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更文《如何充分消化一本书》中简单介绍了一番葱鲔(wei,音“委”)火锅笔记法。今天我将细细说说这种笔记法的用处。
原义
在此来先说明下葱鲔火锅的“吃法”:
1)区分开摘抄和评论的内容,比如摘抄前用圆圈标注,评论有五角星标注。
2)摘抄注意不要省略,保持原汁原味;评论写一些对摘抄内容的感想、思考或补充说明。
3)重点放在对“摘抄对自己很重要的文章”和“写主观评论”上即可。不需要摘抄客观上重要的内容。
用法
然后再来介绍我的用法。
之前也简单提到过,我是一个重度的电子设备和软件工具的使用者。
对于葱鲔火锅也不例外,所以第一步便是媒介的转变,即从传统的纸笔向电子设备的转变。
电子设备能够更好地存储、检索资料,对于像“葱鲔火锅”这种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再加工后的内容,是非常有保存起来、不断回看重温的。
我写葱鲔火锅就通常是用云笔记来写。
定位
然后是我对“葱鲔火锅”的定位。
它本是一种阅读法,我的定位略微有些不同。我将其定位为“基于已有材料进行的思维梳理”。
因此我“葱鲔火锅”的使用场景非常多,除了读书笔记以外,还有各种来源的文章拆解、自己的各种纪要的额外解释,也就是所有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我都会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可以记录下当时的思考和总结。任何时间再重新看都不需要重新进入状态,只需要看一下自己当时记录的内容便可以记起当时的关注点。
甚至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还可以在已经进行过一次拆解阅读的文章里加上最新的拆解阅读,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套路
最后介绍一下葱鲔火锅我常用的套路。
1.开篇先写小结。小结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者资料、内容梗概、重点备忘、后续待办等;
2.内文重点内容高亮;对于原文中有价值的内容,会以高亮、下划线等方式标记出来;
3.补充说明按条罗列。通常是一条一个中括号,不同的内容分类放在不同的中括号里。
以上便是我葱鲔火锅的用法, 希望对你有帮助:)
THE END
近期文章
▼
Mien,互联网医疗高级产品经理,PMP项目管理认证
专注高效学习,深度思考,自我成长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