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聊品质管理(13)-不良品防流出和问题解决

闲聊品质管理(13)-不良品防流出和问题解决

作者: 胡光书Showa | 来源:发表于2020-03-21 09:48 被阅读0次
足力健,好品质 华与华的持续改善

        关于品质,最后聊俩基本认识,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关于品质,应该说没有小事儿,品质无小事儿,这是应该具备的基本意识。之所以说是小的,是比较具体的重要的事儿,那就是防止不良品流出到客户那儿,这是最要命的了。不良品一旦到了客户手上,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会达到最大,波及面广,影响时间长。所以,生产品质不高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是坚决杜绝不良品流出。

        狭义的流出对策是在制造工序的最后设置检查工序,不让不合格品流出。它还包括一旦已经流出还没送达最终客户的产品。还有一个广义的流出对策,是指防止因机械设备的维修不良而引起的加工精度的恶化、部件或材料的精度·纯度、“人”的作业的偏差引起的不合格品的发生。作为广义的流出对策,就是我们一直在讲的由一个织布机上的小铁片引发的“工序内造就品质”的基本概念。防流出管理中,品质信息能够迅速反馈到内部和前端,而且还能毫不延迟地在质检工序建立有效对策,防止再次发生。

        广义的流出对策有以下3种。

        1.员工的教育和训练。但前提是,有完善的QC工序表和作业标准,没有这个,光讲品质意识,没有具体方法,啥用没有,所以还要上游部门和制造部门管理层把这个做好。

        2.信息的“目视管理”。每月质检的不良品的统计、分类、图表化,张贴在显眼处随时看到,目视管理的目的在于发现异常,否则就是“展示化”。基本工具是工序能力图、检查表、次品“萨拉西台”(😆)就是次品晾台,晾在那儿让大家都看着刺眼。明确了不良、异常的发生原因才有制定对策的可能性。发生一个不良就马上让现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这种管理状态很关键。日本人说话很温文尔雅声音不高,但是出现了异常和不良,他们的表现可以用两个词表达:声音大、夸张。一定要这样才能引起所有人尤其是上级的关注。But,咱们现在是发现了不良或者异常,轻了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严重的是掩盖、粉饰或者找借口。因为罚字在先、骂字在先。

3.品质防差错和品质惊吓报告。这个也是很难的事儿,让员工具备这个眼力不是很难,让他具备这个意识首先就得从上往下都具备这个意识,机制上往这儿导向,鼓励、表扬、奖励这种做法,靠这个发工资。

        要想彻底防流出,关键还是在于源流管理。这个讲上游各部门的品质保证的时候说过了。

        这是第一个,说小不小的基本意识。

        第二个,大的基本意识,是“标准化”的概念。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的“标准化”就是个本末倒置的怪胎。因为一说到标准化,就是领导一声令下:制定个标准儿!(此处一定要有“儿化韵”,因为在领导嘴里这事儿可简单了!)谁不遵守就重罚!!我的个天儿,这明摆着是跟自己过不去。不光丰田,任何一个日本企业讲的“标准化”,都和这个意思完全两码事儿,而且,很多中国的优秀经营者也都天然地和我要讲的这个“标准化”本质是一致的。这个标准化,就是将自己实现目标的最佳做法的步骤顺序、要点、判断标准、效果定量化等内容都明文化出来,作为做这个事儿的标准做法,让大家都遵守、做到,也就是让最佳实践成为大家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在遵守的过程中持续改善之。

        “业务效率低啊”、“工作都集中在能干的人手里啊”、“业务品质不稳定啊”,这些问题,或大或小地在任何公司都存在。丰田汽车前副总、从事和主导品质40多年的古谷健夫说,“品质管理就是管理本身,管理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在于标准化。”多直白的话,多朴素的道理。

古谷健夫:管理就在于解决问题,品质管理就是管理本身。 TQM的品质是为了产品的品质而打造和提升组织的品质,经营的品质

        什么是品质?就是说,这东西,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好与不好,有没有价值。但是,这样看的话有两件麻烦的事儿:第一,它的“价值” 由谁来衡量?毫无疑问,由顾客决定。第二,“品质是波动、不稳定的,变化的东西”。丰田的普锐斯也生产了二百多万辆,但没有任何两辆完全一样的车。所以,品质没有完全一样的。“品质波动”的因素有四个,老生常谈却总是被不屑一顾置之不理的“4M”,人(Man)、設備(Machine)、方法(Method)、材料(Material)。更麻烦的是,社会和客户的要求本身就会发生变化和波动。丰田讲“品质管理就是持续获得顾客满意”。客户满意度被称为CS(customer satisfaction)。古谷健夫老先生认为,品质控制(QC)就是管理本身,管理的一切。

        除了PDCA,还有SDCA。首先,S就是Standardize(标准化) 。创造价值,重要的是四个大的方面:

                1)方针管理(PDCA)循环

                2)日常管理(SDCA)的循环

                3)营造风气、土壤、氛围,主要的手段是QCC,小组活动

                4)解决问题(QC的基本思维)。

        应该说都没咋听说过“SDCA”吧。这个“问题解决”中最重要的是“SDCA”,即标准(标准化)⇒Do(执行)⇒Check(验证)⇒Act(纠正措施)⇒S的循环。我们去东京看新干线的清扫,这个可牛了,被日本的管理大师远藤功做了120多次调查专访写成了一本书,叫做《清扫新干线的天使们》,实际上是一群本来无业或者失业的大叔阿姨们为主的公司。话说到新干线到达东京站后距离下一次出发只有4分钟,在这4分钟里一定要完成清扫和座位的转换,毫无疑问作业是标准化了的。乍一看,他们干得自然流畅的,都是规定好的动作,但如果没有无休止的基于实践的持续改善,就不能做到这样的水平。

        也就是说,通过持续转动SDCA和PDCA,形成这两个循环的交互式螺旋上升,组织本身的水平得到不断地提升,这个循环不是只转一次就能完结的,周而复始无休无止。

古谷健夫《丰田的问题解决》 古谷健夫《丰田的问题解决》

        转动这两个循环的过程中,始终关注的还是“4M”,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鱼骨图”(特性因素图)最好使,是基本的方法。把人(Man)、设备(Mashine)、方法(Method)和材料(Material)四个因素画成鱼骨图,大家能画得可花哨了,鲨鱼、鲟鱼、鲤鱼、鲫鱼,还是彩色的。可是兄弟,给鱼骨头找到各自的“名字”、原因、逻辑关系,那可是马上一脸懵逼了!用4M探索提高“特性”的灵感、可能性,是根本。这个特性,是指销售额,或者是企业价值。在“问题解决”的逻辑里,要脑子里始终有清晰、有逻辑的鱼骨图,这个图,咱们得画一辈子。

百度图片 百度图片 百度图片 百度图片

        得了,明天开始进入丰田的故事。

日本Yahoo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聊品质管理(13)-不良品防流出和问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ae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