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情况下,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于细胞,达到一定强度或持续一定时间,也就是说,致病因素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就会引起细胞的损伤,这个被损伤的细胞出现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紊乱。
关于人类生病的原因从医学出现的时候也对疾病开始了研究,在我国,有神农氏尝百草,治愈了当时很多的疑难杂症,经过五千年的时间,我国的医学能力大大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也大大提高了。
我国的医学史上,对于治疗疾病采用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的原理,用世间万物来治愈自身的疾病,这是一次重要的医学科技。
疾病种类很多,按照世卫组织1978年颁布的《疾病分类与手术名称》第九版 (ICD-9)记载的疾病名称就有上万个,新的疾病还在发现中。像HIV就是1981年发现后补进去的,起初归在免疫缺陷病中,后又改放到病毒引起的疾病中。人类的疾病,概略说来有下述两大类。
传染性疾病
由于病原体(如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原虫、蠕虫、节肢动物等)(不包括真菌)均具有繁殖能力,可以在人群中从一个宿主通过一定途径传播到另一个宿主,使之产生同样的疾病,故称可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此种疾病在人群大量传播时则称为瘟疫。烈性传染病的瘟疫常可造成人员大批死亡。21世纪,发达国家的死因分析中传染病仅占1%以下,我国约为5%。
非传染性疾病
随着传染病的逐渐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相对地增大,人们熟悉的肿瘤、冠心病、脑出血等都属于这一类。在中国大城市及发达国家中受这些疾病虐袭死因分析中都居于前三位。疾病可按成因分为以下几类。
遗传病:由环境或遗传引起的受精卵形成前或形成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造成的疾病。近亲或有血缘关系的夫妇也会生下遗传病患者。遗传病很难得到满意的医学服务。
异常细胞增长:这一种非传染性疾病是造成死亡最多的疾病之一。细胞的不正常生长称为增生。增生时细胞的形态并未改变,仍具有原来细胞的功能,如甲状腺细胞增生,引起甲状腺增大,分泌甲状腺素过多,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一般增生都由激素或慢性刺激引起,人体内正常细胞的增殖有一定限度,到了这个限度就停止增殖。增殖的调节机制削弱,就出现细胞的增生;而这一调节机制完全丧失就导致肿瘤。
物理化学损伤:损伤可以是急性的,如化学物质的中毒、烧伤等,其损害可以立即显示出来,病因十分清楚;也可以是慢性的,需经过多年,甚至下一代才表现出来,这时病因需经调查研究才能揭示。人类的慢性中毒可出现于天然状态下,如饮用水中含氟量过高,可造成斑釉,甚至影响骨质生长,形成氟骨症。但更多的疾病是人工造成的,许多职业病和公害病,比如硅肺、有机汞中毒引起的水俣病、镉中毒引起的痛痛病等即是如此。许多药源性疾病也是一种化学损伤。
物理因素造成的冻伤、烧伤、电击伤、放射性损伤、高原病、潜水病以及噪声对听觉、血压的不良影响等等已为人们熟知,但无线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雷达的广泛应用,使现代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浸泡在各种频率的电磁波里讨生活,这是人类发展史上未曾接触过的新环境,它对人类的生存繁衍有何影响,仍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
免疫源性疾病:指免疫反应紊乱所致的疾病,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外部或环境中某种抗原物质反应过强;二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或细胞产生不应有的免疫反应,称为“自身免疫性”(见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代谢病内分泌:因体内各种营养素过多或过少,或不平衡引起机体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以及营养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营养不良和过营养性疾病。
精神失常疾病:大致指的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等精神类疾病。这些疾病据说与自己体内的遗传系统有直接关系(基因)。患者能表现持久的自发性精神异常症状。属于人类遗传病范畴。很难根治。还有一些遗传病也表现智力问题,比如先天愚型、亨廷顿氏舞蹈病、苯丙酮尿症。传染病,尤其是梅毒的晚期,可侵犯大脑,产生精神症状。药物和一些化学物质(比如铅、类固醇激素),也常常引起精神症状。精神症状还可由营养因素产生,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恶性贫血常伴有精神症状。在饥饿中生长的儿童智力发育一般也会受到影响。焦虑和抑郁是最普遍的症状。
老年性疾病:在增长年龄的正常退化和老年性疾病引起的退化之间很难划出一条清楚的界线。老年人最常发生问题的部位是心脏、血管和关节。老年人的抵抗力减退,容易发生感染、创伤。
疾病对于人类来说是有利有弊的,某些疾病对于人类来说可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比如我们得了普通感冒或者流行性感冒,但是当我们自愈后,我们体内就产生了抗体,下次对该类的疾病就产生了免疫能力。对此人类了解这个机制后,就发明了疫苗,疫苗是一种伟大的发明,可以说是医学界的一大奇迹,可与世界八大奇迹相提并论。
但是某些导致我们生病的微生物会产生变异,这次感染我们后,我们体内产生了抗体,但是当它变异后再来感染我们,前次感染我们后产生的抗体就无法对抗变异的病原体。所以对于疾病和我们人类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