为85米、高约7米的夯土墙围成,城墙下宽4米,上宽2米,为外城墙,城墙上有垛墙,四角建有角楼。内城堡位于外城堡内西南部,南北长55米,东西宽43米,由高达6米的砖墙即内城墙围就。

    整个别墅是一座楼、堂、庭、阁俱全的晚清城堡式建筑,主要建筑系阎敬铭之子阎乃竹所建,保存尚好,沿袭节俭家风,砖雕、石雕、木雕几无,规模不小。

    阎敬铭曾写了广为流传的《不气歌》: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倘若不消气中气,诚恐因病将命弃;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阎敬铭是陕西朝邑县(大荔)人,官德官声不错,但在山东血洗黄崖寨是其一生污点。咸丰11年,江苏仪征人张积中来黄崖寨筑寨传教讲学,所传“大成教”深得人心,远近投寨进山者达千户近5000人,阎敬铭时任山东巡抚,视其为邪教,指其谋反,于同治五年(1866年)调兵围寨剿杀,遇难者达2000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黄崖寨惨案。

    阎敬铭任山东巡抚期间,告病回乡休养,因家乡水灾和动乱而侨居永济虞乡屯里村数年,曾设馆收徒讲学。光绪三年荒灾,他奉命就地稽查山西赈务,再次进入官场,官至一品。晚年请辞归里,先居虞乡屯里村,后居楼上村,乡居三年后去世。 

    别墅的城墙外围为土石结构,内城墙为青砖建造。城墙上有女墙,有望楼。

    回来路过清华,路边新立一阙门,系扁鹊墓,旁边不远处有扁鹊庙。 

    扁鹊祠,现有建筑:山门、东西廊房、扁鹊献殿、扁鹊正殿、药王台、扁鹊祠、观音殿、财神殿。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10元。

    献殿及正殿,为明清所建,其余为新增建。

    正殿及两侧耳室内塑扁鹊、十大名医及侍从彩塑20尊,据说为明代遗物。

    扁鹊,生卒年不详,姬姓,秦氏,名越人,渤海郡鄚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说他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

    献殿单檐硬山顶,面宽五间,进深二间,宽敞虚明。正殿单檐硬山顶,看似面宽五间,实际主殿三间,两边耳殿各一间,主殿进深二间。

    主殿穿廊两头各置古碑两通。东边万历庚子年《重修扁鹊祠记》,为祠内存碑最早者,字迹清晰。碑文中提出“防未病,察心病”,于今仍是先进的医学理念:

    “人皆知礼神袪病,曾不知防未病;知身之病,而不察心之病。使能深察而预防之,足称良矣。盖操上人之心者,病在矜己傲物,宜药以谦;持贪得之惫者,病在损人利己,宜药以义;多忿戾者,病在强梁,药以和平;怀妒忌者,病在惨剖,药以仁厚。于此引申类推而自修之,斯百邪不侵,可以济人,可以利国,亦可以保民寿国矣。”

    正殿看似面宽五间,实际主殿三间,两边耳殿各一间,从侧后方看得清清楚楚。

    正殿后面新建的三大殿:中间玉皇殿,西边观音殿,东边财神殿。

    这个断碑上有“扁鹊墓”三字,原在扁鹊墓前。

    玉皇殿里直达屋顶的通直立柱,均是整根木料,也属罕见。

    整个庙宇,少有游客,一片安静。

    扁鹊庙往北偏东9里,是董村戏台,位于原董村小学里。

    戏台创建于元至治2年(1322年),清乾隆16年(1761年)、嘉庆20年(1819年)两次重修。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戏台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元代建筑风格。河东地区是我国北方古代戏曲艺术的摇篮,至今保存着多处古代戏台。

    檐下斗五铺作双下昂,当心间出45度斜。

    前台中央悬光绪二年“遏云楼”木匾一块

    戏台上分前台后台两部分。

    思想让人高远,却也缥缈,越具体的事越实在。有时爱胡思乱想,有时厌烦了思想,只做具体的事。闲暇时间的身心总要有所着落。生活的要过得紧实,就像笔墨线条那样。生活的审美,审美的生活,达不达到,至少要追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河东访古3(永济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xh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