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07-2271-不出局
如何理解一至五岁孩子?(四)

如何理解一至五岁孩子?(四)

作者: 短暂瞬间 | 来源:发表于2017-10-21 17:30 被阅读14次

    第11篇

    理解1-5

    小红书第10至第12章读书笔记。


    所有大人都曾是小孩,虽然,极少有人记得。
    ——安托万·德·圣 - 埃克絮佩里

    第十章 设立行为界限

    所谓规矩,就是给行为设立的界限。但它们更多反映的是父母自身见识和克制力的界限,而限制的往往是孩子的思维能力发展。这不是父母生养孩子的目的。界限存在的意义是要帮人们划定出活动范围。但描述界限可以换个思路,把活动范围描述出来,而不是将重点放在那条分界线上。越强调分界线,孩子越想跨过去,而不是待在里面。

    温柔拒绝的同时,接纳孩子的情绪

    仔细想想,说『不』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带来新的问题。但这并不是要满足孩子的所有的要求,对于不合理的愿望,就要明确拒绝。拒绝会引起愤怒,但孩子有权体验内心的愤怒,在生活中遭受挫折、感到愤怒是很自然的事情。他们有权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因为这愤怒是父母引起的。想让孩子感受并表达自己的愤怒而不受阻碍,并由此学习接受生活中的种种挫折,父母必须首先变得强大,不会被怒气击垮。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跟孩子一起经受情绪波动,给他臆想的权利,同时教他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内心。

    给出指令而不是禁令

    『不许乱跑』,这种禁令不但毫无作用,还可能起反作用。想让孩子理解并遵守规则,以肯定句式表达允许并为他提供有效信息,比用否定句式给出禁令有效得多。孩子总是听到什么做什么,父母的话在他脑海里唤起的画面,相当于为他设定了行动目标。
    以肯定句式表达的允许,会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期待的行为上。而否定的禁令,反而更容易让孩子做出问题行为。
    『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这两句话,它们在脑海里形成的画面是一样的。

    提问而不是指责

    抛弃否定句式的禁令,使用提问常常有神奇的效果。因为问题提出的那一刻,孩子的前额叶皮质被激活了,他会仔细观察,分析形势,有时候真能找到出乎你我意料的解决方案。想想你问孩子问题的时候,都是哪种答案惹你大笑的。

    描述的魔力

    不用简单的『很好』『很棒』之类的评判,应该描述动作细节,帮助孩子记住正确的动作。夸赞『很好』,不仅暗示他也会有『糟糕』的时候,也无法让他将注意力放在记忆动作要领上,记住的只有内心的骄傲和对失败的恐惧。

    惩罚有害

    如果惩罚有用,那早就没有人犯罪了。
    惩罚只有短期效果,且效果与教育无关,只能让施罚者放松,让他感觉自己又控制了局面,但这还是错觉。

    惩罚的缺陷

    1. 惩罚治标不治本,更多时候连标也治不了。惩罚过后,旧问题没解决,还会出现新问题,孩子的问题行为会不断升级。
    2. 惩罚会让孩子没机会深入认识自身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3. 惩罚跟孩子的行为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它让孩子难以理解自己的行为到底不恰当在哪里。
    4. 惩罚会隔断孩子的内心自然产生的责任感,把注意力转向与父母密切相连的负面情绪:不公正、愤怒和恐惧
    5. 惩罚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羞耻感,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本质就是坏的,而这将进一步掐灭自然健康地承担责任的意图。
    6. 惩罚引起的情绪刺激了孩子的压力神经回路,让他无法清醒反思自己到底做了什么。记忆机制会让你记住你被惩罚这件事,而根本不会记住做了什么被惩罚。
    7. 惩罚只能让孩子对施罚者心怀恐惧,而不是学会责任和自律。
    8. 惩罚带来的恐惧和负罪感会让大脑的高级功能失灵,这对孩子的智力情商和社交能力都有损害。
    9. 父母逐渐丧失威信,孩子最终会用『我无所谓』的态度来自我保护。而且惩罚必须一次比一次更严厉才能奏效,这种教养方式的效率极其低下。
    10. 父母在无计可施时才会下手打孩子,孩子能敏锐的察觉到父母的无力感,并因此对父母失去信任。

    贬低、评判和贴标签

    骂孩子笨、爱发脾气、怕羞胆小等等,会增加孩子的压力,每次遇到相似场景,他大脑内的杏仁核会刺激相同的神经回路。负面评语会抑制孩子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且会慢慢内化到他的潜意识里,最终变成现实。

