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史札记历史有意思历史
如何有效学习历史:一个历史爱好者的自我修养

如何有效学习历史:一个历史爱好者的自我修养

作者: 石非玉一世 | 来源:发表于2018-05-03 00:58 被阅读215次

曾经在与朋友聊天时插不上话?看着大家心有灵犀的时候只能脸上笑嘻嘻心里麻麦枇?在聚会当中突然想起一个偶然看到的有趣话题,但因为没有搞清楚前因后果怕弄巧成拙所以不敢轻易提起?与人争执对垒时处处被人挑错反驳,时刻位于下风毫无招架之力?

如果你在生活中有这些烦恼,我这里刚好对症下药!这部《百科全书》在手,尬聊全程再也不会出丑。

在《老友记》中,乔伊就这么买了一部《大英百科全书》,然后在咖啡厅里对火山这个词条发表了一段长篇大论,最后成功逆袭,摘掉了弱智伊的名号。但我们知道,按字母表排列的百科全书并没有拯救乔伊的社交,他终归还是回到了皮囊好看灵魂无趣一夜情人隔天被甩的宿命。

这是一个伪阅读的时代,美其名曰全民阅读,其实质却是碎片化阅读。识字率的提高和多媒体的发展,让我们来到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信息的大浪潮中,我们所有人都被一个个自我认识的小漩涡裹挟着,看不到河流的方向。无数的百科全书词条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无所适从,真正体会了庄子的生也有涯论。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挣扎在碎片化阅读的漩涡里,有的人就成了弄潮儿,立于潮头之上。为什么同样读了那么多书,有的人说起一件事情起来慢条斯理一板一眼,而其余人都是千头万绪一团乱麻,最后只能靠前面这一个或几个人帮着他们理清思绪,坐在她/他旁边像个小学生老老实实认真听讲?无他,系统化学习而已!

说到系统化学习,最明显的是这样一个自然科学的例子。在林奈之前,有一门科学叫作博物学,简单来说,就是这门学科就是博闻强识见多识广。后来这门学科彻底消失了,因为林奈发明了双名法,建立起了动植物的系统树。从此生物学诞生了,之前那些支离破碎的自然生命现象,统统被归纳进了一套方法论当中,现在随便一个接受系统培训的生物本科生比上个世纪哪怕是最杰出的博物学家对动植物的了解都要更多看法都要更真切。

人文学科看起来没有自然科学这种强烈的系统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一门人文学科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历史是所有人文学科中信息量最大的,有国史有世界史,有正史有野史,有经济史文化史和战争史,有按照某种价值观念统摄的通史,还有对某种特定历史现象的历史论文。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一套系统化方法统摄,读史与读小说没有任何区别,如果读的历史文本文笔差(很正常的现象)还抵不上读小说。

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遇到历史爱好者,他们对几千年发生在几千里以外的事件如数家珍,对某种历史现象分析起来头头是道,可能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读史只是在存储,有时候连观点都是别人灌输到脑子里面的。所以我们早就习惯了历史论坛里面一开始剑拔弩张到最后却是自说自话的辩论,也看多了各大门户网站弹窗似的从历史中摘取一个个惊世骇俗小段子。

正是在这样一个全民(假装)读史的年代,我们尤其应该注重一个历史爱好者的自我修养,千万不要流于浮夸更不要随从大流,要沉淀自己系统读史,要从千人之诺诺读到一士之谔谔,抛开时代的逆流抓住历史的主线,从存储片段读到长出乔木结出果实。

基于一个历史爱好者的修养,我写了《简史快读》这个专题。乍一看似乎是自砸招牌,且听我一一道来。我的目标是一篇文章读完一部通史,让你建立起自己的读史系统。我写的这个专题不是要给你复述一些史实,也不是灌输给你一些观点,而是帮你组建一套框架,让你在后续读史的过程中能快速定位知识点,也能有目的性地去填充自己的架构。

为什么马亲王总是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为什么一些知乎牛人总是就一个小问题就给你兜售了一整套的历史观念,就是因为他们在系统化读史。比如马伯庸的《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就是来自于这几个历史碎片,武王克商之后有部分殷商部族离开了中原,玛雅文明和殷商文明在宗教和文化方面有很多共同点,马伯庸在这里脑洞大开,于是殷商一支舰队跨过太平洋征服了美洲,建立了美洲文明。再有《帝国最后的荣耀》,对比三国史料深挖壬辰剿倭战争,讲述了一场16世纪朝鲜半岛三个国家之间从冷兵器到热兵器过渡时代的博弈。而知乎的历史大V与一般读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能在自己的历史框架内快速定位提问的问题点,然后针对性展开更多历史的细节。

知道了我们与历史大咖之间段位到底差在哪里才能有的放矢,而不是沉浸在他比我读过的书多所以我要拼命读书的误区。其实就算是历史领域的专家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历史掌故上。一个原因是历史这么庞大的学科,一个专业人才终其一生皓首穷经也可能只是在某一个历史横断面或者一条纵贯线上精通,再一个原因,历史方法远远比历史知识重要。从事历史专业的学者尚且如何,遑论一个时间精力都有限的历史爱好者了。

与其和其他小白一起仰望牛人,不如打好自己的基础,回到经典文本回到自身修养,从零开始构建自己的历史观。

为了帮助大家构建读史的系统方法,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本人读史的经验:

