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绿(161)
焦小桥
“纷纷榆荚送残春,鹅眼成堆不济贫。白屋漫飞宁有母,朱门虽入未通神。天生肉好周遭在,地作垆锤鼓铸新。秪恐贪夫看不破,对人犹自欲倾身。这是明·吴俨的 七言律诗 《榆钱》
这首诗以“榆钱”为题,通过对比白屋与朱门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首句“纷纷榆荚送残春”,描绘了榆钱随风飘落,象征着春天的消逝,也暗喻着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接着,“鹅眼成堆不济贫”,将榆钱比作鹅眼,形象地描绘其堆积之状,却无法解救贫困,流露出对社会救济不足的无奈。
“白屋漫飞宁有母,朱门虽入未通神”,通过对比贫富阶层的生活,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白屋中的母亲即使飞舞着榆钱,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帮助;而朱门之内,虽然可以轻易获取,但并未能真正理解或利用其价值。这里不仅指物质上的匮乏与丰富,更深层地触及了精神层面的理解与沟通。
“天生肉好周遭在,地作垆锤鼓铸新”,这两句转而探讨自然与人的关系。肉好(即榆钱)是天生之物,遍布四周,但人们却未能充分利用或珍惜;大地如同熔炉,可以铸就新的事物,但这种能力并未被所有人掌握或运用。这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的局限性。
最后,“秪恐贪夫看不破,对人犹自欲倾身”,直指人性中的贪婪。即便是面对唾手可得的资源,有些人仍难以放下私欲,不愿伸出援手帮助他人。这句话强调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以及这种自私如何阻碍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这首诗通过对榆钱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公平正义的渴望以及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
榆钱有文化欣赏之美,特色美食之实,还有防病保健之功。据记载,榆钱虽不起眼,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健胃、安神、杀虫消肿、止咳化痰”等功效。按此说法,我们应该常吃榆钱饭了,因为也许不久,榆钱饭就如特色美食酸粥一样会走进时代的窗口,承载起温暖那些年月鲜活那些物事的历史使命。
榆钱钱,是物质贫匮时期大自然馈赠的一种食粮,是重温乡情的一丝纽带,更是文化精神的一缕寄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