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电视是对现代化社会的一个考验,我们将发现,电视对人的影响将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不是成为人类平静生活中一个令人无法忍受的干扰,就是令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深深相信,人类世界将因电视的存在而提升或沉沦。
——E·B·怀特
如今,电子媒介已经成为儿童家庭生活以外的主导力量,甚至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已经超越了家庭。那电子媒介对培养读写能力到底是有害还是有益的?让我们随着作者走进书中。
在文章中,作者提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孩子在长时间看电视时做了什么并不重要;真正带来危害的是,他们因为过度看电视而忽略了许多其他的事情。在文章中,作者给我们列举了事例,其实,昨天因为老家中有事,我回去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一个本家的孩子,刚上五年级,天天就抱着手机,从小家长就把手机给孩子看,孩子看手机主迷,因此而不写作业,至于其他的更不会去做了。想一想,这样的孩子学业成绩可能会好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也正好契合了书中作者的理念:“过度看电视”和“学习成绩差”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那电视、手机是不是就不能看呢?肯定也不是这样的,在当今社会,不看电视还可以,如果不看手机,似乎是不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凡事得有个度,“度”决定了所有事物的影响力。过度看电视会危害所有年龄段的观众,其中年龄最小的最易受到危害。而现在孩子们接触手机、电视的年龄是越来越小了。如果用朗读占去孩子们看电视的时间,孩子们成绩自然就能上去了。
那如此说来,电视是不能看了,而且说有“度”,到底多少是有益的呢?文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一种电视新看法,观看闭路字幕电视,这样的电视对孩子们没有害处,反而会极大地促进孩子们的阅读水平。芬兰国家的儿童7岁以前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却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最佳成绩,而且他们的学生每天是长时间的看电视,甚至比他们看书的时间还要长。密诀是什么?他们看的是美国的老式情景喜剧,而芬兰人无法给全部的节目用芬兰语配音,所以他们只能播放英文,然后配上芬兰语字幕。这就意味着一个九岁的孩子想要看电视,几乎全是外语的。因此,他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就要认识芬兰语,甚至能够快速阅读才行,就这样,看字幕电视极大地促进了孩子们阅读水平的提高。
再来说说风靡的有声书,虽然它极好地解决了无法为孩子朗读的问题,解决了那些不识字的父母不方便朗读的问题,但是有声书不能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可以随时给孩子一个拥抱并回答他的问题,但是它可以在大人不在身边或者很忙时,填补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空白,甚至可以把它当作孩子玩耍时的背景音乐。它的文字内容比电视中的简单句子更有助于丰富孩子的词汇量。
由此看来,不是电视不能看,有声书不能听,而是看什么样的电视能够促进孩子的阅读,如何把控时间才好。有声书能够填补大人不在身边时阅读的空缺,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大人的朗读,因为它不会像人一样有肢体动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