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地理.人文读史札记历史地理
读史札记《地理篇》-西域,你是永恒的迁徙之路

读史札记《地理篇》-西域,你是永恒的迁徙之路

作者: 石非玉一世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12:32 被阅读23次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西域这个名称没有任何文化含义,仅仅是地理名词,指称河西走廊以西的沙漠地区。从河套平原往西,一直到新月地带,构成了亚欧非旧大陆的最深处,跨过红海继续往非洲北部延伸,则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区。由于土地沙化无法垦殖,这里活跃的大多是游牧部落,正是这个原因导致长城的西界就设定在此处,玉门关就屹立在这里,告诉来来往往的游牧部族,再往前就是华夏人定居的家园。

不过在沙化并不像今天这么严重的时候,有很多部族在绿洲里建立了城市。史记称西域三十六国,被华夏逐步吞并的包括高昌、楼兰、大宛等国,这些国家大部分是白人建立的,属于印欧语系。

西域这块土地最明显的特征是易主频繁,是上古到中古民族迁徙的中转站。曾先后被不同的民族控制,中国人的远祖先羌极有可能兴起于此。

也有人认为印欧语系诸族都是起源于西域,在其余部落继续迁徙后,留在西域的吐火罗人继续繁衍。三千年前这里建立了林立的十几个国家,位居华夏人和匈奴人之间。当时迫于这两个东方最强势的民族,西域人采用均衡的策略周转在两国之间。但匈奴的暴虐把他们推向了中国一方。经过汉使张骞的说服,屡遭匈奴侵略的西域各国与华夏人结盟,建立了反匈战线。长安正是凭借西域的盟军,逐步占据了对匈奴的战术优势,瓦解了匈奴人统一的国家,消除了北方的威胁。

但中原帝王的战争使西域饱受兵灾,帝国专横的使者更是离间西域列国,最后甚至过分到废立列国君主,操控西域政治。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汉使孤身一人依靠西域列国的兵马抵挡一次匈奴入侵的故事。另一个故事是另一个汉使鸩杀楼兰王,使楼兰国破,至今楼兰的废墟依旧掩埋在黄沙之下。

通过华夏人的分离整合,西域划归帝国治下!吐火罗人的西域列国在另一次移民浪潮的冲击下相继灭亡,随匈奴西迁之后兴起的是突厥人。由于长城黄金防线的巩固,战争的策源地大草原和华夏人世代定居的家园之间被一道城墙隔离开来。所以突厥与匈奴一样,必须通过西域进入中原,所以他们也像匈奴人一样一开始就控制了西域新建的列国。华夏人再次运用了祖先同样的结盟策略,再一次战胜了突厥。这一次的结盟对象是回鹄人,中国依旧统治着西域。

几个世纪之后,华夏人在史上一次最大民族迁徙浪潮下被压迫到中原本部,放弃了西域甚至关中。在蒙古人的征服体系瓦解之后,华夏人光复了自己的国家,建立了明帝国。于此同时,穆斯林来到西域。他们相继建立了新国家,但尚未脱离蒙古的控制,离如今西域还有一段距离!

新生的华夏帝国把蒙古看作世仇,在五次入侵蒙古成果不大的情况下,华夏人加固了长城,希望两国相安无事。这才是今天的长城,她的历史不过五六个世纪。但帝国没有想到鞑靼蒙古的衰落如此迅速,长城形同虚设,所以放弃了警惕。而这次轻慢的代价是惨重的,因为另一个民族兴起了,那就是满洲人。满洲人抓住了华夏内战的契机,征服了华夏。西域的命运再一次和中原有了交集,满洲和蒙古的军事联盟进而征服了西域。他们给这片土地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新疆。认为这是他们新征服的土地,以此炫耀功绩。

但新疆并没有从此得到安宁,好战的穆斯林屡次挑战满洲帝国的权威。满洲人愤怒了,他们灭绝了西域的大小和卓,把准噶尔人屠杀殆尽,我们知道如今准噶尔只剩下一个地名。

西域其他的民族从此生活在满洲帝国的淫威之下。但移民的步伐没有停止,游牧民族依旧流转在这片土地上。由于西方俄罗斯的兴起,一系列俄国凯撒的战争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哈萨克、乌兹别克等部落相继进入西域。维吾尔人开始形成,西域距离今天还有一个显著的差别,那就是当时这片土地没有华夏人。