    打孩子

    打骂不仅徒劳无功,还会适得其反:

    • 你对孩子举起拳头,等于教他在以后用拳头解决问题
    • 短期内不会胡闹,但长远来看,暴力无法改变他
    • 孩子出于自尊心会变得『皮厚』,被打完还跟你说『打得好』,这种对惩罚的去敏感化会带来新问题
    • 体罚会扼制孩子情商的发展
    • 一再被羞辱的孩子内心充满羞耻感,会觉得低人一等,会摧毁他对自我及自身能力的信心
    • 童年不断累积的恐惧和愤怒,很可能会表现为一行对他人的暴力行为
      -成年后恐惧还是会追随,总是倾向于盲从,而不是独立思考,也可能表现为一心想控制他人
    • 体罚的受害者会恐惧社交,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人都是危险的
    • 体罚会让孩子困惑,『嘴上说爱我的人竟然动手打我?』,于是爱和侮辱有了联系

    事事包容,替孩子担责

    无论错误大小都选择原谅,这同样不能让孩子成长。人为的为孩子抹去后果,其实是在剥夺他学习的机会。当孩子有能力自己完成一些事的时候,就必须给他充分发挥的机会,否则就是在暗示他:你很无能、你的一切行为都没有后果,可以为所欲为、别人都是为你服务的。而这些暗示与我们的初衷完全不一样。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不吃饭把碗扔地上,如果事情再次发生,我们想看到他怎么做?肯定是希望他能自己去收拾,希望他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并知道如何弥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给他提示一个方向,具体实施由他自己来完成。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如果孩子已经能够理解是自己的行为导致了问题,那么『惩罚』已经发生,那就是孩子行为的逻辑后果。它能够替代惩罚并且帮助孩子成长。如果孩子的行为没有自然的后果,父母可以把逻辑因果分析给孩子听,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事情发生和解释分析之间的间隔应有所不同,两岁的孩子不要超过五分钟,四岁的孩子不要超过一小时。为了帮助孩子成长,请把注意力放在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本身。

    第十一章 孩子之间的争吵

    孩子之间闹矛盾,常见,但原因肯定复杂多样,而且没人完全清楚,即使是闹矛盾的人本身。4岁之前,『真相』这两个字对他们无意义,因为根本无法理解。

    如果两个小朋友在争抢玩具,大人应该怎么做?

    选项1: 『停』,让孩子们先住手,然后如实描述自己看到的场景,引导孩子们以第三视角观看自己的行为
    选项2: 启发孩子思考,让他们想一个办法让大家都高兴
    选项3:给孩子不同的选择,提供有吸引力的其他选择,这个选项适合年龄太小不能自己解决问题的小孩子
    选项4:组织一次调停,家长不参与其中,鼓励每个孩子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并认真倾听他人,而且要求倾听的人要准确复述。调停的过程:表达、复述、确认,第一个人没问题了,接着另一个人开始表达、复述、确认……

    纾解压力

    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孩子会累积许多压力,等到可以依赖的人一回来,压力便被释放出来。当你下班回家,看到孩子没过来拥抱,而是突然翻跟头大叫大跳,这都是在释放压力。

    不想借东西给别人

    这既不是自私也不是任性,孩子只是刚刚开始探索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边界。他还不能清晰辨别『我、我的、你、你得』之间的差别。孩子口中的『这是我的』和大人以为的『所有权』并不是一回事。

    轮流

    四岁之前,等待对他来说就是一种煎熬。因为前额叶还没发育成熟,因此并不能跳出现在预见未来,即使这个未来近在眼前。而没有未来视角,轮流就是没有意义的。
    有时候抢玩具,其实并不是在『抢』,因为孩子的学习模式是模仿,所以看见另一个小朋友在玩小汽车的时候,他也会去拿那个小汽车,而不是旁边的小汽车,即使两个小汽车一模一样。
    3岁的时候,孩子才能对『轮流』有一点概念,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让孩子知道,不用无止境地等下去,可以用闹钟计时,等一首歌唱完等等。

    不想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玩

    小孩子邀请了自己的朋友来家里玩,可是又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甚至说『我不想跟你玩』。解决方法是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首先描述详细情况,对可能遇到的情景信息用语言描述出来,接着引导孩子思考,站在他人角度,『如果你去他家玩,结果他根本就不陪你玩,你心里会怎么想?』不过3岁之后这种方法才会有效果,到了4岁,孩子才能真正学会共情。

