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反思+实践=成长

反思+实践=成长

作者: 七乡师者 | 来源:发表于2023-04-03 21:34 被阅读0次

今晚进行了第二次线上研修活动,听了3位老师结合自身经历的思考与分享,我对自己的教育生活进行了回想与反思,在老师们的分享中,都提到了反思,我对“思”这一字谈谈自己的感悟。

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反思自我,我认为只有不断地思索,反思自我,加上自我反思后付出的实际行动,人才能获得成长。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教会学生学习语文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如今教学改革及双减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项目化教学?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这些成了我们语文老师要思考及探索的问题。我也曾迷茫,不知如何教,不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知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等等,在向同科目老师学习后,我不断地反思自身问题,不断探索尝试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同事的指导及自身的实践下,我好像有所收获。

我以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列举一个自己反思与实践后有所收获的例子。第二单元的单元目标中提到的一个要求是让学生学会做批注。选自本单元的课文有《黄河颂》《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土地的誓言》《木兰诗》,我以《黄河颂》这篇文章为起点,教学生学会做批注,向学生讲解做批注的对象可以是哪些?可以从哪些方面做批注?

以此引导到平时老师批改的作文中给他们做的标记及评语,引申到教学中带领他们进行赏析句子的答题方式,引申到自读课文中的旁批,本册书中名著导读部分的《骆驼祥子》中的读书方法指导圈点批注以及平时学生写的读书笔记等,告诉他们其实做批注在我们的学习中无处不在。

接着我以课文中的第一处批注为例,带领他们分析批注的角度,然后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课本上其他地方的批注分别从哪些角度进行的?除此之外,你还能从哪些角度进行本课的批注?学生讨论完成后,进行分享。虽然花费时间较长,但这篇课文上下来,学生说的很多点是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这让我很惊奇,我感受到学生的潜能,我认为学生的潜能是需要教师给机会展现的,是需要挖掘的。整体来说本节课效果较好,我很轻松,学生也进行了思考,对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运用与融合。

在学习《老山界》这一课,我以此方法进行,将经典段落第22自然段交给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句子,做好批注,学生将自己的语言组织好后,以我们平时教的句式及方法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笔记,随机点名进行分享,其余同学在聆听的过程中适当做笔记,有不同观点的适当做补充。我发现学生能从感官,修辞等多角度来赏析,个别学生的回答很完整,比我自己准备好的答案更完整。此后的课文中,但凡涉及到赏析句子的部分,我都交给学生来完成,我适当点拨补充。我认为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考与运用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带动学生学习,比我自己干讲有效得多。以此为契机,我将学生写的作文交给他们自己批改,自己写评语,做批注,给出分值,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每个同学批改了3篇作文,学生批改完后我再次批改,我发现我很轻松,最基本的错别字,不通的语句的问题学生已经找出来了,有些同学还针自己批改的那篇作文进行了补充,这点让我感到欣慰。

批改结束,我让学生分享了本次批改作文的感受,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能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写错字,多字漏字,句子不通顺,口水话较多等问题,也能从别人的作文中找出亮点,接着我们一起探讨了解决的方法。接下来,我准备第二次尝试让学生批改作文,在批改之前,先进行自我检查,完善自己的作文内容,检查好再给别人批改,不知道这一次批改中存在的问题会不会有所减少,等待尝试。但是对于后进生跟不上,小组讨论时他们不会说,只能听同学说,然后做笔记这样的状况,我曾经将后进生聚集一起,仔细地给他们讲解相关的知识点,但基本无效,我也在不断思考,如何让他们开口说话,还在实践中。

我相信,在自己的不断学习反思及实践下,一定有所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思+实践=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ej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