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家长会,最后到最后和老师咨询小朋友在一年级的班级表现。
一排人等着咨询,家长们一个比一个虔诚,我,也不自觉地紧张起来,也许是几十年的学生生涯在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见到老师,会莫名其妙地紧张,会语无伦次,会不知道怎么提问,在队伍中,不断地安抚自己、镇定下来,但是自己能够感受到心脏在加速地“砰砰”跳个不停。前面的家长,有结巴的,有轮到了她提问,又撤后的,让其他人先问,趁机我上去咨询。
虽然自己有所预料,他是班上年龄、个头最小的,和长近1岁的小朋友站在同一个起点开始进入竞争模式,节奏上会慢半拍。当我把疑虑向老师提问时,得到了确认的回答,确实是节奏会慢,上课不积极参与回答问题,不举手。老师总结:就静等花开吧!
其实吧,小朋友在学校的表现如何,家长也是能够从日常的一些细节上猜个八九不离十的,比如一次不小心把同桌的本子带回了家,会看到同桌的字写得十分工整,而且已经显露出了笔锋;想对比,他还是歪歪扭扭的初学者;在班级群里的作业视频中,可以看到有的小朋友朗读得抑扬顿挫、感情投入;对比,他阅读的时候,听不出情绪起伏;尤其是学拼音阶段,由于基础薄弱,拼读不熟练,读起来就有点吃力。家长,看着也着急。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也了解了一年级上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与需要重点关注的生活习惯,也不必焦虑,只要找到问题点,就可以寻求解决的办法。我自己也梳理了一下,需要重点练习的内容:
语文
1.拼音,每天晚上读拼音,大声地读,声母、单韵母、复韵母、特殊韵母、前鼻音、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100%熟练。然后是拼读,拼出语感之后,做到随便给个字都准确注意的程度。
2.练字,从写字上培养好习惯,磨炼耐心,先从控笔、笔画入手,每天操练,每天30字,用1个月的时间,把自己和拼音练到工整水平。
3.阅读,每天30分钟,自己阅读一个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再给他讲一个故事。早上,吃早饭时间,读一个线上的故事。晚饭期间放一首古诗。
数学
20以内的加减法,随时口头提问,提高算数准确率与速度。
课后作业用红笔√,把错误的专门拎出来,全对奖励一个盖章,提升准确率。
分晚饭期间,分享一件当天的事情。
可以用“30天打卡”记录的方式跟踪记录。去对比30天前后的效果。帮助他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孩子每个阶段,都会面对成长的疑惑与问题,作为家长,只有一条路可走:迎难而上,陪他解决问题。挑战不可怕,面对的态度才是关键,是迎接挑战还是逃避现实,只有正面面对挑战,甚至主动挑战,把挑战当成是生活的常态,才能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