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9|《体式--文本内容和形式交涉处》

《阅读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9|《体式--文本内容和形式交涉处》

作者: 青箬笠0 | 来源:发表于2023-06-12 22:02 被阅读0次

  依据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一、语文知识与阅读教学

  课文不是“语料”,不能把课文当作学习语文知识的材料。

    阅读教学中的语文知识的作用体现在,能够促进鱼儿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了这个知识,能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入一点。

    如托物言志,学习了托物言志,能够对《爱莲说》《一颗小桃树》《紫藤萝瀑布》的课文理解更深入。这时,托物言志就是能够促进理解课文的语文知识,是可以教的。

    二、文本关键处

    选择“教什么”,是要根据作为完整“语篇”,根据这篇课文的关键处来确定的。教室备课就是找到课文的关键处,帮助学生读懂这个关键处。(个人理解是依据文本特质找到文本关键处,选择“教什么”)

  “读懂”指对课文该有体验的地方,学生能够感同身受,能够感受体验,不能只停留在认知层面。

    学生不能感受体验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情感,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吧?老师的作用就是学生读不出来的,让他们能够读出来。就想作者在书中说的:“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

  《秋天的怀念》,学生读不出读不懂母亲那份隐忍沉重的爱。这份隐忍沉重的母爱,就是文本关键处吧?因为这篇文章风格就是含蓄深沉,就像母亲的爱,质朴,含蓄,深沉。也正因为此,学生不太容易读懂课文。那么,老师需要搭建怎样的台阶,使学生读懂这份爱?(作者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作者如何描写菊花,你能读出菊花怎样的精神风貌?作者看到菊花会想起什么?母亲做了哪些?母亲语言行为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意心愿?)

    三、语言与情感

    这一章以《花脸》为例来讲。

    如《花脸》的教学目标是读出童趣。如何理解“读出童趣”?

    作者说,课文中的“童趣”,不是指这件事本身的有趣,准确地说,应该是这件事在这种记叙方式中呈现出的童趣。阅读教学中,就是要读出这种记叙方式中这件事的有趣来。

    个人的理解是,关注写童趣的句子,这些句子是怎么写出童趣的。

    “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通过语言所传递的情感,是跟这种语言形式黏着在一起的。”

    作者写花脸的句子,是以儿童的视角来写,儿童的语言特点,如短句,感叹句,表达感情非常直接。如同大词写花脸,“威武不凡”“雄俊”“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写自己戴着花脸拿着宝刀“横刀立马地一照”,是孩子视角中大英雄形象。

  作者写花脸,是自己的情感(主观)语言的表达。真正的花脸有股臭胶和纸浆的味道,但在作者笔下,却威风凛凛,那是作者儿童视角下的主观语言,主观感受。理解了这些主观语言与客观语言的差别,就理解了作者对花脸的喜爱,花脸带给自己的快乐。

    其实,《阿长与<山海经>》中,那本《山海经》本来的面目与童年的鲁迅眼中的《山海经》,也有错位,比较这错位,就理解了童年作者对《山海经》的喜爱,就能理解他对阿长的豪情了。作者对阿长的主观感受,也是儿童视角独特的主观感受,从作者儿童视角,才能理解他对阿长的感情。

    散文的语言,是作者主观语言,比较主观(感情)语言的表达与客观语言的表达,有助于发现作者语言的密码,借助作者的眼睛,像作者那样看待事物或事情。

    四、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作者反对语文教学中“先内容,后语言”的教学流程,认为阅读教学中的“品味语言”只是零敲碎击真对文本的某个细部,缺乏对整篇文本话语体系的整体勾连。应当把语言特征的学习和内容的把握看作是一件事。

    作者认为重视“文本体式”,实质是指向文本的关键处就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书中没有具体的例子,这点内容反复看了几遍也没有看明白。

  个人理解,读者要进入作者的话语体系,才能感受体会作者的表达,要理解那些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话语,一定要进入作者的话语体系,如语言表达特点,用词,句式,风格等,而这种语言的品味,不能以下定义做结论的方式,应该具体化。如《背影》,这是一份质朴无华的爱,父亲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有的是尽自己一切心力为儿子做好一切迂腐唠叨,所以青年朱自清从心里有点不满意这个迂腐不合时宜的老父亲。但是,看到这个中年胖男人(“蹒跚”“慢慢”),遭遇丧母之痛的中年男人(“祖母死了”),人生困顿(“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差事也交卸了”“祸不单行”)的中年男人,艰难的爬上高高的月台,那个艰难努力的动作,一下子击中心高气傲的儿子的心,疼惜,担心,感动,感激……只有至亲的人,看到这个背影,才会有这样的感情,那是天然的情感牵绊。处在作者的角度,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不处在作者的角度,站在课文之外,是读不出感动的。结合整个文本体会关键语句,进入作者语境,才能理解那个背影带给作者的感动。

相关文章

  • 每日读思 2017.7.19

    阅读完《阅读教学教什么》并复习完本书笔记 1.阅读教学应注意文本体式 2.阅读教学要解决学生阅读起点与终点的落差 ...

  • 读书笔记027 罗晓辉《方法与案例 语文经典篇目文本

    “教什么”是内容,“怎么教”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文本内容解读的深浅正误就决定了教学方法的...

  • 立足文本,让“三颗心”一起跳动   ——读韩雪屏《阅读教学中的多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

  • 2.15 文本解读重在研究“文章是怎样写的”

    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包括三个层面: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阅读教学通常关注第一个层面,即文本写了什么。...

  • 记叙性文本教什么?怎么教?

    一、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教什么 (1)教学依据 1.中招导向 中招考试是指挥棒,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把考什么研究透彻了...

  • 《阅读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

    生活经验如何转化为阅读方法呢?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吃野菜这件事,我的学生说那多好啊,绿色无公害环保,这是他...

  • 省教研评课

    如何进行低年级阅读教学? 1.变序教学,教完第一教第三,重点放在第二部分,研读文本,根据学情,设计文本...

  • 六区共读活动笔记之七

    文本内容是指“文本写了什么”。理解文本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核心要求,是探讨文本“怎样写”和“写得怎样”的拴马桩。...

  • 阅读教学教什么?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是王荣生教授编写的一部给语文教师教学建议的专业书籍。 语文课程有五个学习领域:识字与写字、阅...

  • 阅读教学教什么

    1、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说:“所谓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就是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题,以学生的语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9|《体式--文本内容和形式交涉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xf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