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干货在这里散文想法
杨绛《我们仨》读书笔记

杨绛《我们仨》读书笔记

作者: 我是小虹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12:40 被阅读92次

    1.郑振择先生,吴晗同志,都曾劝我们安心等待解放,共产党是重视知识分子的。但我们也明白,对国家有用的是科学家,我们确是没用的知识分子。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一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2.“三反”是旧知识分子第一次收到的改造运动,对我们是“触及灵魂的”。我们闭塞顽固,以为“江山好改,本性难移。”人不能改造。可是我们惊愕地发现,“发动起来的群众,”就像通了电的机器人,都随着按钮统一行动,都不是个人了。人都变了。就连“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也有不同程度的变:有的是变不透,有的要变又变不过来,也许还有一部分是偷偷儿不变。我有一个明显的变,我从此不怕鬼了。不过我的变,一点不合规格。

    3.他并不求名,却躲不了名人的烦扰和烦恼。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净!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经走到尽头了。

    4.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仨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以下是个人感悟:

    用微信读书来看闲书还是不错的。没想到在短短的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辈们经历了这么多非人的待遇。“战争”,“文革”,“下乡”这些经历现在听来都荒唐至极,却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遭遇。除了自己受苦受罪,还要担心家人。怎么才能熬过那么艰难的岁月。真是不敢想象。文中,杨绛先生以前很怕黑怕鬼,自己都不敢走夜路,有老公或者女儿陪着才敢。在“三反”运动中,被人迫害之后。没说什么细节,只是轻描淡写一句,从此不怕鬼。这里的言外之意是不是人比鬼可怕多了。

    尊敬这些学者,终身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绛《我们仨》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bk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