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老人》是萧红1933年八月发在《大同报·夜哨》上的短篇小说。这是萧红早期小说中写得比较好的一篇。
萧红是一个天才作家,她的创作也以直觉体验为主。她的小说不强调情节的曲折和典型人物的塑造,而主要营造一种情绪。在情绪的的弥漫中,构造有韵味的意象,形成一种散文化、抒情化的独特小说创作模式。
《哑老人》的故事情节很悲惨,一个又聋又哑半身不遂的老人和在工厂做工的孙女小岚相依为命。因孙女晚上要回家照顾爷爷,被工头责骂、毒打致死;哑老人独自在家吸烟管,火掉到草帘上引起火灾,被活活烧死了。
整篇小说人物不多,主要有哑老人,占了小说画面的大部分;孙女小岚也仅是个次要人物;还有和哑老人同住的两个乞丐老人等。
01
这篇小说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萧红个人的经历:从小生活在无爱的地主家庭中,父亲不爱她,母亲也不爱她,只有爷爷爱她。年幼的萧红,和爷爷相依为命。爷爷去世后,十七岁的萧红逃婚离家失身未婚先孕从此走上坎坷人生路……
这篇《哑老人》写的也是爷爷和孙女。
小说中,孙女小岚死了,但是现实中,萧红的爷爷早已死去。那个宠爱她、陪伴她、保护她的慈祥老人走了,萧红从此没有了家。萧红悲惨的人生遭遇恰恰是从这里开始的。
从小说中,我们分明看到了躲在文字背后哭泣的萧红,在这无爱的人间,于无家的惶惑中藏身在文字里舔舐自己的伤口。
不能否认,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改写。
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写法。
现实中的萧红明明失去了爷爷,可是小说中的老人却是失去了孙女。这大概最能解释“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吧?
02
萧红当年离家出走后,一度沦落到吃不上饭的地步。在散文集《商市街》中,萧红几次表达过一个人因为物质的极度贫乏而不得不沦为低级动物的伤感。这是萧红独特的感知。
没错,萧红原本是地主家的闺女,地主家的闺女不仅衣食无忧。正是因为这个出身,沦落后的困窘才格外触目惊心吧?
还记得鲁迅的那句话吗?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吗?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萧红的独特之处是,她不仅看见了世人的真面目,而且看清了广大穷人贫困无依的现实。
由己观人,千万年来,穷人一直都是处在这种境地。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也才有了萧红后来的长篇小说《生死场》广大农人“忙着生、忙着死”的主题表达。
回到《哑老人》。
小说中以“窗纸”的鸣叫或不鸣贯穿全篇,刻画了一个哑老人从生到死的残破生命历程。
满窗碎纸都在鸣叫,老人好像睡在坟墓里,抽着他的烟管。
这是小说开篇老人等着孙女小岚回家送饭。秋风刮开了门,带来秋凉。而秋凉毁灭着一切。
窗纸在自然的鸣叫,老人点起他的烟管了。
这是老人吃完小岚给她带回来的包子,对于窗纸的描写。
老人头伏在枕头上,胡须震荡着,窗纸鸣得更响了。
这是老人吃完小岚带回来的五个包子中的四个,把一个留给小岚,小岚哭了。老人也哭了。
窗纸也像同情老人似的,耐心地鸣着。
这是第二天早晨,老人耐心地等着小岚回来。可是他不知道,孙女已经被狠毒的工头毒打致死。
当窗纸不作鸣的时候,他又在抽烟。
窗纸不作鸣声,老人滚着,他的胡须在烟里飞着,白白的。
小岚死后的冬天,老人每天爬出去乞讨,但是经常讨不到一点吃的。很多时候,他一个人待在像冰洞一样的破屋子里吸烟管。然后烟火掉到草帘上引起了大火,于是老人被烧死了。
“破碎”做为窗的特征,这是萧红独特的发现和应用。这篇小说正是通过六次“窗纸鸣叫”的描写,写出了她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从而强化了对残缺人生的无奈感慨。
《哑老人》中“烟管”是主导意象,与“窗纸鸣叫”结合在一起,构造出一种凄凉、孤苦无依的意境。
“烟管”作为老人的象征,这个不新鲜。把“烟管”和窗纸的鸣叫结合在一起,这才真正写出了一个孤独老人生命意识在场和缺席并最终消逝的全过程。体现了萧红对生活独特的观察和体悟。
“窗纸鸣叫”写出了生命意识的在场和生命消亡的无奈,这背后蕴含着作者对贫穷的深刻体验。
读完《哑老人》,我们发现“窗纸鸣叫”的意象是作为一个细节出现的,萧红正是通过这个一以贯之的意象连贯全篇,它更像是一个总括全文的一个线索。
这个破碎的窗纸仿佛一面镜子,构成了一个含义丰富的阐释空间,映照出作家对世界有意味的镜像。
读者可以通过“破碎的窗纸”这个意象,寻找到作品新的意义,从而理解作家的认识、作品的表达方法和结构,进而理解作家的情感和精神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