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后再见萧红

作者: 我手写我心ly | 来源:发表于2020-02-18 18:10 被阅读0次

萧红,一个用生命写作,因写作而活的女人。从1911到1942,还未等到革命胜利就香消玉殒。享年31岁,同我今年的年龄一样。这样年轻的生命,却早已历经风雨,走过短暂且苦难的一生。

高晓松在评价林薇因时提到萧红,说两人不可相提并论。的确,萧红与林薇因是不可比的,林薇因出生世家,从小接受教育,游历欧洲各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经济实力,追求者更是徐志摩、梁启超、金岳霖这等的高雅名人。同属一个时代,萧红出生背景、教育经历都没有,追求者更是一个个都辜负了她,她一生活在窘迫和苦难当中。苦难折磨着敏感多情的她,充斥着每一个度日如年的日子,也造就了孤独悲剧的人生,也使他成为坚强不屈的女作家。当然,林薇因也是我很喜欢的文人,既有美貌又有才华,既懂爱情又有智慧,既是文人又是伟大的建筑家。相比林薇因,萧红的经历显得更为不易,不管是生存还是感情都飘摇无依、饱经沧桑。唯有文学那一点点值得她活下来的东西,值得她苟延残喘,寄予她一丝希望。

高晓松的语气,似乎带着一点对女性的轻视,对开放女性的轻蔑,对萧红的轻蔑,他说那个时代,很多女性都这样经历痛苦。都这样?从来如此便对吗?固然很多女性都同萧红一样经受着生活上的困难,忍受身体和精神的折磨,但是又有几人能如她一样断然悔婚,勇敢追求真爱,能有几人如她一样身无分文不计后果,像她一样不断付出真心拥抱爱情,即使在病榻弥留之际还潜心刻苦写作,用人生去实践自由光明,用文字去坚持革命精神。

林薇因和高晓松拿来娱乐的文学,是萧红用尽一生力气才得以实现的梦想。

我感觉,作家的身份和名利不是她主观追求的,而是时代这把刀一步一步逼着她往艰难向前,悲剧这双手一点一点推着她缓慢向上。不断寻找希望却换回失望,不断拥抱爱情却惨遭抛弃,得到孩子又失去孩子。她的作品力透纸背,是对于生的坚强,死的挣扎。

她说——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么凄凉的夜?

她说——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他说——我只想过生活,只想好好写作。

相关文章

  • 八年后再见萧红

    萧红,一个用生命写作,因写作而活的女人。从1911到1942,还未等到革命胜利就香消玉殒。享年31岁,同我今年的年...

  • 这次梅西和C罗真的接到内马尔了!

    再见巴西,四年后再见!!!!

  • 呼兰河传

    今天要给大家一起读的是这本萧红的《呼兰河传》,这本书完成于1940年的香港,完成一年后萧红在香港世去世。 萧红是那...

  • 这样的女子你伤不起

    --01-- 看过很多很电影,感触最深的是《萧红》。影片用倒叙和插叙的方式讲述了萧红离家10年后颠沛流离的写作生涯...

  • 萧红专题(八)

    表哥受不了生活上的苦,主动跟萧红提出要回家寻求帮助,让萧红在哈尔滨耐心的等候他回来。一个是说的人只是说说而已,听的...

  • 挽歌——写给民国才女萧红(二)

    萧红的人生应该是在她16岁的时候正式启幕的,那是1927年,萧红小学毕业后,辍学在家。一年后,在祖父的支持下,她才...

  • 哀莫大于心死|读萧红《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是萧红写于1940年12月,两年后,萧红逝世于香港红十字协会在圣提反女校设立的临时医院。一代才女,就此...

  • 读书||萧红《哑老人》:一曲哑老人的悲歌

    《哑老人》是萧红1933年八月发在《大同报·夜哨》上的短篇小说。这是萧红早期小说中写得比较好的一篇。 萧红是一个天...

  • 见习

    两年后,我们再见,西安医学院

  • 挽歌——写给民国才女萧红(八)

    有记述,萧红在病重的时候这样说过:若是三郎知我病重,一定会不远千里来救我……若干年后,萧军写回忆萧红的文章时,对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年后再见萧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cn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