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7

作者: 薛老 | 来源:发表于2023-10-26 17:58 被阅读0次

教育人心中的《封神演义》

作为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与《西游记》、《搜神记》等小说一直都是脍炙人口,各大论坛关于这些神话小说的解读更是屡见不鲜。这次我打算从教育的角度来简单聊聊这部小说。

封神,用现代的角度来说就是一家大型公司(天界)招聘。对此,三所学校举行了一场大型招聘会,招聘会中分别有三大院校:人教(校长:太上老君,即老子)、阐教(校长:元始天尊)、截教(校长:通天教主)的大批毕业生以及不少社会的成功人士如:伯邑考、比干、黄飞虎等。

简单的说一下三大院校的教学理念:截教的参与人数众多,所以应聘人数是众多参与团体中最多的。该学院的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只要提出申请就可以进入学院或分院,所以截教里面形象各异,然而由于人数众多,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最为优秀的四名学生:三霄与赵公明毕业后成功创业,其余如多宝道人选择留校或到分校执教,除了上述四人以外,其余毕业生则是良莠不齐。

阐教的教育理念则是因材施教,但是有着比较严格入校门槛,以至于第一节毕业生只有十六位,其中有十四位成功创业,这十四人中有十二人的企业做大,余下二人(姜子牙、申公豹)游走于各类招聘。

从结果来看,明显阐教的成材率更高,但是阐教中所有毕业生的成就均低于截教的三霄与赵公明。由此可见不论推行怎样的教育制度,都会存在相应的弊端,所以实在是没有必要厚此薄彼或因噎废食。与其分出高低,不如相互融合。即孔子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然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教也(均可在论语中找到)。这不就是将两大院校的教学理念做出的结合么。

于是乎人教提出道法自然,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全力以赴。所以人教的门人最少,因为能够真正确定自我发展方向的太少太少。所以人教的理念并不适合在学校推行,但是却适合在家庭教育里实行。孩子模仿家长是自然天性,而这构成了孩子发育的精神与物质基础,这一基础可能有利于发自未来的发展,也可能出现反向影响。毕竟纯粹的知识只适用于学院,面向社会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则是扫洒应对与待人接物,而这两项更多则来自于家庭教育,或者说家风熏陶。

我们无法改变除自身以外的事物,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断修缮自我,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家庭问题的集合即是社会问题。那么要想解决社会问题,就要先解决家庭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10-2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xu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