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麟、学乘改为绛,枚叔为字号太炎。
生于浙江杭州市,民主革命他率先。
清末著名大学者,难以攀越才为山。
思想、政治、文、史、哲,训诂、医学著佳篇。
学问旁杂爱国志,立场摇摆正误间。
书生眼花观时政,恪守己见时而偏。
出身豪富地主家,外祖书经教童年。
杭州拜师名俞樾,八年训诂基础坚。
上海编务《时务报》,维新失败避台湾。
鼓吹革命到日本,归国《訄qiú书》又出版。
反清旗帜高高举,并对改良深批判。
追捕再次流日本,东京结识孙中山。
批驳康梁作清奴,斥责不分满与汉。
常在《民报》发高论,建立民国平地权。
武昌起义胜利后,口号荒谬颇主观。
“革命军起革党消”,同盟、立宪、党相联。
孙文作了大总统,枢密顾问不如愿。
南北议和袁上台,励精图治寄予袁。
人事倾向用“老吏”,体制主张“循旧贯”。
待到刺杀宋教仁,认清袁氏而厌烦。
骂袁兼斥革命党,“一丘之貉”理荒诞。
袁氏软禁他不怕,“愿以一死”书坦然。
军阀讥笑章愚钝,不足理采弃一边。
后来袁死章返南,拥护孙文之政见。
孙为政府大元帅,秘书长是章太炎。
五四运动火焰起,工人革命又发展。
此时章又背孙文,同时排拆是共产。
主张军阀可割据,各省势力可分散。
国民大会第一次,三民主义可称赞。
章氏反而更不满,另起炉灶作宣传。
待到抗战暴发时,爱国思想如火焰。
直接批评国民党,勇于内争怯御乱。
声援学生一二九,指责电告宋哲元。
相信中国共产党,“不肯俯首”必抗战。
知识分子守衷心,惑于认识情可原。
总评不失革命家,学界太斗高于天。
著作汗牛而充栋,百科全书在里边。
上海出版有《全集》,一至八集尚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