由于害怕华夏人反抗,满洲人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封关禁海就是其中一条。我们所说的闭关锁国由此而来,不过这里面颇多误解。封关就是封锁中原的边界,满洲人禁止华夏人离开中原地区。他们害怕华夏人的移民会动摇自己对中国的分治。禁海就是不得渡海进入台湾岛,汉人不得与洋人贸易,一开始他们害怕汉人依据台湾反叛,后来又害怕汉人勾结洋人造反。

这才是人们所说的闭关锁国,它与华夏人的文化没有丝毫关系,反而是华夏文明被压制的结果。但这系列措施是否有效呢,当然没有,要不然也就不会有如今的中国了。

起初这项措施是严格执行的,越关者都被杀死了。但随着华夏人口的激增,以身犯险的亡命之徒越来越多,华夏人陆续突破关禁。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满洲政府管不过来,于是华夏人历史上最后一次移民潮开始了。

向北他们或越过满洲人的柳条边,或通过中国海进入了满洲。他们很快占据了满洲全境,和他们的祖先在明帝国时期一样定居在山海关外。满洲兴起之时他们被屠戮殆尽,但这一次满洲人再也无法阻止他们卷土重来。满洲因此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地名,如今我们放弃了这个叫法,统称关东十三省,如今的东三省,但国外依旧习惯称呼这片土地满洲。日本之所以失败,正是基于闯关东的胜利,他们希望复制一个满洲国,但这是不可能的。如今的东北人绝大部分来自山东,关东成了华夏人定居的家园,只有一些地名依旧保留了满洲人的文化痕迹,比如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在闯关东的同时,华夏人继续移民台湾岛,尽管日本统治台湾时期尽力消除这种影响,但还是失败了。日本人败在了战场上,也败在了农田里。

西域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华夏封建化之后作为一个定居农耕民族,土地的价值也有了等级。春秋时代,平原地带容易耕种的土地优先分封给姬姓宗室,包括铜铁矿山也优先赐给姬姓小宗比如汉阳诸姬。需要艰难开垦才能勉强耕种或者由于土著蛮族不适宜定居的土地则作为战功分封给军事盟友,比如嬴秦和熊楚。

而伴随着技术的升级和开发能力的提高,山东半岛、江汉平原和江南丘陵才一步步被整合到华夏的土地当中。

继经营中原、平定山东、开发江南之后,最后一块能转化为耕地的关东直到清末才完成开垦定居。

但至少有三块土地,是农业技术和建城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那就是西藏新疆和蒙古。这也是为何华夏的帝国始终无法在武力羁縻之外彻底整合这些土地,原因不外乎这些土地对农业和定居来说价值微乎其微但从生存空间和战略防御来讲又至关重要。

蒙古帝国和满洲帝国由于属于征服帝国的模式,建设性地开创了两种模式来处理这个问题。蒙古帝国是用强盛的武力,满洲帝国则是均等的奴役之上采取分治和共治。

明显满洲帝国更有技巧性,但这种模式仅仅解决了满蒙联姻的鞑靼和封赐活佛的西藏,对于西域这种模式缺乏吸引力。蒙古和西藏由于宗教原因,与信奉佛教的满洲皇室具有天然的亲切感,也与汉地能保持文化上的联系。

但满洲对蒙古的笼络并不彻底,比如卫拉特蒙古也就是瓦剌完全不想进入满洲的共治体系。他们在黄金家族嫡系的鞑靼被征服之后,自居为真正的蒙古人。这是一支明帝国始终无法驯服的蒙古部落,曾利用土木之变让明帝国由盛转衰并在也先的带领下包围北京尝试夺回蒙古帝国昔日的都城。而准噶尔汗国在葛尔丹的统治下重新崛起让他们看到了恢复蒙古荣耀的机会,所以满洲唯一的边患就是这个与自己有同样理想的蛮族。于是如临大敌的满洲历任酋长倾尽全力打压西蒙古,最终在乾隆时期彻底灭绝准噶尔部落。