    第十二章 面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他撒谎

    1. 3岁之前的孩子还不明白『撒谎』到底意味着什么。当你问他是否做了某件事情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忘记了你说的事情,但看到大人的表情和语气,他会推测说出否定的话才会有好结果。而大人第一反应则是『他在撒谎』。
    2. 3岁的孩子在脑海中会浮现画面,他没有撒谎,只是用语言描述出来,他还不能很好的分清外部现实和内部现实,而且他并不能清楚地意识到,他说出来的是脑子里看到的,而这对于大人来说是不存在的。
    3. 3岁半以后,大部分的这么大的孩子都会撒谎,但这跟大人说的『撒谎』还是有差别的。这个阶段是大脑想象画面最多的时候,这是大脑发育的必经之路。他想随心所欲的构建自己的世界并对此深信不疑。
      对孩子反复说『你在撒谎』并不是好主意,可以使用平和的语气提示他曾经做了某件事。

    收拾房间要循序渐进地学

    父母希望整整齐齐,孩子却喜欢放哪里就继续在哪里,能一眼就看到。
    学习就是在无序中寻找秩序,而回归秩序首先需要一个无序的环境。所以对于收拾房间这件事情,不要苛求,但也不要听之任之,而是应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要求。
    一岁的时候,做给他看;两岁,让他选择,先收拾哪个再收拾哪个;三岁,问他需不需要帮忙?四岁,一次只给一个指令。四岁的孩子可以自己收拾,但也要及时提醒和鼓励,并且应该给出明确指令,收拾什么东西。

    你是坏妈妈/爸爸

    有一天,孩子突然说『你是坏妈妈/爸爸』或者『我不爱你了』,如何应对?你回复说『你是个坏孩子?』还是伤心的说『我为你做了那么多……』?

    解决亲子问题的八个步骤

    1. 永远以维护关系为重
      情况越复杂,越要先给孩子『爱的能量』,即使此时的孩子让人怒火难耐。
    2. 确定不同年龄的需要和典型的行为特征
      孩子成长起来总比大人想象的快,父母可能落后于他的成长速度。孩子的特殊表现和抵触情绪可以提醒我们知道他此时新的变化和需求。
    3. 思考:到底是谁的问题?
      是自己的问题就表达出来,是孩子的问题就认真倾听。
    4. 这个行为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孩子的需求是什么?什么不足还是什么过多?这些反映问题的行为中就包含了解决方法。必须追溯源头才能对症下药。
    5. 我的目标是什么?
      作为父母,我的目标是什么?教他某种技能或价值观?弥补他因大脑尚未成熟而犯的错?修复亲子之间的关系?等等。
    6. 永远存在不同的态度和解决方案
      要牢记,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态度和唯一适用的解决办法。并不存在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案,每个决定都有后果,通往同一目标的道路不止一条,没有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教养方案。
    7. 将确定的方案付诸实施
      一旦下定决心,那这就是最适合的解决办法。效果不会立刻显现,尤其当我们的教养风格发生较大变化时。孩子也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些变化。
    8. 评估效果
      解决方案实施一段时间后,要评估效果。孩子发生了哪些改变?这些行为到底是孩子在这个年龄的正常表现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行为是否消失?有没有新问题出现?

    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更坏?

    现在的孩子看起来比以前的更爱发脾气,也许是因为他们要面对更多的刺激、选择和失望……
    以前的孩子不做这个那个,可能是因为以前根本就没有这个那个。不是孩子变了,而是生存环境变了,我们常常会忘记,孩子们是在手无寸铁的面对这个处处皆有刺激的社会。
    与惩罚他们因面对这种环境而做出的反应相比,父母的角色更应该是帮助孩子来管理这种压力,锻炼大脑的『肌肉』,以便更有效地筛选信息。

    总结

    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们
    不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思想和感受并不容易。
    情绪快要失控的时候,就去厕所看镜子。在这里我们可以平息情绪,内心深藏的对孩子的爱会再次回来。
    你批评他不懂自控?那就以身作则,让他知道什么是自控。
    如果控制不了场面,至少要控制住自己。
    永远提醒自己:对孩子,只有一件事情最重要:『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一至五岁孩子?(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di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