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漫谈电影简书电影
《十二公民》:常理中的正义

《十二公民》:常理中的正义

作者: 邓大榆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14:16 被阅读15次

    当我们提及国产影片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及这部法律题材电影《十二公民》。

    电影出自青年导演徐昂。

    这个以话剧为基础的导演徐昂,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科班出身,已经给我们呈现了好几部精彩的电视剧,包括2016年红遍南北的职业题材网络剧《法医秦明》,和黄轩主演的年代探案剧《猎人》。

    这位低调又始终坚持以作品说话的青年导演屡屡接受奖项题名,殊不知这部《十二公民》是徐昂导演首次“触电”的处女作。

    电影改编自美国电影《十二怒汉》,在中国版《十二公民》呈现出来之前,已经有了日本、俄罗斯和美国新拍等多个版本。

    原版中的种族矛盾、阶层矛盾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点,给改编增加了难度,这也是许多经典片子改编过来成了四不像的原因之一。

    而此片中,导演和编剧巧妙地将国外片子中的人物背景转化为“本土矛盾”,例如北京和河南的地域矛盾,商人和小贩收入差距之间的矛盾等等。

    这也是编剧值得称赞的地方,尽管此片为改编作品但本土气息浓重,因此使人印象深刻。

    此外,本片以法律为题材,没有使用富有争议的话题博观众眼球,反而以一次补考评定位基础假设出虚拟的法律情景,全片紧紧抓住当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从侧面向大众反映法律意识培养、道德和偏见等问题,以此带给观众更积极开明的思考,可以说是抓住了文化的主旋律。

    舍弃了人物背后的故事线,全片一个场景、一个案件,可以说是“心无旁骛”地给观众叙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络,片子侧重点从场景和故事变换转向人物和案件分析。

    而表演和剧本是全片的精髓,场景和故事的单一没有成为演员的限制,反而为这12位来自国家话剧院和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提供了一个发挥的舞台。

    以话剧为基础的导演徐昂将此片“舞台化”、“话剧化”,大大增强了片子的可观性。

    电影上线时的宣传语是“十二公民,十二亿声音”。这12位陪审员以他们不同的职业背景和社会经历,代表着社会各界。

    有类似4号陪审员的房地产商人,下至学校小卖部老板,还有蹲过监狱的小混混,他们每说一句话,都好像代表着他们的群体,另一个维度看,有出身优渥的北京土著,还有忍受着地域歧视的河南保安,有医生和教授等知识分子,也有老人和业务员。当然也少不了作为全剧主角的检察官。

    最开始人人因为固有印象,只有8号陪审员提出质疑,渐渐地,他通过对案件的重现和陈述,让老人改变了投票方向。紧接着有更多的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这12位陪审员也代表着现在舆论的阵营,有像8号检察官一样的正方和像11号陪审一样的反方,也有趋炎附势的人,也有像6号急诊医生一样没有主见的人。

    如果说12位陪审员是在为他们的群体发声,那么检察官最后亮出身份则是使本片与其他法制题材片子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检察官应该忧人民之忧、忧法律之忧。

    纵使现在中国庭审的陪审团陪而不审,但是8号检察官的对案件的质疑好像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果这个在最初唯一一个投无罪票的人,是那个老人或者是那个医生,那么这只能是一次仅仅对此次案件的质疑,但恰好这个人是检察官,他在某种程度上是法制和正义的化身,他的质疑不仅在这个案件,还在他处理的无数案件,当然也在老百姓期待的公平和正义的问题上。

    片子以最初11:1的投票,变成最后12人一致认定无罪,并不是想让犯罪事实披上可以辩驳的外衣,而是想要表达”我们所认为的“有可能不是事实本身。

    徐导演通过这个检察官的嘴巴告诉我们,尽管现在许多事情都加快了民主进程,但是我们要用客观的态度去对待真相,而不是被常理和成见所引领,我们要找到常理中的正义,这也是国人依法治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合理使用常理,摒除偏见,正义和法律应该铁面无私,应该站在事实和人性化的那边。

    《十二公民》兼具了好电影两个很重要的元素:表演好、引发思考。即使它作为改编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也无疑是国产电影的代表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二公民》:常理中的正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ma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