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是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需要做到的事。
比如我们做一份工作需要达到什么目的?做到什么时候结束什么?重要的时间节点有哪些?每一个节点需要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需要有人反馈。
再比如,我们向领导汇报一件事情,领导一般都会给予反馈。然而,不同的领导给的反馈不同,也就有了反馈的级别。
在《高绩效教练》中,作者将反馈分为A至E5个级别,由低到高,逐次提升。
A.经理的呼喊:“你太没用了。”
这种反馈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但是这种反馈是效果最差的反馈,它对人不对事,打击了一个人的尊严和自信心。
B.经理的干预:“这个报告毫无用处。”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反馈。它比前一种效果稍微好一点,针对的是事情,而不是人。但提升效果不大,因为没有任何可以改进的方向。
C.经理的干预:“你的报告内容清晰、简洁,但编排和表述方式对于目标读者太过粗糙。”
这种反馈也很常见。它避免了批评,也提供了改进的信息,但是信息太笼统了,让人无从下手。
D.经理的干预:“你对报告感觉如何?”
它仍然是一种常见的反馈。与前面的反馈对比,它给了做报告的人自主权。不足地方的是,这种反馈很可能让做报告的人只给一个判断,比如自认为这份报告做的不错,并不能提出更有效的改进方案。
E.经理的干预:“你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你认为本稿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目的?”“你是否觉得还有其他方面需要强调?”“你的目标读者是谁?”,等等。
这是作者提倡的反馈方法,它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做报告的人去详细地并且不加评判地对报告以及他的思考进行描述。
通过这样的描述,做报告的人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也能看到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这其实就是教练的方法。
通过学习和对比,我发现自己做得更多的是BCD三种反馈,存在很大的问题,还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教练的方法,让自己得到提升。
你是否需要经常做反馈呢?如果是的话,你在哪一个级别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๑ت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