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儒家,我们肯定会想到孔子。
谁还没有念过几句:“仁者爱人”呢?
但如果不是专门钻研哲学的人,谁又能说了解孔子,了解儒学呢?
即使专门钻研过哲学的人,谁又能担保自己了解的孔子就是对的呢?谁又能坚定地说,自己能准确地理解儒家呢?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认为,自秦始皇以来,历代皆为帝王专制,几千年来,真正的儒家不复存在,因为儒家思想与帝王专制在本质上不能相合。秦汉之后,帝王名为采用儒家来治理天下,其实是打着儒家的旗子,背地里使用的却是法家的手段。
因此,傅佩荣教授认为,现在摆脱了帝王专制,正是学习儒家哲学千载难逢的机会,是时候要把孔子、孟子的思想彻底说清楚了。
傅佩荣为何会有把孔孟儒家思想彻底说清楚的底气呢?
来看看傅佩荣何许人也。
傅佩荣,1950年生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早年师从方东美先生,后于耶鲁大学深造。他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周易》《大学》《中庸》方面造诣颇深。如此看来,他在儒家哲学方面是很有发言权的了。
他的这本《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是由2014年在台大哲学系讲述的课程整理修订而成,该书线上课程点击量达200000之多,在广大儒学爱好者中反响热烈。
让我们随着傅佩荣的哲学课,学习傅教授以诠释学方法来重读经典,回归经典本身,理解先秦儒学孔子及其继承者孟子思想的核心——“仁”;分辨荀学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儒家;达到亲近儒家,定义真正的儒家的目的。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从《论语》观孔子。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孔子回答宰我询问三年之丧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已可矣。”
这段话是说: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君子三年不举行礼仪,礼仪一定会荒废;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散乱。旧谷吃完,新谷也已收成;打火的燧木轮用了一次。所以守丧一年就可以了。
孔子问他守丧不满三年,心里安不安呢?
宰我答曰心安。
孔子回说既然你心安,那就去做吧。等宰我退出房间后,孔子叹息说,宰我没有真诚的情感啊。一个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丧三年,天下人都是这么做的。
在这里,孔子将伦理规范的依据,转移到人的心理、情感要求。他认为,伦理规范不是外在的约束,而是适应人内心的情感需求而设立的。
从宰我问三年之丧来看,只有真诚,才有安不安的问题;不真诚就无所谓安不安,只会考虑利害,人只要真诚,就会表现出向善。但儒家讲求的真诚,并不是教人一派天真,随时受骗。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死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昧上。
(二)孔子的“一贯之道”。
《论语》中的孔子曾两次提到"一贯之道".他的学生子贡评论老师博学,孔子知道后对子贡说:你以为我是广泛学习并且记住各种知识的人吗?子贡说;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
《论语·卫灵公》原文记录了孔子的回答:“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意思就是孔子说:“不是的,我用一个中心思想来贯穿所有的知识。”
那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仁”。
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人之性,真诚而向善;二是人之道,择善而固执;三是人之成,止于至善。人性向善,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责任择善而固执,最后止于至善。这三个层次都与“善”相关,善,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任何一个人成为君子,他行善之后就会影响到相关的人。
与别人要实现适当关系,判断适当的标准就是内心感受要真诚、对方期许要沟通、社会规范要遵守。别人的期许可以沟通,达不到可以降低标准,社会规范要遵守,但可能规范会调整,但真诚出自内心,完全不能够忽略。
根据《论语》的资料,孔子的一贯之道至少了四个层次:第一,知识(形式)的统一。一个核心思想,贯穿所有的知识。第二,在知行(人我)上是统一的。做到尽心尽力的忠,与推人及己的恕。第三,打通生死。“朝闻道,夕死可矣”。第四,天人一贯。下学使人接近不惑,上达助人以达天命。
(三)孔子的人生脉络与宗教信仰。
《论语·为政》里孔子生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了。但其中的涵义不一定人人理解透彻了。
先讲吾十五而志于学。孔子的“学”有三个特色:学的内容包括五经六艺;学的方式是学与思配合;学习一定要跟行为结合,增益自己的德行。
这里特别纠正朱熹注解的《论语》中“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朱熹解释为:孔子说,自己带着十束肉干来找我的,我没有不教的。但这里,傅教授认为,应解释为“从十五岁以上,孔子没有不教导的”,因为这与孔子十五岁立志求学,得到很多人的教导,学有所成后也回馈社会的胸怀相符,也与原文字义更切合。
三十而立好理解,此处略过。
孔子的“四十不惑”是说一个人可以用理性的思维化解情绪和困扰。
“五十知天命”,孔子认为,天命不再专属于帝王,每个人都有天命。简单地说,我们这一生,不论年纪多大、处境如何,只要听到有人受伤、有人受苦就会不忍心,证明我们还有天命。一个人真正的人,可以继续努力,减少那些不幸的事,这就是每个人的天命。不管在任何团体担任何角色,都努力把这个角色相对的责任做到尽善尽美。
六十而(耳)顺。傅教授认为,从上下文来看。这句话应为六十而顺,即顺从天命。
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自然而然去做的事,都合乎规范。应该做的,都做的很自然,已经进入一种化境。
孔子知天命,应天命,那他有没有宗教信仰呢?
