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这三者之间的对话,变成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人本对话,即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2.人人对话,即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3.对话就应该是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了,也就是教师与编者的对话、学生与编者的对话。由此看来,阅读过程就是“三颗心一起跳动”的对话。
韩教授在文中提到:面对经过教学论加工过的专业文本(教科书),语文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领会编选意图、了解学生学情和“用教科书去教” 。
一遍遍的“啃”读韩教授的这篇文章,就其“领会编写意图”,我有了一些粗浅的认知。
这里所说的:领会编选意图,其实应该就是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实现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吧。
阅读教学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那么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人,教师只是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不能越俎代庖的,不能用繁杂的教学手段阻碍了学生直面文本的机会,不能用琐碎的分析来代替学生自主感悟的过程。
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编者的意图是什么?
事实上,教师与编者对话,就是学生与编者对话的基础,教师应在备课中完成与编者、与文本的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与教师对话的同时,也与编者对话。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实现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呢?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探察篇目入选的依据和缘由,理解编者的意图。
1.教师应认真学习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了解全套及各册教材的整体结构、编写原则、特点等。
2.文本的角度,编者为什么编选这篇课文,体现怎样的价值导向;怎么对文本进行解读,感悟理解要把握怎样的“度”才合适?
3.教学的角度,编者用这篇课文,规定了怎样的教学目标、选择了哪些教学内容,要求应用怎样的基本的教学策略?
如此看来,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熟练把握教材,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探寻到文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内涵。
二、 确定选文的类型和作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领会编者意图。
1.编者在选编课文的时候,每一组课文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拥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本册的教学内容细细研读,体会编者为什么把这几篇课文安排在一起,教师可以尝试着利用导读提示确定学习目标。
2.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认真看看每一组课文之前的导读提示,根据文中插图、课后问题等设计课堂教学;利用课文后的小资料帮助理解文本等。
3.再给他们时间进行交流,这样能比较好的与编者对话。
三、正确解读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感悟编者的意图。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进了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看似朴素的一句话,却让我们明白课前教师的深入“读”课文,通过体会文中人物的喜和乐、悲与伤,与主人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是为课堂上的真实对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堂教学应采取多种策略,引领学生去解读文本,去品味语言、感悟语言,进行情感体验,激活文本。
例如教学《秋天的怀念》这一课,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文本所蕴含的伟大的母爱情感,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笔者提问:“同学们,在这一篇课文中作者向我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哪些地方来体现的?”这样,就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了盘点与梳理。有的学生说,在课文中作者是通过“躲”字来表达了伟大的母爱的;有的学生说,在课文中作者是通过“挡”字来表达了伟大的母爱的;有的学生说,在课文中作者是通过“笑”字来表达了伟大的母爱的;还有的学生说,在课文中作者是通过一个“?”来表达了伟大的母爱的……这样,学生就在盘一盘、理一理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文本所蕴含的情感。
韩教授在文章中明确指出:教师与教学文本对话的直接目标是为了以文本为中介,进而与学生对话,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就让我们真正领会编选意图,使阅读过程真正成为“三颗心一起跳动”的对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