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新时代的女性并不被广泛鼓励和看好她们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原因在于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层面的“女性在家带娃、男性赚钱养家”的社会语态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变相侵占了女性的职场自由。
事实上,女性要靠在职场或自己的事业中不断获得新的自我发展,获得新的经历,经由一次又一次的成长,来证明自己,从而才能变得越来越自信,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这一观点来自一位我喜欢的博主@抓马坤,她曾发布一条关于女性、自身成长的微博,除了鼓励女性在确信自己可以“燃”、可以往前走的时候,要努力向前走,她还在博文中提到过了30岁才领悟的一句话——“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生命选择是不同的,所有的选择都值得被尊重。”
正因为所有的选择都值得被尊重,选择就无所谓对错。
就像《三十而已》中的顾佳,早期的她为了家庭、为了丈夫和孩子,做出了没有自己主动追求事业的牺牲,明明自己有优秀的职场能力与管理能力,比如,在某一集中,顾佳一眼就看出烟花工场的安保问题,而丈夫许幻山身为老板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在《三十而已》中,演员童瑶塑造的“顾佳”这一角色在评论中也受到了两级的评价。有人认为她白白牺牲了那么多,结果换得丈夫出轨的下场,不值得可怜;有人很心疼她,觉得她值得更好的未来、更好的家庭和更好的选择,希望她尽快清醒。
实际上,无论是女强人还是选择从职场回归家庭的女性,都会在无形中受到现有文化语境的伤害与驳斥。比如,很多人会在内心深处羡慕在职场拼搏的女强人,却佯装看不起她们因不能陪伴家庭而作出的牺牲,佯装取笑她们中有些人仍然是单身、未育状态。
比如,很多仍然留在一线城市奋斗的人会认为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选择回家结婚、重新追求事业发展的女性其实是“认输了”,就会脱离基因优良的“城市圈文化”,最终流于平庸;家中的长辈则高兴了,心想女儿终于不用那么拼,回家乡可以少拼搏一些了,然后鼓励自己的女儿结婚后先生育,再追求职业生涯的长久发展。
很多人认为做出这些选择的人“认输了”,是因为不行了所以选择回归故乡,甚至认为一开始选择去大城市工作就是无意义的:“你看谁谁谁去北京工作几年还不是又回来了?估计是混不下去了”……
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总有人会对你的人生、你的选择不断指摘。对于女性,这些指责、批评往往来得更加凶猛。因为,无论是从数据还是现状来看,女性成功的概率都远低于男性。
2020年,我26岁,这一年,我主动放弃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个机会会赋予我更大的成长空间,如果没有选择放弃,我将会继续在北京努力拼博、努力工作,直到下一次突破。我选择了离开北京,回归省会城市,寻找下一份事业的突破口。
从做出决定开始,我没有后悔过当初的决定,但是,我确实犹豫过,不确定这个选择对不对。从北京回到二线甚至三线省会城市,职业发展的机会可能会变少,职业上升的潜力可能会受限,我知道这将是我要面临的风险。但我也会获得对我而言意义更为重大的收获——组建新的家庭,学习与另一个人相依相伴,共同奋斗,共同成长。
当时,有朋友跟我说,等我换了城市就会发现,为了另一个人离开一座城市是多么不理智的决定,甚至认为不在北上广深努力拼搏就会成为混吃等死、喜好安逸的普通人。
我心想,在这世上,谁又不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普通人呢?一个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的人,换了一座城市难道就不努力、不拼搏了吗?况且,人生中太多的烦恼来源于自己与他人的比较。
每个人的人生都存在几个历史性时刻,在这些时刻到来之时,你做出的每一次选择都有可能对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选择均无关对错,只关乎个人意愿。但我真诚地希望,在所谓的女性成功学里,人们要对女性更包容一些,更开放一些,更缓和一些,目光更长远一些。
抓马坤说,
“华文语境的女性成功学里,总是有种要一步到位的焦虑感,你最好一击即中不要出错,错了就是你不够勇猛精进。”
是啊,人们往往以过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女性,在职场中,女性也常常会因为表现得不如男性自信而受到更多的忽视。
但是,大众对男性的道德底线的要求是更低的,它并不会广泛影响男性的职场发展空间,在职场中,多数男性的职场上升空间要比同龄女性高得多。
如今,摆在我们眼前的是女性独立与社会文化、职场女性与职场上升空间的双重矛盾。这个社会,让多数女性背上了与生俱来的历史包袱(如生育、照料家庭),缺乏像男性在成长过程中具备的自由意志与无拘无束,又让女性背上了太高的试错成本,使女性无论是选择优先职场发展还是优先婚嫁育儿,都会面临内外双重的压力。
有网友评论抓马坤的微博:
“不是女性的试错成本太高,而是社会给女性的容错空间太低。”
对于男性来说,走错一步,还有很多重新翻盘的机会,但对于女性,一旦走错一步,推倒再重来的难度将远远大于男性。
当下的成功学是焦虑的,是不安的,是渴望一步到位甚至一蹴而就的,再加上成功女性的基数小、成本高、社会文化的不提倡与不保护,导致女性成功学出现了畸形的焦虑现象,这种现象必须要得到遏制。
对于女性而言,所谓的“通往成功之路”不止一条,所谓的犯错的机会也绝不只有一个,我们应该把试错的机会与犯错的决定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不必理会他人的看法、批评,也不必理会社会文化的特殊指向性。
与其驳斥别人对女性的看法,修正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固有印象,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找到自己,找到支撑内心发展的力量,找到自己的“道”,唯有找到自己以后,方才不惧风雨、不怕艰险、不畏人言。
对我来说,我向往的生活可能是这样子的:第一,有自己热爱的事业,有自己的家庭(父母、配偶、儿女),有时间追求一些业余爱好,有余钱来满足自己和家庭的需求;第二,有余力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第三,为国家和全人类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现在仍走在通往第一道关口的道路上,幸运的是,我有支持我的家人、朋友,他们认同并接受我的想法,时常跟我谈论梦想与自由,并支持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更重要的是,我在作出选择、捍卫自己的权利、经历内心挣扎的过程中慢慢找到自己。
尽管我已深切地意识到,当下的自己并不完美,但这样的“她”让我看到希望,让我看到追逐梦想的希望。而我相信,我选择的捍卫追求幸福、捍卫家庭幸福与个人幸福的权利,将永远握在自己的手里,希望你们也同样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