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云记于2017年11月29日杂阿含经303经上半讲
原经解读:本经和302经一样,主要讲述的是世尊受敢于玷牟留外道的的求法倾向,用缘起法为玷牟留外道讲解苦产生的根源。非自作、他作、自他共作、无因作。
1.佛的慈悲体现在哪里?
什么样的慈悲才是精准的慈悲?是助长贪嗔痴的慈悲吗?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好是慈悲吗?真正的慈悲不是看现在,而是从长远看是否对其有帮助。《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篇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才真正是父母的慈悲。
2.缘起是生活现象的结果,本质是“空”。所谓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长存不变的主体,都是无常的,是生灭变化的。所谓大道至简,百姓日用而不知。树立正见,才能对各种现象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执著着一个长存的“我”。顺情者名乐,违情苦则生。顺我者乐,逆我者苦。
3.灵魂不灭论的错误。
灵魂即精神,在五蕴中的表现是“识”。识即分别、判断。灵魂在精神世界是有高低的。高低的灵魂灵魂是变化的,无常的。唯一不变的才是普遍的。所以灵魂不灭论违背了无常法,是谬论。
4.究竟的慈悲是在绝对自私的世界里依然慈悲。
无论在物质世界绝对自私,精神世界绝对自私的情况下,慈悲都能超脱。我们常说大我,小我。那么如果小我是自私的,大我是无私的吗?学习佛法要清楚凡是有我的都是自私的。只是执取的点不一样,若大若小,若多若少的我。三界或许有高低的,但是都是有我的。真正的慈悲应该是像佛陀一样在无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
5.玷牟留外道求法的状态、态度分析圣人与凡夫的区别。玷牟留外道是有“我”的修行人,状态也是在游行中,比较的闲散。通过他的多次问法,以及不恭敬无仰视、礼敬的态度,我们可知道他是一个有慢心,但是求法倾向强烈,对法有向往。如果面对他的不是世尊,而是我们凡夫。我们可能会因为这份慢心不给于答复,或者答复时,也是为了彰显自我而给予回答。世尊正是明白了玷牟留外道久游不闻善知识,明白了他求法的艰辛,抛开自己的饥饿,为之耐心解惑。所谓的凡夫于圣人的区别,就是在于圣人没有沾染自我的身见,生无所住心,只讲法的本质,而不在乎对方喝骂或是赞叹的态度。而凡人在施舍慈悲的时候带有的彰显自我的意识。
6.发慈悲心的时候还要明白:不求不助,有求才助,对方的吸收度、珍惜度才能更高,触动也才更深刻。得不得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这一点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7.外道知见流入佛法,后世行人当依于经典进行重新审观各自的知见,从而厘清内心中的种种邪知,并舍离诸多邪见。以世尊的空相应的缘起法来指导五蕴身心的修行利世。佛教重视觉力,而非能力,往往有觉力的人都携带者能力。所谓的觉力是了知宇宙世间真相的能力。四双八辈圣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对无常无我法体悟深度的差别,在于量而非质的差别。对于佛教中某些邪知将某些高僧大德仙逝后产生的祥瑞气象宣扬作为吸引人去修行的现象来看,这会把能力当做修行的追求。但是每一个教派都有各自的瑞象,那瑞象和瑞象之间怎么去评判能力的高低呢?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派的根本点在于,佛教讲的是无常无我法,如果其他教派也讲无常无我法,那就无教派的差别。真正的法是依意不依语,依内涵不依形式的。
8.玷牟留外道听闻佛法而后即逝去,成为四果阿罗汉。为什么他能即刻修成这么高的果报呢?刚刚听闻佛法,在那个时候身心对法的体悟才是最深刻的,当最大的苦——“死”需要去面对的时候,才是最能考验人的的时候。朝闻道,夕死可矣。
9.信仰法还是信仰人。修行的时候我们是信仰法,还是信仰人,还是信仰面子,还是信仰能力?信仰人,当所依之人发生变化的时候,依然笃定所修行的法,不为表象所惑,才能真正跟随法的步伐,走上解脱之道。不定主要有是因为处在无明状况,对事相难以穿透,或者是以自己的利益为抉择。所以修行需要依法不依人,无论外界怎么变,我心向法得安然。
10.世尊的慈悲。世尊的慈悲体现在世尊看求法者是看对方是否有向往,有倾向,有共识,才传法,而不在意对方的态度是尊重还是轻慢。没有求佛倾向只会在自己的概念里吸收佛法,在自己的观念里抉择,加强我见。慈悲生祸患,方便出下流。
11.常见,会让人觉得有盼头,有生机;断见,则会陷入现在的享乐中。无论是常见还是断见都会使受众目光短浅以自我为中心,当有所获时,更难以放下享乐带来轮回的力量。
12.为什么要读原经?
经过2000年的发展,佛法中已经有外道知见流入,就像黄河从清澈的源头流到下游携带了很多泥沙一样。佛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有流变的。而明白佛教内部的纷争,是让修行人对内外环境要有清晰的认识,明白修行的危险。不为个体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彰显而迷失。道依人弘,法依人传,当然修行的第一步是要认真修学,去体证,再广为弘扬,这才是佛陀的弟子。
13.广闻博阅,多闻是对无常法的熏习。在四不坏净未掌握前的游学过患主要有五种:不诵法教;忘失所诵之教;不得定意;已得三昧复忘;闻法不能持。闻、思、如理思维后得定慧。未对法有深入的学习而去游学以显博闻,犹如浮萍无根竹无心。
14.经典让我们认识什么是无常无我,而不是生活在现象中。何其幸运,与玷牟留外道相比较,佛法于我们触手可及。是真正的干货,而不在现象中谈现象。
不正思维不正问 第二十三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