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妈Phoebe
原创摄影作品来自:温州 蒋义昕手机拍摄
终于结束了三天讲师认证班,我迫不及待的想见见孩子,告诉他我有多么的想念他。开门进去,满心欢喜地说:“我回来啦……” 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会讲冷笑话,显然我选错了心情,家里一片寂静,贝贝哭丧着脸委屈地坐在沙发上,眼圈红红的,也没有像平时那样做作业。
我着急地问:“发生什么了?”
贝贝话未说,眼泪先下来,给我看了他肿得厉害的小指姆。原来课间的时候玩耍,被一个同学碰撞,小指姆错位。下课时,几个同学为了帮他,趁他不注意,硬掰了小指姆,以致于肿得更厉害。
回家跟奶奶讲后,却被奶奶数落了一顿:“你都那么大了,平时看了那么多书,怎么还让人硬掰。”他俩现在正在互相闹别扭,贝贝很委屈,奶奶很生气。

“ 孩子犯错时,大多数父母都做错了!
其实孩子犯错时,别急着教。”
大家有没有意识到:父母总觉得孩子犯错时是教育的最佳时刻,生怕错过这个黄金时刻。但事实上常常没有好结果。 阿德勒个体心学: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犯错时,往往是自尊最低的时刻,更是最为自卑的时候。而小孩一出生与成人比较时,就有自卑感。当发现自己做错时,就是加剧自卑感。
如果此刻,成人用指责、惩罚、批评、羞辱等方式对待孩子,只会加倍自卑感的情绪,让孩子愈加感受自己的弱小。为了保护自己,要不就不承认自己犯错,要不就对抗、狡辩,要不就发脾气转移注意力……总之完全变成一个“互相伤害的现场”。
“ 因此,教育孩子不必争分夺秒!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首先:父母要更新观念——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说实话,我们从小就怕犯错误,因为只要犯错,就一定不会有好果子吃。一旦犯错误,就低头,因为这样挨批评会轻一点。事实上,很多时候,为了避免批评和惩罚,我们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如何逃避惩罚,恰恰忘记,此刻最需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学习下一次我们该如何应对类似的问题,从而学习到必要的社会和生活技能。如同泰戈尔说: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门,那么真理也将你关在门外。育儿也是,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不应该是生气:“你怎么就做错,你本该懂。”或者“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你怎么又错了!”(我是一个讲师,我常常开玩笑说,我的梦想就是教一遍大家全部都学会,可惜我的梦想很难实现,是不是?)
父母应该高兴才对:“简直太棒了,又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教孩子技能。”这样想的时候,会不会让你淡定很多。
因为这个世界最大的真相:每一个人都不完美,不完美才是最好的完美!
其次:父母要接得住孩子的情绪,请参考我的文章 →《一句话“接住”孩子的情绪》。
今天,我回家路上遇到一个3岁小男孩,因为自己撞了头,很疼,哭得非常伤心、投入、响彻院子。婆婆虽然不停地揉他头上的包,但无法让孩子停下哭,因为孩子觉得自己不被了解、不被懂,所以只能大声的哭……贝爸喊我不要管,因为以前被人骂过“神经病!”我实在不忍心,就停下来安慰说:“看得出来你真的很疼,你哭的那么大声是不是想让婆婆知道你很痛?我猜那么大的包一定很疼,男孩子可以哭,哭会不会帮你好受些?”
我说了你也许不信,哭声嘎然而止。这里没有什么神秘锦囊,单纯的共情,让孩子好受很多。所以上我的课多么必要,孩子幸福一辈子。
最后:关注问题的解决。
我说:“那么现在你觉得我们怎么做比较好呢?” 提问永远是最好的育儿之本!妈妈问对的问题,孩子就能解决问题。贝贝说:“去医院拍片子,然后带上作业。”我鼓励他自己找出解决方案。于是我开车直奔医院。
在路上,我看到他情绪平和问: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贝贝说,这是一个次意外,午饭后在操场完,迎面跑来一个同学,因为都在跑,所以就撞到指姆。这个同学他不认识,而且人家也不是故意的。贝贝喊上同学就去医务室,结果医务室没有人。于是,他们去找体育老师,结果体育老师不在办公室。最后因为要上课,就没有去找老师。等到下课,同学们又热心,说弯了,把掰直就好!趁他不注意时,就干了这事。结果就肿成现在样子。
我说:“我有留意到你怎么处理意外伤害,去需求帮助,对不对?并且还要忍着疼痛。你觉得哪些地方你自己处理的比较好?”
贝贝说:“去医务室、去找人、还坚持上课……”
我说:“对,这些知识你是怎么想到的?其实妈妈也没有教过你要怎么处理?”孩子还是很开心,平时喜欢看野外生存的书,求生类节目,基本的知识其实比我多。
我说:“哪些地方是你可以从这次意外中学习到的呢?”
贝贝说:“我应该保护好受伤指姆,不让二次伤害发生。其实,我应该给你打电话的……”
为爱赋能的父母孩子犯错时,只做三件事:
1、父母要更新观念——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2、父母要接住情绪
3、关注问题解决
谨记:教育孩子不必争分夺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