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作者: 雯子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2-27 19:58 被阅读0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养生、长寿这样的观念,也越老越被人们所重视。

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活到101岁,他在总结健身长寿的经验是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意思是说要想健康长寿,必须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年轻时常常长途跋涉,步入深山老林采药,直到晚年,他仍然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他在居住地附近开辟了一个药园,栽培各种药用植物,尽管他生活在人到七十古来西的年代,但最终仍享102岁的高寿,且建树颇丰。

劳动对健康长寿很有好处,据调查,世界上没有一个长寿的人是懒汉,也没有一个高龄老寿星是厌恶劳动的高龄老人,大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他们都有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科学研究证明,适当的体力劳动是健康长寿的一个必要条件。

经常参加体力劳动,为什么会使人健康长寿呢?人们都有体会,参加劳动以后饭量增加,消化良好,觉睡的香甜,这些都说明体力劳动能使人体各种功能得到增强,尤其能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劳动可以加强心脏,肝脏,肾脏,肠胃等内脏的功能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是神经系统的各种反射更加敏锐,可见经常参加一些轻微的体力劳动,能增强体力,使新陈代谢旺盛,健康长寿,很有帮助。

医学专家认为老年人参加劳动,最好选择他们喜爱的项目,比如养花种菜等,那么他参加这种劳动的时候,就会感到精神愉快,也不容易,疲劳对身心健康更为有利。

劳动为什么有助于健康长寿呢?首先,劳动能运动形体、流畅气血、锻炼筋骨,起到调节神经、调节精神的作用,经常劳动可以促进进饮食的消化,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营养和新陈代谢,增强神经肌肉的弹性和张力;其次,体力劳动是防止早衰的重要手段之一,步入中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组织器官会出现老化,经常劳动的人可增加肌肉的新陈代谢,减慢生理性萎缩,从而有效地防止或延迟关节僵直等衰老现象的发生,为健康长寿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章

  •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也必须要掌握好尺度,并非运动时间越长越好,运动强度越大越好。那么运动的这个尺度应如何把握呢? ...

  • 养性之道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小劳,即适度运动,养生保健绝不能过劳,以至于给身体造成负担。 “...

  • 中医五劳所伤的调养

    过劳与过逸都会成为疾病的发生因素,唐代医药学家、养生家孙思邈《千金要方》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

  • 【丁俊贵谈“养生之道”】

    【丁俊贵谈“养生之道”】 按语: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

  • 天行健 人养生

    养生之道,少欲无争。

  • 【汉唐经方】:精读黄帝内经(一)

    一、养生之道: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无惧,形劳而无倦 二、病邪之分: 正邪、虚邪、实邪、微邪、贼邪,最凶为贼邪,五行...

  •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道林养性第二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道林养性第二 题文诗: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莫大疲及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人知止足...

  • 体欲小劳,切莫大疲

    人类的本质属性是高级动物,高级也罢,低极也罢,其本质就一个字“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素问·举...

  • 艾.中医健康小知识普及

    送你养生之道:头发宜常梳,脸面宜常搓;眼睛宜远看,耳朵宜轻弹;唾液宜常咽,浊气宜常呵;肢体宜常摇,足膝宜常动;脊背...

  • 欲常清静,欲不清静。 欲不清静,欲常清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er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