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得有激情,得有些事是你乐意干的。
听到这句话,我一下子被击中了,特别欣赏特别赞同这句话,也特别希望能像这句话所说的那样活着。
《跨越式成长》这本书告诉我们,核心理念就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脱胎换骨,每一个人都可以长成一个你过去想象不到的人。
其实心灵鸡汤类的书,成功学类的书,每日金句等等这样的内容,我们的身边俯拾皆是。可能乍一看热血沸腾,转过脸儿,烟消云散,我也是经常三分钟热情,还没来得及开始,就自己偃旗息鼓了。
而听到这本书中的一个案例时,却让我特别震惊——
扎克一个人在街上晃,他爸妈也不管他了,他彻底9岁就开始辍学,进入没人管的程度,在街上晃,一边打工一边晃的那种,有一次他突然爱上了音乐,因为他偶然听到一个教授的演讲,当时就觉得这音乐太美妙了,他特别想学这个音乐,于是就去找那教授。没想到那个教授挺有意思,告诉扎克说那挺好,先回去,先把哪个哪个乐章,什么什么音乐给我听熟了。然后扎克就如饥似渴地扎入到了音乐当中,在学的过程中他会觉得这样的学习才带劲,这比在学校里学习带劲多了!然后在教授的业余辅导之下,15岁的时候,考上了纽约大学,等到他毕业的时候,拿到的是音乐、政治、哲学、经济学的综合学位,然后他就收到了危地马拉大学的邀请,希望扎克来帮该大学组建新学院,创造了一个9岁就辍学,25岁去危地马拉当了学院的院长的传奇经历。
也许你会说这个案例不具有典型性,别着急,重点是看这个案例背后所隐藏的东西是什么。支撑着扎克完成传奇、完成逆袭的是激情和热情。这本书的作者在采访扎克时,扎克说到了非传统学习方式。现在非传统学习方式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可能。扎克逆袭的过程就是有激情和热情支撑着的非传统的学习方式。
这个观点让我有脑洞大开的顿悟。
下一个让我耳目一新的是作出关于“T型人才”和”π型人才“的论断。
T型人才就是你有很好的基础知识,你有广泛的涉猎,但是你有且只有一项优势,这类人叫T型人才。π型人才跟T一样,但是多一条腿,有两个技能,有两个足够深入的技能。这两个技能分别叫作第一技能和第二技能。一般情况下,第一技能与工作相关,第二技能与激情相关,这叫作”π型人才“,而且每个人的这个“π”的两个腿是要更替的。
俗话说:一技在手,走遍天下无敌手。今天竟然被这新的理念所颠覆。也许指不定哪一天你所依傍的这在手的一技之长,突然间就不再成为“技”了,到那个时候若没有了依傍,怕是哭天无泪也于事无补了吧!
网店对实体店的冲击,外卖对餐饮业的裹挟。我们身边已经发生了未来还将更多发生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不得不让你我居安思危。
由此来看,人这一辈子要想图稳定的话,那就是不进则退。看来,还必须得有一种进攻的态势,必须得让自己不断地丰富,得对止步不前这事保持高度警惕。如今已人到中年也有了一份所谓的稳定的工作,有了一个习惯性的生活方式,基本上也解决了温饱的问题,但真的不敢高枕无忧,万一哪一天被取代了,被解雇了,也都有可能。还是得趁有余力有精力的现在,腾出手来,去思考自己的乐趣,用激情去点燃乐趣,用好工作之外的8小时,开拓出工作和另外一片天地。
如今已经有了一个T型,余生还算长,该努力在本职工作基础上衍生出另外一条腿,构成一个π型。
生命的长度我们也许无法控制,那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我们却有选择权去拓宽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