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在自己家的父母面前,自己不论付出多少努力,总是争不过“别人家的孩子”,似乎别人家的孩子生来就比自己有天赋、有能力、出色和优秀。
在壹心理的文章《“爸妈,夸我一下有那么难吗”》中武志红老师的解释更是道出了许多成年子女的心声:父母总喜欢夸“别人家的孩子”,而不愿意夸自己家孩子,给孩子一种你必须全能,否则“别人家孩子”总有比你强的地方的感觉。似乎只有活成父母喜欢的样子才能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因为他们只需要把孩子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觉得父母从别人家的孩子身上看到的那些“好”,其实是他们“精心挑选”过的想要施加给孩子的期望。他们会用无数的“别人家的孩子”身上的特质拼凑出一个完美的、毫无瑕疵的好孩子,每当觉得儿女不符合自己的期待的时候就将这个“完美人”搬出来,试图想让自己的儿女向这样的好孩子学习和靠拢。当你不认同和反抗的时候,他们再把“爸妈都是为了你好”、“天底下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作为自己无理要求的借口,不断给孩子灌输必须完美的观念。
第一次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可能会觉得自己并不适合,第二次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可能会觉得自己不是很擅长,第三次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天赋......久而久之,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怀疑自己的能力。
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在爸妈面前一定要表现得乖巧、懂事、听话,才能够得到父母的肯定、赞赏和支持,因此在家里我总会披上“好孩子”的伪装,事事顺着父母,不敢违背父母。但长大后渐渐发现,有时候为了“取悦”父母,我做了太多太多不喜欢的事情,我觉得离想象中的自己越来越远了。我会开始去思考,父母的要求和期望真的是对的吗?我们一定只能按照他们的要求和期望去做才能够家庭和睦么?那我只是他们满足期望的一个没有感情的傀儡罢了吧。
而且,父母的眼光有时候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眼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所认为的价值或许在现在已经不受用了。我承认他们经历的事情比我们多,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多,但他们的观点并不能直接代表我们自己,只能够是参考而已。所以在做自己决策的时候,更多的要看到的是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展,而不是单单选择父母认为好的。
在我渐渐开始意识到父母也不总是正确的时候,我会开始去探索,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生活,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意识上的独立。
或许很多人的童年都备受父母的打击,但脱离父母的“眼光”之外,不妨去尝试你觉得喜欢、开心、热爱的事物,或许能够收获更多的快乐和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