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行的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排列及其运动变化。
“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排列和运动变化。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①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炎热、升腾、光明。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刚柔相济,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②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
③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五行的相生相克:
1.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相生次序:木→火→土→金→水→木。
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相克: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相克次序是:木→土→水→火→金→木。
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制化和胜复: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相互促进和资助、又相互制约和约束,以维持协调平衡的关系。五行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相互结合。制化=相生+相克。
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五行胜复,属五行之间按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胜气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五行中一行的太过,即绝对亢盛;二是由于五行中一行的不足而致其所不胜的相对偏盛。
五行相乘和相侮:
1.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相乘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土→水→火→金→木。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
①太过———所不胜过亢,对其所胜过度克制。如“木旺乘土”。
②不及———所胜过弱,其所不胜的克制相对过亢。如“土虚木乘”。
③太过且不及———既有所不胜过亢,又有所胜过弱。如既有木亢(肝气亢逆),又有土虚(脾气虚弱),出现“肝脾不和”。
2.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金→火→水→土→木。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
①太过———所胜之行过亢,反向制约其所不胜行。如“木亢侮金”。
②不及———所不胜行过弱,受其所胜行的反向制约。如“金虚木侮”。
③太过且不及———既有所胜行之过亢,又有所不胜行的过弱。如既有木亢(肝气亢逆),又有金虚(肺气虚弱),出现“肝火犯肺”。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①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
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
火生土:心血滋养脾土,助脾运化;
土生金: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
金生水: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
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
(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制约关系:
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火克金: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
金克木: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
木克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
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
(3)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
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致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和克制而不致于过亢。
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
如肺(金)气不足,脾(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脾(土)可克之。
这种制化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统一。
②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
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
如肝脏有病:
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
病传至脾,为相乘,病传至肺,为相侮。
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1)指导疾病的定位诊断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诊为肝病
(2)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
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见弦象,为木乘土
(3)推测疾病预后转归
肝病,色青,见浮脉--相胜之脉(克色脉)--逆,病重
肝病,色青,见沉脉--相生之脉(生色脉)--顺,病轻
治疗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临床上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
临床上运用五行相克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四种。
想了解更多中医考研干货请关注公众号:高教医考 ,更多刘应科老师的中医考研书籍请到天猫云图盛世图书专营店选购,更多强化知识点可关注高教考试在线官网,有免费中医课程相送哦~请加中医考研交流群:101666193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