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四·六三】
蒋于野莘《初夏》云:“小山如画仿眉青,已润莓苔雨乍晴。满户风来潮未退,卷帘飞入两蜻蜓。”《咏残柳》云:“无物可为长寿客,多情难作后凋身。”陈春华晖见赠云:“花无可恋香难舍,书有何雠校不休?”余谓校雠二字,能如此分开用,可称妙手。又,《咏春信》云:“天上若无双鲤至,人间那有万花知?”亦善做信字。与蒋生皆少年,诗笔如此,他时何可限量?
蒋莘,生卒年不详,字觉夫,号于野,江苏元和(今苏州市)人。贡生。明兵备道蒋灿之后。有《水竹庄诗钞》,纂《东台县志》。见《湖海诗传》。
陈晖,字春华。不详。(资料缺)。另,《嘉庆重修芜湖县志》载,该书撰写者为陈春华,江宁人,举人,官拣选知县。不知是否此人。
校雠,音jiào chóu,本指两人相对校阅,考订版本文字,纠正讹误。《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风俗通义》:“按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由此可见,“雠”是核对之意。梁代以后校雠亦称“校勘”,指同一本书用不同版本相互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以校正讹误。今即指校勘或校订。从范围角度而言:校雠大于校勘,校勘大于校对。
春信,春天的信息。唐·郑谷《梅》:“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宋·陆游《梅花》:“春信今年早,江头昨夜寒。”
双鲤,古时中国对书信的称谓。纸张出现以前,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上,为使传递过程中不致损毁,古人常把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故称。双鲤典故最早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古人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诗中所言烹鱼并非真的烹煮,而是让儿子打开装有尺素的鲤鱼形的木盒。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