傅教授认为,首先,孔子有他的宗教信仰;他创的儒家不是宗教而是哲学,但他的哲学具有宗教情操。
《论语·述而》中有“子之所慎:齐、战、疾”。意思说谨慎对待斋戒、战争、疾病。这完全符合春秋时代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信念。
孔子斋戒,是为了祭祀。他平日饮食每饭必“祭”,在生活中时时与天神地祗交往。但他所说的鬼神,指的是祖先。
孔子认为,鬼神是人的祖先,总是会保护后代子孙,所以不够超越;真正的超越界是“天”。孔子四十而不惑,理解了人间根本的道理,五十而知天命,所以五十一岁出来做官。到了五十五岁,他发现鲁国没有改善的机会,而周天子还在,所以他周游列国,希望得君行道,为天下人服务。这就是孔子的宗教情操。
二、孟子与孔子一脉相承。
(一)孟子的仁政
后人将孔子、孟子的思想合称“孔孟之道”,司马迁说孟子“道既通”。
孟子学通了孔子的“道”,并且发挥自己的心得,很受重视。
孟子总是抓住机会同各诸侯国君谈仁政。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梁惠王向孟子问到国家利益时,孟子就趁机说道:“大王何必谈到利益呢?只要有仁德与义行就够了。”
(二)孟子的浩然之气。
孟子作为儒家学者,他提出的浩然之气是不断集结义气之行而产生的,不是偶然的义气就能装扮成的。只要随时去做该做的事,而且真诚去做,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出现“浩然之气”。
(三)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说人有“本心”。“本心”是心的本来状态,是一种充满敏锐感应的能力,就是随时要求人主动行善的力量。
孔子的说法与孟子的观点相合。孟子并没有说百姓是善的,但一个人即使未受教育,只要保持正常的性格,做事全凭良心,自然就会爱好美德。
孔孟讲得很明白:为善,心安;为不善,心不安。只有真诚的时候才会觉察到内心的安与不安。傅教授反复用公交车上让座为例来说明人心向善的问题。
比方说,坐公交车时,若只知道抢座位,抢到座位就坐下来,这时候你只是生物;身强体壮跑得快,别人抢不过你。后来一个老太术上车,你可以选择维持动物的本性,只要合法买票,先上车先有座位;一旦真诚以后,发现自己内心不忍心看老太太站着,马上起身让位,这时候你就变成一个人了。这是人性真实的状态,一旦真诚,就发现力量由内而外,要求自己做该做的事。
三、辨析荀学是否真正的儒学。
傅教授在这本书里,用诠释法总结了儒家外观的三个特点与其内涵的三个主张,来看荀学与儒家的不同之处。
儒家外观有三个特点:首先,儒家尊重传统。其次,儒家关怀社会。最后,儒家重视教育。但是否真正的儒家,还要看儒家内涵的三点主张。第一,儒家肯定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第二,儒家主张人人都应该成为君子。第三,儒家认为当一个从成为君子,一定会影响别人成为君子。
儒家外在的三点描述,荀子完全符合;他也提到了内在的三点主张,却自相矛盾。譬如,人为何应该为道义牺牲性命呢?荀子说不出理由,但是孔孟明白表示;人性向善,为了道义而牺牲,反而是完成。荀子只说君子患“不避”义死,不像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那样,是积极的成全。
荀子的“天”论也与孔孟不同,他的“天”,很符合现代科学,是自然主义的天。而且荀子的《性恶》论说是针对孟子的“性善”而说的,但他把孟子的“性善”论直接说为“人性本善”,并以此为靶子批判孟子,显然是错误理解了儒家的内涵,再根据错误理解而树立的理论观点更是与儒家相去甚远了。
荀子的思想,显然是另辟蹊径了,所以他教出了两个有名的学生,李斯与韩非子。李斯成为秦始皇的宰相,韩非子则是法家的代表。而且这两个徒弟彼此之间并无道义,李斯设法让韩非子饮毒酒而死。这说明荀学已经偏离了儒家的本义。
在《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这本书中,傅教授不仅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儒学思想。还从儒学经典著作《易传》《大学》《中庸》中进一步讲述儒家思想的真正涵义。
傅教授认为,产生于孔子时代的《易传》,其内容传达的是儒家思想,它不断强调修养德行,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其立场是要观察天之道,以安排人之道。
而《大学》的格物、致知中,“格”就是分辨,“物”就是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格物之后就是致知,就是要分辨,如何实现我与有关之人的适当关系,并尽力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在与不同的角色相处时,先了解自己应尽的责任,并且尽力去做。
傅教授在谈到《中庸》时,再一次强调,其“天命之谓性“,是人在真诚之后,就发现自己的天命,要实现自己向善的人性。
傅教授还认为,宋朝以前的学者并没有人性本善的观念,人性本善是科举制度推波助澜的结果。“三纲五常“也是法家化的儒家,源于秦汉以后的帝王专制,这种价值观使女性更受压抑,但这并不是儒家的初衷。
傅佩荣教授在开篇中就说过,帝制时代,读书人只能通过单一路线——朱喜的《四书童句集注》去了解儒家。但是朱熹的观点事实上与孔孟有许多相悖之处。现在摆脱了帝制,正是学习儒家哲学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他通过诠释经典,重新定义了真正的儒家。
傅教授认为,真正的儒家最重修身。其核心思想在于“仁”。
仁“的主要内涵就是”真诚“——由”真诚“而自觉为行为之主体,行善的力量由内而发。
“仁”的三个层次都与“善”有关。人之性是真诚而向善;人之道是择善而固执;人之成是止于至善。
儒家哲学是有史以来,在探讨人际关系、人生方面最好的学问。傅教授如是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