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敕勒歌,我一直只觉得是一首朴素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民歌,据《北史》记载:东魏武定四年(546年),东魏权臣高欢带兵进攻西魏军事重镇玉壁,损兵折将,在回军途中又谣传高欢重伤垂死,军心浮动的情况下,高欢带病亲身大宴群臣,命部将斛律金唱了这首《敕勒歌》,用故乡的歌谣稳定了军心。至于原作者是谁?争议难定。
前日看《中华经典资源库》,李山老师讲解这首歌谣,说到了几点,也激发了我一些想法。李山老师说民歌有三三七的句式特点,所以第三四句应该合并成天似穹庐盖四野,而明代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确实有这个版本。李山先生还提到,他的老师启功先生曾认为,最后一句平仄不合,可能是风吹草地见牛羊。
我最近一直在学《笠翁对韵》平仄也算有点基础了,要知道《敕勒歌》本来是鲜卑语唱的,翻译成汉语平仄肯定有不合之处。如果硬要追求平仄,第一二句没问题,后面每句都有问题,为了修正这些平仄问题,我尝试了一下。
敕勒川,阴山下。(仄仄平,平平仄)
天似穹庐笼四野。(仄仄平平平仄仄)七言一三五不论,第一个字可平可仄。第一节押上声二十一马韵,韵脚下、野(读ya)。
天渺渺,野茫茫。(平仄仄,仄平平)
风吹草偃见牛羊。(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段押下平七阳韵(茫和羊,包括原来的苍都在同一韵部),我自觉改用偃字比启功先生的地字妙,一来保持了原来动词的画面感,二来还用了典。《论语·颜渊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样还可以有赞美东魏统治者有君子之德,才能让草原人民安居乐业牛羊满山野,顺便拍马屁。当然,一首朴素的民歌有必要用典吗?这是一个问题。况且《毛诗序》讲诗经必有美刺,颇受今人诟病,我们不必要步其后尘,只是自己游戏之作罢了。
游戏之作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yě,旧读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苍苍:青色。苍,青。
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xiàn):同“现”,显露。
赏析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莽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