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说说《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回忆》这本书的感受。主要分为3个点。
1.厚实。
奥尔罕的书差不多都有个500来页。这本也不例外。他真的很能写,他特别喜欢用复合句来描写场景。
尤其在《伊》中,描写这座城市的街景和变迁的时候,他用了很多动静结合的句子来表达。在描写个人家族的时候,他用了很多长句子来营造那个年代,记忆最深的氛围。因此字数也特别多。
2.手法细腻。
每个章节客观环境描写其实都还挺细腻的。有点像看日本式的电影:细腻,内敛。也有点像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一样的慢热式的渗透感。
但是相比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细腻感来说,还是差了点。毕竟奥尔罕的童年是非常幸福的。他的忧伤来自于青少年时期理想与现实的对抗和对初恋的难以释怀。
而川端康成则是来自于认知体系最底层的童年时期。所以,伤痛的程度也许一定程度会影响文字的敏感度。
3.忧伤的基调穿插着兴衰史。
整个书里有两个基调:幸福与忧伤。幸福占文章的三分之一,忧伤吞噬着伊斯坦布尔的早熟文人。
奥尔罕通过奥斯曼帝国瓦解后,历史遗留问题的批判和在逐渐发展西化文化之间的矛盾来回的哀叹;还有这座城市后街里那发黑的木建筑以及破财的古城墙;包括对穷人过渡迷信封建宗教的妩媚以及二战后暴发户之间的鄙视链的哀叹。
来感叹:战争、贫穷真的能瓦解一座城市的文明和灵魂,即使它曾经悠久过。
所以他忧伤,忧伤他们的家族跟着这个城市从有钱人走向落寞;忧伤他想拥有不够富有的未来职业而被岳父夭折的甜蜜爱人;忧伤他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忧伤这个城市什么时候会再好起来。
他怀恋福楼拜来伊斯坦布尔的那个年代,有着西方人想揣摩的东方魅力,更有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和文化。
所以他回忆,回忆这座城,整个家族,自己的爱情,个人理想的兴衰史。
4.本书的看点有三处。
一处是开头:此书仅献给他的父亲。
为什么不是献给母亲?其实家庭章节描写里,童年更多的是和母亲的开心事,照顾他的更多的是母亲。而父亲反而是缺席比较多,但是父亲的角色在一个家庭里又有不可告人的重要性。
他和父亲相处虽然不多,但是父亲是唯一一个非常尊重他鼓励他的人。父亲的西化思想和母亲的保守派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他想成为画家,而不是念大学成为建筑师。但是母亲要她面对现实,从事稳定的工作而非喜爱的艺术创作,赚钱才能娶心爱的人。
父亲则在他少年时对他说,人的一生很短暂,应该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赚钱是其次。
所以,他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矛盾中挣扎着。他总带着一丝忧伤,和那条鹅卵石街道一样。
最后,他并没有妥协。他做了一个又赚钱又现实的工作:写作。
所以,父亲虽然参与很少,但是对他人生的影响很大。
二是关于初恋的那个章节,写得非常好。这种好是一种少年式的真实的操蛋感:棒打鸳鸯,爱而不能。那个故事写的就是他的初恋,他们一切美好的细节和哀伤。
那个故事读起来像发生在某个法国艺术家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莫奈和卡米耶的浪漫和忧伤。也是对他人生产生影响很大的一段恋情,他从此放弃了画画。爱杀掉了他的快感。
三是最后一章,他和他母亲的对话。主要讲的是: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关于理想和现实选择的问题。
这个问题,真的让我想到了2本书。一个是月亮和六便士,一个是牧羊少年的奇幻漂流。都是讲的选择。
到底是选择理想,沉浸在个人世界,还是选择现实,和大众一起同化?
他选择另一个可以治愈自己的路:写作。
他用一生来回答了他的选择,没有错。他赢了,他没有被母亲的思想束缚住,也没有被那个时代的任何阶级思想束缚住。
所以,他用一个选择,来结束了整本书。To be or to not,这是个问题。
有精彩的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