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人文社科
曾国藩鲜为人知的解禁倡伎令,姐妹们应拜他为祖师爷

曾国藩鲜为人知的解禁倡伎令,姐妹们应拜他为祖师爷

作者: 猪猪大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12:44 被阅读39次

曾国藩,晚清重臣,剿灭太平军功劳无上。书生为将,奉公清廉,治家严谨。除了收点“孝敬”和朝廷的赏赐就没有额外收入了。清朝有个陋规,他由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升为二品大员侍郎。最高俸禄不过百多两,而租房、仆人、厨师、马夫、轿夫等等就要花几百两。重要的是师爷,他们不在编制内,朝廷不开工资。

工资都归曾国藩自掏腰包,师爷的角色又很重要,帮曾国藩处理各种事务。自然要去找钱,自然有人送来银子。夏天热了,有人送来的银两叫“冰敬”,冬天冷了,送来的银两叫“炭敬”。有人去世,烦请写篇墓志铭,“润笔”就上百两。要外出,送来的银两不叫盘缠,叫“程仪”。等等,名目繁多,只要不太过分,就收。不然奈何,要不要办公了?

朝廷都知道,睁只眼闭只眼。不太过分就不叫贪。曾国藩在清廉上被质疑的,只有没管好他弟弟曾老九,曾国荃在攻下太平军老巢后,放任抢夺,搜剐了大量金银财宝,民间传闻,船运车载到老家,当然缺乏证据。

而太平天国是个奇怪的政权,和家庭过不去,和“倡伎”过不去。只有上了级别的将官才能和家属过合法性生活。对倡伎绝对打压,空前绝后,旷古烁今。

倡伎业是个古老的行业,本来是男女不分的艺人。后来都变成了“女字旁”。春秋时期的管仲,把私倡变成国营,他成了倡伎业的祖师爷。其中“女闾”就是娱乐场所,后世称为“伎院”。齐桓公有众多“女闾”,遭国人批评,如是他的贤相管仲就娶了好多妇人,大概都是“艺人”,以此替齐桓公“挡刀”。

《战国策·东周策》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

倡伎有只卖艺不卖身的,有只卖身不卖艺的,也有又卖身又卖艺的。卖艺不卖身的名伎历代受文人垂爱,虽然地位不高,娶回家当小老婆,但感情很好。白居易的“樊素口,小蛮腰”,后世把“樊素、小蛮”称为姬妾的代名字。现在就只知道小蛮腰了。

太平军在占领南京建立天京后,推行禁倡令,强制取缔了伎院,彻底消灭倡伎。全家剿灭,宿倡问斩,放纵不报的一同治罪,邻里左右擒拿送官,赏。比商鞅还苛暴,一家僄倡,邻里连坐。

太平天国颁布的《诲谕官兵良民人等各宜革除污俗以归正道》其第二条云:倡伎最宜禁绝也……倘有习于邪行,官兵民人私行宿倡,不遵条规,当倡者,合家剿洗。邻右擒送者,有赏。故纵者一体治罪。明知故犯者,斩首不留。

太平军所过之处,“不留倡口”。英国人呤唎亲历了这一幕,他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太平天国妇女或结婚成为家庭一员,或入姊妹馆,(许多大城中都设有姊妹馆,由专人管理,)而不准单身妇女有其他生活方式。这条法律是为了禁倡,违者处以死刑。自然这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因为在太平天国所有城市中,倡伎是完全绝迹的。

历来花事最盛、艳名远扬的南京、扬州和苏州,禁倡之后,倡业崩溃。并不是原有的倡伎都被斩了。只要不再违禁。当太平军占领南京时,秦淮河两岸的姐妹们为了逃避战祸大多已挟银逃亡。有的逃入乡下隐蔽,有的逃往扬州、苏州、上海等城市继续低吟浅唱。后来,太平军又攻占了扬州、苏州,于是姐妹们纷纷逃到上海。

大概觉得清朝控制的领地还是不安全,大量涌入租界,也因为富绅也逃了进来,有人大把的花银子。1864年左右,租界伎院达688家之多,人口激增到50万以上。(孙国群《旧上海倡伎秘史》)。租界繁荣昌盛,夜夜笙歌,觥筹交错,乐不思蜀。

当曾国藩统湘军攻占天京之后,慈禧任命他为两江总督。一边围剿太平军的残部,一边着手恢复两江地区(包括江苏、江西、安徽)的经济。为了恢复和发展工商业,迅速繁荣城市经济,曾国藩首先在南京发布“弛倡令”,亲设“陆、李、刘、韩”等六家于清溪一带,允许六家任意增员,扩大规模。