1.摆正自己的位置,一个历史爱好者与一个史学专家的差别就像一个哲学家和一个科学家的区别那么大。

你永远都没有必要为了搞清楚一个史实而去分析大量文本甚至去书面考古,那是专业内容,如果一个史实对你现有的历史观念构成了挑战,去对比看一下现有的一些观点,选择可信度大的那一个。一般情况下争议性的史实之间差异性极小,并不会打乱我们的历史观念。比如玄武门之变,太宗究竟是蓄谋已久还是绝地反击,并不会影响到你对李世民的评价,但李世民是历代君主中第一个过于关注史书记载的帝王,这表面上看是以史为鉴,实际上可能是出于掌控史书记载的野心,这一事实反而能给我们更多信息。

2.永远保持质疑和接纳的态度,这是构建历史观念的一体两面。

就我而言,我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我并不认同蒙古满洲对中国的统治,但我对任何元清两朝取得的成就都持认可态度,并且对片面夸大华夏文明高度的说法保持警惕。

3.年表和地图是读史的基本工具。

你要对三千年成文历史的整体走向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而且要尽可能熟悉文化地图。为了帮助你牢记年表,我们从小就背诵朝代口诀,但这个方法比较过时,可能会给你带来中国史原地踏步循环往复的陈腐观念,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观点自制一份年表,我的年表就比较简洁:华夏王国(武王伐纣-春秋战国)-第一长安帝国(秦王统一-楚汉争霸-汉帝国)-第一次分裂时期(三国鼎立-五胡乱华-南北朝)-第二长安帝国(隋文帝复兴-唐帝国)-第二次分裂时期(五代十国)-黄金帝国(宋)-第一次征服时期(蒙古入侵)-白银帝国(明)-第二次征服时期(满洲入侵)-古典华夏史结束(民国建立)-中国近现代史。

地图也很有必要,尤其是读分裂时期历史的时候,你要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夏的分布非常熟悉,因为尽管后来的行政分区一直在变化,但这些单位作为自然地理概念一直在沿用。比如北燕西秦东齐南楚中央晋国,古代九州与现代地图的对应,中国本部与关东漠北西域西藏的地理关系,这些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读史时快速进入状态,也便于我们组织已有的历史知识。

4.任何历史文本,都要放在你已有的框架里来读,如果你的框架有薄弱的地方,针对性寻找专史来加强。

如果你觉得东汉这个时代很没有存在感,那就找一些关于光武帝刘秀的传记来读,或者对比两汉经济基础专门论述东汉庄园经济和世族豪强阶层崛起的评论。

如果你对五代十国的更替感到头昏脑胀,那就找一本针对性讲述梁唐晋汉周之间传承关系的专著,顺便了解一下宋朝体制强干弱枝的原因。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唐帝国的藩镇演变和宋帝国领土大幅缩减的原因。

只要做到这四点,基本上你就走上了一个有态度的历史爱好者的道路,而不是徘徊在读历史演义人云亦云的戏台下方。你拿到手的所有资料,都可以有效吸收转化为你自己的历史储备,在读到碎片化的论述时也可以在点赞和臭骂之外还有第三种观点。毕竟,读史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不要把格调放得太低!

相关文章

  • 如何有效学习历史:一个历史爱好者的自我修养

    曾经在与朋友聊天时插不上话?看着大家心有灵犀的时候只能脸上笑嘻嘻心里麻麦枇?在聚会当中突然想起一个偶然看到的有趣话...

  • 当代美学的实际运用

    美学,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审美,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自我修养、艺术情操。什么是美?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

  • 读书笔记系列

    本系列记载了我的读书笔记,涉及人文、历史、小说、技术、文献、影视等等。 一、程序员的自我修养--读阮一峰《如何变得...

  • 2022-01-04

    学历史不是学习历史知识,要让孩子有兴趣去探索,通过自我阅读历史读物,来了解历史,思考历史。学写作业不能只是学写作技...

  • 冯小平《个人管理逻辑》阅读总结

    冯小平的《个人管理逻辑》学习到阅读历史书籍的重要性 作者提到自己是历史爱好者因为读历史可以带来更深刻的思考,能让人...

  • 我的历史胡诌-开端

    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好吧,我只是把历史当故事来看。 中华历史跌跌宕宕五千年,这只是有记载的,其实...

  • 《东晋门阀政治》:“王与马,共天下”背后所隐含的东晋政治格局

    所谓站在历史的转折点,真正的意义是,其中有一方的历史将从此消失。 1 笔者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业余历史爱好者,对于...

  • 全历史app,历史爱好者神器

    大家好,我是菜鸟小白菌。 今天菜鸟小白菌给各位菜友们分享一款很不错的历史app,叫全历史。小白菌在学生时代就对历史...

  • 【儿时论】食

    (一) 历史不光是大人物的传奇,更多的是小人物的故事。从大历史到小历史的转变,或许对于我这样一个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一...

  • 有效陪伴

    有效陪伴就是陪你做你想的事,学习你想学习的知识,对历史一点不感兴趣的我也得开始学习历史啦,因为他喜欢。

网友评论

  • 旺旺_2298:我学理科,文科在高中不感兴趣。写不了文章,看看文学作品,心里安静一下。最近十年,为生活奔波,书也扔了掉了,今曰看到你的文章,觉得很好。看着,看着,如饮新茶,思潮翻滚。
    石非玉一世:我也是理科男啊,大家都在为什么奔波,但还是要停下来充充电,阅读不能放下~
  • 世界历史六千年:中国史学界缺少理论(尤其是世界史方面),所以多人云亦云,尤其是在“断代”方面。有机会看看鄙人的《世界历史六千年》(张禹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首版),对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进行了比较好的实践和发展,有效解决了东西方历史割裂的问题。
    石非玉一世:@世界历史六千年 厉害了老板

本文标题:如何有效学习历史:一个历史爱好者的自我修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tx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