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

作者: 花瑾谦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16:39 被阅读40次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曹植所作名篇《洛神赋》,为宓妃所作,少年曹植,风流倜傥,文思敏捷,乃旷世奇才。与甄宓两情相悦,他宁与甄宓寄情山水,而不愿理会家国政事,不愿与曹丕争世子之位,而天意弄人,他的浪漫多情终辜负了曹操对他寄予的厚望,这一生注定要做一个风流浪子,注定要失去甄宓。曹操家业注定要给一个能当大任之人,而曹植宅心仁厚,而曹氏一族又在风雨飘摇之中,世道险恶,以曹植的纯良天性,实难当大任。虽其父曹操,多次想将他立为世子,但是曹植狂放不羁,加之曹丕阴险狡诈,让曹植失去了世子之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原已得甄家大小姐亲允,下嫁曹植曹子建,从此乐山乐水,不问政事,琴瑟在御,岁月静好。郎情妾意,远走高飞,谁料,父亲已将宓儿许配给哥哥,他不想,他不愿,他这颗心,一生只有宓儿。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初见之时,她一身素衣,耳中明珠如皎洁明月,嫣然一笑便点通了曹植心中那一点灵犀。而如今她要嫁为人妇,文思再难泉涌。只能娶了自己的表妹崔氏,以酒度日。

洛神赋

        曹丕登上帝位后,曹植只好带着儿子曹苗远赴陈留,远离这是非伤心地,奈何曹丕与曹操一样生性多疑,三番五次想要杀死曹植和曹彰。黄初四年,二人被召入京,魏文帝毒死曹彰,再将曹植召入大殿,虚列出曹植罪状,问为何登极大典未赶回京。"臣弟偶感风寒,身体不适,加之回京山高水长,便没有回京","那为何朕听坊间传,朕登上帝位之日,你仰天长叹","臣弟感叹先祖魏武帝无法观今日盛况"。"先祖魏武帝大赞皇弟文采,曾叮嘱皇弟,务必勤写文章,出佳作,流芳百世,而这几年未见你出何佳作,可见你未践行先祖遗训,反而在坊间散播流言,可见你谋逆之心不死,不杀,不足以除后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好,若你能在朕七步之内,以兄弟之情为题作诗,不涉及兄弟二字,朕便考虑放你一马"曹丕已走三步,可他的文采早已油尽灯枯,这几年他经历丧妻丧子之痛,在苦寒的陈留,时刻盼望回京,只愿再见一眼宓儿,想不到才回京便引来杀身之祸,只有婆娑泪眼,以及止不住的悲伤,想不到,我曹子建竟沦落至此。

洛神赋

      再看佳人,手执绣有水仙紫色手绢,梨花带雨,嫣然一笑,我见犹怜。终于又激发他的一点灵犀,作出了千古名篇,《七步诗》。

      不久甄宓就被曹丕赐死,在回陈留时途经洛水,子建就看见一位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的仙子。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因音容相貌与甄宓相似故作《感甄赋》后更名为《洛神赋》。若干年后再经洛水,子建已四十一岁,早已白发苍苍,不再年少,只见一位一身素衣的女子,浅唱民谣,划着一艘船,向这边划来,是宓儿来了,是宓儿来接子建了。

洛神赋

      后记:二三二年十二月七日,曹植字子建,溺亡于洛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九九南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初见之时,她一身素衣,耳中明珠如皎洁明月,嫣然一笑便点通了曹植心中那一点灵犀。👍👍曲折的爱情故事打动人心👍👍👍

本文标题:洛神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hv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