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上一篇,关于如何应对入园时的分离焦虑和需要警惕的表现有哪些?
三、如何应对入园时的分离焦虑
入读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中走向独立的一大步,分离焦虑不可避免,需要有一段适应的时间,适应期的长短每个孩子不一,家长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平稳度过焦虑期呢?
第一,提前做准备。
一部分孩子在入园前都存在作息不规律的情况,早上八九点才起床,午觉三四点才睡。针对这种情况,家长需要提前调整,在入园前将孩子的作息与幼儿园对接。
另一方面,可以买一些跟幼儿园有关的绘本,以及通过提前参观的方式,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和环境,以便有个心理准备。
同时,父母陪孩子上早教,对孩子适应幼儿园会有一定帮助。陪伴式早教或者更多伙伴群体互动的机会,通常会让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第二,送孩子入园的tips
送园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带上安抚物、妈妈的照片、装满妈妈吻的小口袋。
关于父母纠结的是放下孩子就走还是应该多陪一会,答案是放下后跟孩子告别完就走,不要回头看。如果孩子一哭就回头,那么会让孩子适应起来更加艰难。
同时要注意,千万不可以偷偷溜走,当孩子发现妈妈不见了的时候,会更加恐慌,以为是被抛弃了,会影响孩子对妈妈的安全感。
有家长认为,刚开始的第一和第二天不能让妈妈送。其实换人送也没有更大的帮助,因为等到第三和第四天的时候,孩子也知道是幼儿园了。
好好送,好好接,形成规律,让孩子可以预测,如此,孩子会更易接受。
第三,放学回家以后的tips
对孩子的坏情绪要合理应对,要理解和接纳,并提高陪伴互动的质量。
一般来说,孩子回到家以后会比较疲劳,在家里的活动应平静、平和一些,并安排尽早入睡。
去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可以带上酸奶之类的小零食,对孩子表示鼓励。
家长也会有分离焦虑,但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紧张、焦虑,这会影响到孩子,加剧孩子的焦虑。
作为家长,也不要因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而感到内疚,家长的内疚感,会导致回家后的互动变得百依百顺,无任何限制,这样反过来将影响孩子对幼儿园的适应。
四、需要警惕的一些表现
对需要警惕的表现要综合判断,而不是出现一点就很担心。
第一,身体上的不能解释的伤痕和印迹,包括隐私部位。这些伤痕或者印迹是否频繁,如果只是偶尔的磕碰是正常的。
第二,观察睡眠情况。在孩子上幼儿园初期,由于处在适应阶段,出现噩梦和夜惊不用担心。
如果夜惊和噩梦发生的频率比较频繁,孩子能够诉说出噩梦的内容,则需要注意。或者已经适应幼儿园生活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夜惊和噩梦也需注意。
第三,情绪表现低落。出现和疲劳、饥饿、疾病无关的情绪异常,例如对某位老师感到恐惧,见到就发抖,上了一段时间幼儿园后还是表现出恐惧和小心翼翼,也是家长需要警惕的信号。
第四,行为改变。观察排便排尿表现,是否突然又开始尿裤子。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玩得投入时也会尿裤子,但不会频繁,一周几次或者通过老师提醒后会有好转。
如果频繁尿裤子或者持续时间长,见到父母生气就尿裤子,或者晚上不尿床后又突然频繁尿床,会涉及心理压力大的问题。
孩子的食欲和进食情况不正常,频繁啃手指,或者突然出现“小动作”,不一定就是受虐了,但也是焦虑的表现。
第五,从角色互换游戏中发现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推荐的游戏,家长扮演孩子。孩子扮演老师,从角色互换游戏中,可以全面了解幼儿园的情况,了解孩子的表现。
比如问孩子,“不吃饭怎么办呀”、“不睡觉怎么办呀”、“尿裤子了怎么办呀”等等。
在角色互换游戏中,如果孩子表现异常,例如出现成人性活动的语言或动作,频繁攻击性动作时,家长就需要警惕了。
除了角色互换游戏外,针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鼓励其绘画也是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情况的好办法。
下面两幅图,最后都证实孩子遭受了性侵犯。
《关于幼儿园,看这一篇就够了》之二今天整理的这一篇文章,结合第一篇,基本就都把幼儿园的事情讲完了,后续还会整理一个问答篇,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