于是六家“招四方游女,居以水榭,泛以楼船,灯火萧鼓,震炫一时,遂复承平之盛”。不是曾国藩亲设的,当时为六家所鄙视。

有的地方官看不清形势,仍以嘉庆间修订的《大清律例》为准,登门向曾总督汇报。可是,曾国藩不仅不同意禁倡,还感叹秦淮画舫远不如往昔之盛。亲自约集一群幕僚。买舟出游,以为倡导。于是各地解禁。

“一时士女欢声,商贾麇集,河房榛莽之区,白舫红帘日益繁盛,寓公土著风闻来归,遂大有丰昌气象矣。”(《清稗类钞》)。

许豫《白门衰柳附记》中所记的金陵旧倡汤小聪、安月蛾、郑二娘、陆兰英、施文霞和老伎师刘培珊,就是在这时分别从上海、本乡或其他城镇回到南京的。

《白门新柳记》以及《白门新柳补记》中所记的几十个名妓,则大多是南京弛禁之后下海为倡的。对咸同间南京伎女的这种绝迹而复盛的历史变迁,有人写诗感叹:

何顿风流久寂寞,

青青无复柳千条。

谁知几劫红羊后,

又见春风舞细腰。

曾国藩亲自倡导倡业以来,两江地区各城镇,无不从风导向。素有盛名的苏州、扬州首当其冲。驻苏巡扰张文达“艳旗一举”,姐妹们又纷纷从沪返苏,依旧乘画舫,游虎丘,四季笙歌,不减往年。 

“扬州为醝务所在,至同治初,虽富商巨贾迥异从前,而征歌选色,习为故常,猎粉渔脂,寖成风气,闾阎老妪,蓄养女娃,束足布脂……教之歌舞弦索之类,以昂其声价。贫家女往投之,谓之养瘦马。”(《清稗类钞》)

在曾国藩的影响下,凡是受到太平军冲击的城镇,包括两江地区以外的,大约在同治十年间都恢复了原有规模,有的城镇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因为东南各城市开禁驰倡,上海租界的姐妹曾一度减少。1871年 (同治十年)不完全统计,英租界共有伎院44家,姐妹1575人,法租界共有伎院250家,姐妹2600人。(《旧上海倡伎秘史》)

总之,管仲的倡业不可考,而曾国藩繁荣倡业历历在目,有凭有据。祖师爷名号应颁于曾文正公。以后姐妹们上班要先拜曾祖师爷。

相关文章

  • 曾国藩鲜为人知的解禁倡伎令,姐妹们应拜他为祖师爷

    曾国藩,晚清重臣,剿灭太平军功劳无上。书生为将,奉公清廉,治家严谨。除了收点“孝敬”和朝廷的赏赐就没有额外收入了。...

  • 2018-09-29

    中华厨神-伊尹,厨师行的祖师爷!拜一拜 在中国,许多手工行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如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造纸业的祖师爷...

  • 《曾文正公家书》

    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最广泛的作品,为世人修身、教子的经典读本。曾国藩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他整肃政风、倡学西...

  • 旧时女子

    ——小丑先生 优伶红绣, 倡伎难诉, 抚弦戏佳人,谁知玉手纤纤, 水墨盖红颜,看似...

  • 双十一,电商届的你拜祖师爷了么?

    双十一,电商届的你拜祖师爷了吗?

  • 习读《人间词话》译注笔记四十

    卷一 人间词话本编 三二 淑女与倡伎之别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

  • 年末

    先拜祖师爷祖师爷在上,受小辈一拜,工欲那个什么,必先利其器,所以先看看这个程序员如何优雅地使用macOS。本文主要...

  • 读《西方哲学史》14:脑洞大开的阿那克西曼德

    各行各业,都要拜祖师爷。 比如,读书人拜孔子,黑白两道拜关公,小偷拜时迁,工匠拜鲁班,那么,科幻迷应该拜谁? 我觉...

  • 米颠爱石更爱砚

    邨夫说:米颠爱石更爱砚! 都知道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爱石、藏石、拜石!他老人家善藏古砚却鲜为人知,有诗为证,诗云...

  • 商人祖师全能天才陶朱公

    中国传统行业大多尊奉有自己的祖师爷。铁匠拜的祖师是太上老君,酿酒业的祖师是杜康,木匠的祖师爷呢?对了,是鲁班。那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鲜为人知的解禁倡伎令,姐妹们应拜他为祖师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fy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