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学梦的破碎
李文青是一个标准的文青。至少他本人是这样认为的。
从读小学时等一次语文老师在写作课上将他的作文当作范文,当着全班五十六位同学,绘声绘色、抑扬顿错地诵读时,他就认定了自己往后要走的路,将是一条文学创作的康庄大道。
只是他没想到,高考的结果出来时,无情的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但他并没有被现实击倒,他毅然地打点好行装,开始勇敢地去追求那注定将属于他的诗和远方。
他来到了当时经济正处于大力发展的沿海城市佛山,他想深入地了解改革开放前沿的地区,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到底具有怎样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他想了解广大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现状和精神世界对自己和整个社会将具备怎样的启发和推广意义。
南方珠三角是个多雨的地区。及便天上没有乌云,也有可能突如其来的降临一场大雨,淋漓尽致地洗净空气中的每一丝酷烈。大雨过后,清新的空气里便浸透着一丝丝凉爽的湿意。远方田野里成片的香樵林,近处街道两旁的芒果树,以及城市附近的山林都绿得发亮,整个世界一时变得晶莹剔透起来。
李文青的情绪带着一丝莫名的愉悦,对前方要走的路更增添了几分信心。
他很快融入了外来工的生活圈子,全身心地去感受着他们的希望和失望。他深切地体会着外来工的喜怒哀乐,并将外来工们丰富多姿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文字的形式,去向当地各报刊杂志投稿。
2000年前后,广东各地方城市顺应民工潮的大兴,先后涌现出大量的打工文学刊物。
李文青当时暂住在顺德、中山一带。因为这里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原因,外来务工人员相当的多。
那时候,出于经济条件和生活压力的限制,绝大部分外来工的娱乐活动乏善可陈。
平时逛街购物都比较收敛和节制。除了有限的低水平消费:比如偶尔到录像厅看看录像,或在节假日三五成群地就近去风景较好的地方旅游之类的。说是去旅游,绝大多数的人也就是骑一辆新旧不一的自行车(广东人叫单车)到达目的地,各自用手机拍些照片,打打牌,聚聚餐,除此以外,基本上没什么特别的娱乐活动。毕竟消费水平有限。
有些稍微有点文化的,会从为数不多的收入里挤出一点闲钱来买几本打工文学消磨时光。而就是靠着这一类的人的精神需求,李文青之流才得以养活自己。
李文青并不满足于现状,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作家,一位真正的全职的文字工作者。
他的文章虽然时不时地出现在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打工文学等报刊杂志。但他知道,他离成长为作家的梦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就在他以为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一步步攀登的时侯,一场意外发生了,他的作家梦也随之破碎了。
到底是怎样的一场变故呢?它的影响竟如此深远,以至于每每想起,李文青都觉得生命是那么的不可思异,人生是那么的变化无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