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网入
钱文忠教授“不能再对孩子让步!”无棍棒,何以达才成德

钱文忠教授“不能再对孩子让步!”无棍棒,何以达才成德

作者: 经典老表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10:56 被阅读1次

钱文忠教授在某论坛上讲:“我们的传统教育在今天已经全然崩塌,我们正面临着根本的冲突。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不公平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早受到委屈,早得到锻炼。”“我们这个社会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教育。不能再对孩子让步!”严厉的处罚,更能奠定孩子未来坚实的人生道路。

现在的孩子都是生在蜜罐里的,尝的都是甜水,吃不得苦,受不得累,挨不得批评,岂不知人生有两杯水,一杯甜,一杯苦,当你先喝的甜水多了,以后将喝的更多的是苦水。而且学校为了“安全”舍弃了“跳马”等体育项目,再加上知识面不宽,真的造就了一大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戴眼镜的,肥胖的“病秧子”。所以要强加对孩子的教育,甚至严厉处罚,让其尝到“苦头”,在将来去品尝那“甜水”。

“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教育是培养人格、达成快乐人生的系统工程。

但现在的教育更多地强调了“教”导这一环节,而弱化或丢失了培“育”这个重要环节,形成为学而学,为分而学。这是我们做“亲师”的自负而滥用了的权力,并由此主导而展开的一系列错误的毒条和行动。谬就产生了:

一是让孩子没有了自己的天性,只能循规蹈矩,死读书,读死书。

二是让亲师没有了自己的自由,只知按部就班,有道理,疲德性。

当孩子只被以弱小的“人”来“教育”着、牵着走时,孩子对这一切似乎无所遵循,起伏无常,无可奈何,束手无策。这违背了孩子天性里的求知欲,尘封了孩子童稚的创造力,孩子只能黯然,也难在将来增色。而未来八种人将更容易被社会淘汰:知识陈旧的人、技能单一的人、情商低下的人、心理脆弱的人、目光短浅的人、反应迟钝的人、单打独斗的人、不善学习的人。这种人总是有某种素质方面的缺陷,而这些缺陷正是现代不注重培育人格形成和发展等问题所造成的恶果。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是“好”的必要前提和条件。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怎么来译呢?“学习并经常复习,也是快乐的呀。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呀,我理解也是这样的呀。”不正确的吗?学习本就是苦且乏味的了,还经常去复习,怎么会是快乐的呢?“时习之”是说要将所学到的东西及时应用于现实,或去实施,该是多快乐的事情呀。老师为督学而错误解读了呀。

孩子本是一张白纸,上面可以画出未可知的图画和梦,但那不是亲师可以代替来画来梦的,而是要由他们自己画并画出自己的未来的。这个动词“画”,是要家长和老师来把握方向的,要以砍伐为手段去修理成长中的“小树”,使其自小立好自己这个“人”,在长大后至少不会危害社会。

教育旨在唤醒孩子天性独具的心灵,启发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成就其自我实现。

教育者

一、不要因果论。不必去说“一定”、“必须”等这些夸大、不切实际、非理性的教条,而让孩子承受无以复加的情绪负债,因为一个原因可以产生好几个结果,而努力了可能有好结果也可能不,但现在的教育多重视“果”,把孩子吓坏了。

二、不要二分法。世界的事不是非此即彼。不要灌输太多的教条,不可将美丑,善恶,好坏等等强加给孩子,其实世界不只是这样的,要留有余地地让孩子自己去慢慢认识整个世界。比如:老师教花儿一定要是红色的,而叶子一定要是绿色的。那么,如果世界上全是红的花和绿的叶,世界还怎么去色彩斑斓?

三、不要以偏概全。很多家长或老师会因为孩子一次的错误或失误而将孩子定位于某个人型或状态了,不要“三岁看长,七岁看老”,不要放弃孩子,这将抹杀孩子的发展权。

四、不要墨守成规。教之道,贵以专,但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打开孩子心灵的天窗,在有序的教育中实现孩子无序的发展。如果家长和老师能更多地发现和挖掘孩子天性里的爱好或能力,那必将是功德一件呀。

……

学习者

一是要接受人各不同;

二是接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三是成长是必然;

四是不去管世俗的评价;

五是讲天性并遵循自己的人生密码。

一个人要先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的路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才会走得自由自在,也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谨遵圣人训“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何惧不成就一个人格健全、道德担当、心性坚强、学识饱满的有用之才呢?

相关文章

  • 钱文忠教授“不能再对孩子让步!”无棍棒,何以达才成德

    钱文忠教授在某论坛上讲:“我们的传统教育在今天已经全然崩塌,我们正面临着根本的冲突。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

  • 请善待老师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写过一篇刷屏文章,《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他说: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

  • 不能再对孩子让步

    凌晨4点多醒来没有睡意,就起来刷朋友圈,看到一位校长转发的复旦大学教授钱文思的演讲《不能再对孩子让步》,我颇有感触...

  • 严师

    有远见的老师,都带点绝情!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说过这么一段话:如今的教育对孩子不断让步,给他们更多快乐,更多游戏时间...

  • 孩子,要管还是不管?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做过一次演讲,题目叫《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其中有一段话我很认同: 我们教育的主体...

  • 教育孩子需要惩戒吗?必须有!

    来源‖书写兰亭集序 教育孩子需要惩戒吗?必须有!听听复旦教授钱文忠教授怎么说!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复旦大学钱文...

  • 【贾说】别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在“第三界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钱文忠老师 各位尊敬的校长、老师...

  • 到底是爱还是害?

    1、钱文忠说:“我们在不断地让步,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们开脱。”“还是个孩子”,已经成了中国家长最不要脸的借口。 ...

  • 复旦教授: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值得一看!

    来源 | 钱文忠教授演讲 今天,社长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第三界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 玄奘与时代精神

    四月十三日 星期六 雨 今天在《金城讲堂》听钱文忠教授讲《玄奘与时代精神》。 钱文忠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20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钱文忠教授“不能再对孩子让步!”无棍棒,何以达才成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zd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