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食散文
舌尖上的田螺

舌尖上的田螺

作者: sweetbee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12:39 被阅读4次

          《舌尖上的中国》有一期专门介绍田螺的美味,主持人生动形象的描述,引得我食指大动,恨不得把手伸进电视里,将那一大盘子香喷喷的红烧田螺端出来大快朵颐一番。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狮子镇盛产田螺,于是约上几个有着相同爱好的朋友,带上捕捞工具,驱车赶往狮子镇,踏上了探寻田螺之路。

            狮子镇并没有狮子出没,相反处处是荷塘,在这盛夏季节里,荷花正开的欢畅,纯白的、粉红的,间插在荷叶中迎风摇曳,宛如三五成群的少女在无拘无束的舞蹈,灵动而不失优雅,给这荒僻的小镇平添了几分温婉的喜气。我们在一个荷塘边的渠道里发现了寻觅已久的田螺,它们密密麻麻的吸附在水泥坝岸上,把原本青灰色的坝岸涂抹成了一片褐黑。我们拿出篓网和水桶,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捞了满满的一桶。将小的放归自然,只拣大个儿的留下,仍然剩下了小半桶,足够吃一封丰盛的“田螺宴席”了。

           过往的行人不时的停足,向我们投来诧异的目光,我们笑着解释:“我们是养鸭子的,带回去喂鸭。”他们也都意味声长的一笑后离开了。我们带着剩下的田螺来到一家小餐馆,向老板娘请教了田螺的做法,便就着她家的厨房开始自己动起手来。田螺烹制很是简单,就三道工序。先是要洗去外壳上的泥沙,将田螺倒在一个很大的盆子里,装满水后用手反复的搓洗,等盆里的水完全浑浊之后,再换水重新洗,直到不管将田螺怎样搓洗,盆里的水都依然澄清才算是洗干净了。这道工序不复杂,却积极地费力,完工后我们的手都被坚硬的田螺外壳磨得通红。紧接着就要剪去田螺尾部的外壳,然后放在盐水中浸泡,这是为了让田螺将体内的污秽排干净。原本要让浸泡一个晚上的,但我们赶时间,勉强等了一个小时后就将田螺捞了起来。最后就交给老板娘拿去加上酱醋红烧了。

           田螺的吃法很特别。因为它们的外壳很硬,所以不能用嘴直接去咬,而外壳间的缝隙很小,筷子也完全排不上用场。我们只好放下斯文,一手抓起田螺,一手用牙签塞进缝隙里将肉挑出来吃。一盘子田螺吃下去就用了一个多钟头,我们的手和衣服上也都沾满了油污。只是肚子依然是饥肠辘辘,一盘子田螺其实并没有多少肉,委实不够填补我们一上午耗去的体力。

            这也难怪过往的行人们会不解我们的行为了。在渠道旁边荷塘里,饱满的莲蓬早已经挂满枝头了,随手采摘几个,就能吃到清香鲜嫩的莲子,在他们看来确实没必要大费周章的去弄什么田螺。我们不思进取,有颇多的闲情逸致,而他们行色匆匆只为发财致富,自然不会在这些不值得的事情上花费时间精力了。

           尽管田螺并不中吃,但它的烹饪之法却仍然为乡野厨娘所熟知,可见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在看《舌尖上的中国》时,我时常在想:究竟是什么造就了祖国那么灿烂的饮食文化?

           首先自然是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为“吃”提供了雄厚的食材资源。再深层次的呢?有两道菜给了我启示。一是黄州的东坡肉。苏轼被贬黄州,生活穷困,只买得起廉价的肥猪肉,可是肥肉按传统方法做又难以下咽,于是苏轼只好放下笔墨去专心研究肥猪肉的做法,终于为后世留下一道美味可口的东坡红烧肉和一篇脍炙人口的《猪肉颂》;一是钟祥的蟠龙菜。明朝的嘉靖皇帝在入京前,想去给住在承天府(钟祥市)的老师辞行,老师受宠若惊,一心想做出一道极具家乡风味的菜来敬献给皇帝。于是他召集了承天府所有的名厨,大家绞尽脑汁终于做出了这道“吃肉不见肉”的蟠龙肉糕,这道菜为嘉靖帝所喜爱,跟着他走进了皇宫,也流传到了千家万户,而它似乎也融入到了皇帝的性格当中,因为那个皇帝一生都是“杀人不见血”的。

           我想,从这两道菜的来历中,大致可以寻觅到灿烂的中华饮食文化背后的根源了。那就是传统的专制制度下,中国社会一直是富人太富、穷人太穷。富人们太富,所以日常饮食做得再怎么精细,时间久了也食之无味,他们便责令下人们到处去寻找山珍海味;穷人们太穷,一日三餐而不可得,他们不得不去寻找一切可以勉强果腹之物,让自己不至于挨饿。就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启迪了众人的智慧,于是许多过去不曾有的厨艺被开发出来了,许多过去不曾有人吃的“美味”被发掘出来了。

           一部灿烂的中华饮食文化就是一部写实的中华历史,它见证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坚韧,也见证了中国人的苦难和无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舌尖上的田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tv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