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现在是幼儿园大班,我说说我孩子从三岁开始上幼儿园小班到现在的大班都学了些什么吧。

幼儿园小班
孩子刚接触这个外部还环境,首先存在两大焦虑:一,与母亲分离的焦虑。二,接受新环境的焦虑。
适应这两种焦虑,快则一个星期,慢的个把月,孩子送幼儿园还会哭,还会不肯离开母亲?面对这种状况。能教给孩子什么呢?孩子又能学得进什么呢?

老师和家长的任务一样,想办法帮助孩子脱离这种焦虑,想办法帮孩子适应集体生活,适应陌生环境。
三岁的小孩子,我不是瞎说,恐怕大部分孩子衣服都家长穿,吃饭恐怕都得喂吧。
老师的主要经历也都是用在了改变孩子这些要依赖于别人才能完成的生活习惯。

老师通过慢慢的诱导和教化,让孩子的这些习惯慢慢的转变成能够自主的独立去完成。
幼儿园小班为孩子接触群体生活的初始阶段。老师的工作也最为繁琐。
有诸如课堂纪律、卫生习惯、午休的整体观念等等,这些都是要通过幼儿园小班来逐步完成的。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孩子还能学字吗?这个时候是学知识重要,还是改变和养成习惯重要呢?
即使有知识含量,那也是以玩游戏的形式启迪孩子的大脑,锻炼和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
幼儿园主要是培养孩子各种好习惯(还包括规矩、秩序、礼貌、各种行为规范)的养成。这个三岁看大就是说的孩子各种品行的养成。
中班会扩大小班的教学成果。继续扩展规则、品行教育。

还有,幼儿园中班像剪纸、绘画等这类教学内容会有所增多,主要是练习孩子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当然,为了教育孩子有个好的品行,其中会用国学来配合,会让孩子学《三字经》、《弟子规》。

幼儿园大班
幼儿园大班会有一些拓展教学,引入一些情商教育内容。我孩子入学的幼儿园,园长就引入了针对家长开办的《中国式家长学堂》和针对孩子开办的《睿智情商》课程。

情商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教育。
七岁看大,也就是说的这层意思。情商高了,就会产生面对各种境遇的心理准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强。
大班还是一个学前特殊班,我们不赞成幼儿园小学化,但临近小学的年龄,为了适应小学的生活,学一点拼音和数字,可以说是幼小衔接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

小学就意味着孩子真正步入学习阶段,生活来不得半点松散,各方面节奏都很快,完全有别于幼儿园的生活节奏,不作一些调整,不作一些适应,很难跟上小学的学习、生活步伐。
所以在临迈小学的幼儿园大班下半学期,做一些幼小衔接的调整,相当有必要。即便幼儿园不去教,家长也要以游戏的形式把拼音和数字贯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这样孩子到了小学就不会出现不适应或跟不上的情况。
我是不反对这样做的,大班后半学期老师能教那就更好了。
希望我说的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