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个做建材生意的老乡请吃饭,吃饭时讲了一件事,让我吃了一惊。
这个老乡姓韩(下面均称“韩总”),是做电线、电缆生意的,他说上几天去一家比较大的房地产去投标,一起去投标的有十几家,竞争相当激烈。
这家开发商开出的投标条件比较苛刻,只支付少量定金,还给出了三个月的账期。
韩总说虽然给出的投标条件苛刻,但今年的电线、电缆生意非常惨淡,他们咬着牙也要去做。
韩总回去根据开发商提供的数量,把价格填上,因为考虑到竞争激烈,他也想做成这个生意,所以报价时压低了价格,成本价的基础上只加了百分之十的利润,最终报的投标价是七百二十万。
等到开标的那天,十几家投标的商家齐聚开标现场,等开发商开完标后,韩总他们吃了一惊,有一家电线、电缆生产厂家竟然报了五百九十万的低价,最终这家企业中标。
李总对这事百思不得其解,这个价格要赔钱的,这家电线电缆厂家这是脑子进水了吗?
我们在一起吃饭的几个人,都七嘴八舌的讨论了一下这个事情。认为如果正常做,肯定会赔钱,因为铜价都是一样的,这家电缆企业这样做可能是和开发企业的管理人员达成了默契,材料进场时进行暗箱操作(比如把规格型号降一号或把材料做成非标产品等等),要不他不会傻乎乎的去赔钱赚吆喝。
今年的房地产行业低迷,建材市场受影响严重,生意场上的内卷也越发严重起来了,生意已经越来越不好做了。
网友们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吗?欢迎留言、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