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不仅可以杀人也可以诛心,比如网上很多名人的黑料和秘史,大多是以讹传讹,比如李绅喜欢吃鸡舌,以致于一顿饭吃了三百只鸡。查遍史书,最后发现是最早的来源是来自《民间故事》这本杂志,然后口舌相传,李绅就背上了骂名!
李绅后来官至宰相, 甚有声誉。史书上说他“ 始以文艺节操进用, 受顾禁中。后为朋党所挤, 滨于祸患。赖正人匡救, 得以功名始终。” 《旧唐书· 李绅传》这当然是事实。也就是说,他最终因安享晚年而名声不毁。
小朋友让我解释《悯农》,很有些为难,因为字面的意思很清楚,但是这首诗背后的含义并不如字面如此简单。
《悯农》其实是两首,第一首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第二首才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关于李绅及《悯农》诗,晚唐范摅《云溪友议》有一条记载值得注意:
初,李公赴荐,常以《古风》求知,吕光化温谓齐员外煦及弟(吕)恭曰:“吾观李二十秀才
之文,斯人必为卿相。”果如其言。
南宋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卷二十九)记载更详细:
(李)绅初以《古风》求知于吕温。温见其齐煦,诵其《悯农》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又曰:此人必为卿相。果如其言。
根据卞孝萱的《李绅年谱》记载,李绅在贞元十六年,30岁的时候来到长安,拜见吕温,并呈上自己的作品,这正是中晚唐士子应试前流行的毛遂自荐的“行卷”活动,从而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李绅是官宦世家出身,父亲当做几任的县令,兄长比他大22岁。李绅六岁丧父,日子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清苦,一直在江南读书长大,成年之后周游四方,直到31岁才去长安应试,经济上并无困难。
所以,李绅在《悯农》中所说的到底是同情还是怜悯,这点不重要,关键是这两首诗并不如通常地注解那样。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粟,就是谷子,去掉壳也就是小米,是唐代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向国家缴纳租税的组成部分,也是官员的俸禄。粟是北方的作物,后来传到南方,但是产量不高,因为粟是旱作物。李绅主要在南方生活,是否从书上所见,还是亲眼得见南方种植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李绅说四海无闲田,一般的解释是没有抛荒的土地,农民却因为横征暴敛,食不果腹。白居易《杜陵叟》描写得十分真实: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但是,我却以为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唐代推行均田制,均田制的前提就是政府手里掌握大量的无主的可耕地,但是当时天下的土地是被富人霸占,穷人没有立锥之地,只好租赁富人的土地来谋生。私人的租税往往高于国家所收,甚至最高超过二十倍。贫富差距之大,令李绅扼腕叹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里面有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就是,在唐代,禾苗就是粟的幼苗,除草就是去掉莠草,只有旱地才可以除草,水田则是拔草,这在古代分得很清楚。因此诗中的“锄禾日当午”写的就是给已抽穗扬花的粟的植株锄草,禾秀后,仍然要坚持锄草,只有这样,谷子才会有好收成。而在中午锄草,则可以使狗尾草一类的杂草在烈日下被晒死。所以非常的辛苦,就是没有草,也要经常给土地松土,保持土壤的肥力。
李绅还有一首诗,也是描写乡间生产:乡里儿,桑麻郁郁禾黍肥。冬有褴褛夏有絺,兄锄弟耨妻在机。就是民间一家生产的场景。所以,李绅写这两首未必就是有多么深刻的家国情怀,就像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字面意思,就是一个新娘子羞涩、不安又内在刚强的形象,张籍收到这首诗也不会把它当做情诗来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