剩余的卫拉特部落开始陆续迁出西域,或回归蒙古草原,或远走沙俄他乡。留在西域的是个完全异质的文化,穆斯林的政治诉求历来远远高于其他族群。所以在汉地兴起各种反清复明的起义时,西域的穆斯林则走上了更为偏激的道路。在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不遗余力打击准噶尔汗国并彻底消灭这一支蒙古人之后,自蒙古征服以来一直在各部汗国统治下的西域出现了权力真空,开始迅速伊斯兰化。宗教同化和阿尔泰民系的迁徙逐渐将西域变成了一个穆斯林势力范围。出于宗教和民族原因,穆斯林开始挑战满洲帝国对西域的统治。

同治年间的回乱最后由接手满洲帝国的汉人士大夫集团平定,但西域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超出了一个征服帝国解决问题的范畴。而到了民国建立,问题变得更加棘手,由于满洲帝国的征服属性,民国需要再一次通过政治而不是军事联合国家各部的关系,这个问题如同梦魇伴随了民国在大陆的所有岁月。

民族主义是民国的一个基本政治价值观,因为她本身的建立就是通过民族主义而实现。汉地行省的十八星旗表明了一种排除帝国其余部分的政治蓝图,是选择小中华还是大中华方案,中华民国遭遇了德意志一样的难题:排除奥地利吧,德意志是不完整的;纳入奥地利吧,奥地利还带着巴尔干半岛一个民族联合国。一方面是与自己的革命理念不合,一方面是要冒着民族自决的政治陷阱,革命者左右为难。于是满洲的继承者袁世凯站出来了,他满脑子都是满洲人的思维方式,血统却是汉人,完全迎合了各方势力。妥协也就自然而然达成了,一种前现代的禅让方式让民国成为了一个具有后现代色彩的共和国,她不仅没有推翻满洲帝国反而变成了她。在这种难堪的局面之下,革命党人连续发动了护国护法二次革命和北伐,搞得像考试结束还要强行答题一样有心无力。

你无法解决问题那就我来吧,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完全剔除了民族主义范畴的政治框架,这也为解决这团乱麻提供了另一个别开生面的角度。用扶助小族发展和拓宽大族空间的两手方案,民族在表面达成了和解。西域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开发,从一个民族迁徙驿站变成了一个定居点。军团开垦的成效显著,也解决了汉人不愿意定居异域的难题。但文化差异无法抹去,这种开发仅仅解决了战略上的危机,并没有完全消除这片土地的祸乱。

解决民族问题永远都只有一条出路,让他们和你过上一样和平富足的生活。以前他们不能种地不能定居,生存驱使他们漂泊流离,所以他们一再被历史塑造成侵略者。而现在,我们正着手让这片土地成为远离战争的人类家园。但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民族和解任重道远!

读史札记:

1.由于受到近代种族划分的影响,我们很容易形成一个错觉,比如白人和黑人是与我们黄种人体征相差极大的族群,他们原本生活在其他大陆,与我们的世界毫不相干,其实这种看法与我们的祖先的世界观完全不同。比如佛陀按照种族划分法属于白种人,但在古代,佛陀的外貌并不会产生任何突兀的感觉,就连卷发都很自然;比如突厥和回鹘有很多白人的特征,但穿上华服之后生活在长安并不会让人感觉惊异,再比如中国历史上灭绝的羯族,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白种族群。西域原本就是各个族群迁徙交流的走廊地带,族群非常复杂,体征丰富多彩,而在古代这是一个十分正常的现象。

2.西域在汉朝唐朝都有管理异族事务的都护府设置,所以在中国历史中被称作汉唐故土。由于唐朝灭亡之后,华夏文明整体向东南转移,无法对西域进行统治,所以满洲再次征服西域后把这里称作新疆。

3.西域自古就是一块无法定居的土地,所以许多民族曾生活在这里,包括土耳其人的祖先,但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彻底统治这片土地,所以西域的历史从来没有独立性,自古就与大漠和中原的命运息息相关。唯一称得上土著的吐火罗人早已烟消云散,就连如今最大的族群维吾尔也是起源于大漠迁居于此,而西域曾经最大的族群瓦剌蒙古由于历史原因最终湮没尘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札记《地理篇》-西域,你是永恒的迁徙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cw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