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为自己想的“完美建议”而报很大期望
对于最近的问题,我想出了一个可以一劳永逸的方法,并为这个方法兴奋了好几天。结果,当我去提建议的时候,人家压根不理会我的方法。
他没有直接去否定我的方法,而是说;“那我们现在改怎么办?”然后,就跟着他的思路,解决了目前的问题。我所设想的长远的方法,就被直接略过了。
觉得别人处理问题的高明之处,不直接跟你死磕,而是轻描淡写把自己的方式融入进来,避免尴尬,又坚持了自己的方式。
对我来说,不管如何,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就行。以后会有新的方法再说吧。
2、谈事情要找准时机。
有些事情,如果别人没有来找你,就说明这个事情还不急。那就不用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急忙去找别人。
昨天,我明明知道等下要开会了,但为了安抚内心的着急,还赶在开会前的五六分钟找别人。他又是主讲人,明显当时他似乎挺焦虑的,我还快速把事情说了一下。现在想想,我快速地讲,他也不一定听进去,还让他更焦虑了。
那以后,不用那么急,给自己时间,给别人时间。自己的急是自己的问题,并不是别人需要的。
上午谈了2分钟后,我下午再找别人,再花了一个多小时,把事情解决了。
3、谈话之前要做足功课。
提前做足功课,方便高效解决问题。
昨天在谈话时,有几次别人都想让我回去导数据。我依据自己的逻辑,告诉了对方我的解决方法,并因为充足准备,告诉别人不需要回去导数据的理由,最后别人也信服了。
对于谈话过后,发现有缺陷,也不用太自责,找个时间再说一下就行。毕竟,很难一下子把所有事情都想清楚。允许自己会有不足。
4、不要轻易被别人带跑了。
对于谈话期间别人问你的问题,是你没有想到的,可以缓一缓再回答,不然就被别人带走了, 别人也就更加坚定了他之前的想法。
这就需要我们时时保持觉察,保持冷静,想想他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最近在学了教练后,发现对问题有敏感一些了。那以后对于别人的问题,更要保持抽离感,除非我自己很愿意被引导。
那对于自认为回答不完美的问题,回来后可以再思考下, 想好答案,看以后有无机会再去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