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仓,我的家乡
三仓河畔之记忆中的锅巴

三仓河畔之记忆中的锅巴

作者: 三末 | 来源:发表于2017-06-11 08:26 被阅读0次

我说的锅巴不是那种加了各种香精色素的面食或者黄米做的“搞子”(东西)。许多年前,我在家乡一直以来吃的锅巴,是大锅饭里,贴近铁锅的那一层。不老不嫩,软脆得当,泡点青菜汤一口气吃掉,美味无比。家里条件不好的时候,难得见荤,炒炒青菜和着大米,煮青菜饭,盛到碗里挖一勺子猪油,可香了,猪油拌饭,那个带着青菜味道的锅巴,回味无穷可以连吃几碗。煮得太久焦掉的锅巴,就铲出来,兑点水喂猪喂鸡。

也许是以前的肉真香,也许是大铁锅神奇的魅力,小时候吃上一顿肉能香上几天,煮了肉的锅烧出来的米饭更香。说到米,我记得小的时候一开始吃的是“良优米”(学名籼米),一种没有粘性的白米,我们称之为小米,不是北方的那种黄小米,后来才流行吃糯糯的大米。不论是大米还是小米,放点玉米渣,煮出来的一锅饭,老远就能闻到香味了。这样的带着玉米的锅巴,脆脆地,吃起来“咯嘣咯嘣”地,又好玩又好吃。


过去的灶一般是一大一小两口锅,还有个“烫捂子”,是放水的。“烫捂子”根据灶的设计,有的放在两口锅的中间,有的放大锅或者小锅旁边,一般不单独烧水,烧大锅或者小锅,“烫捂子”里的水也会开。大锅做饭,小锅炒菜,“烫捂子”烧水,多么聪明又省时省力的发明。有时候“烫捂子”里放蚕豆或者花生米,煮熟了作为配菜下酒。灶膛里不光烧火,冬天的时候兼烤山芋,夏天的时候兼烤玉米。灶膛里烤出来的山芋和玉米,好吃的没得命哦,拿钱买也买不到的美食。


大年三十晚上我家里煮饭很小心,放适量的水,先是大火烧开,接着用文火烧,直到煮熟了揭开,白米饭盛出来,用铲子将锅巴一整个铲出来,我妈妈将整锅巴晒一晒,晒干了放在家里留到立夏的时候吃,她说立夏吃了不“疰夏”。(疰,音同“住”)。

炊烟袅袅,杨柳依依,现在的农村也见不到这样的景象了。我们小的时候,在外面玩看到家里冒烟就能知道家里开始做饭了;烟囱里不再冒烟了,家里的饭做好了,就很自觉的和小伙伴说拜拜回家吃饭了。那家家户户白白的冉冉升起的一团团烟,以前不觉得有多特别,现在想来,想拍也拍不到的美景了。

相关文章

  • 三仓河畔之记忆中的锅巴

    我说的锅巴不是那种加了各种香精色素的面食或者黄米做的“搞子”(东西)。许多年前,我在家乡一直以来吃的锅巴,是大锅饭...

  • 三仓中学的前世今生之一

    美丽的三仓河畔的三仓中学是我的母校,母校伴随着我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在我人生的前19年里,每天听着仓中的晨起音...

  • 记忆中的三仓河

    记忆中的三仓河 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许多关于故乡或家乡的点点滴滴,无论你身处何方,乡音就是你的通行证。我的家乡位于...

  • 三仓河畔之远去的许河镇

    提到许河,想起一个大学同学的很有意思的话。那时候我们新来乍到相互介绍家乡,她是邻县的,她说:“我知道你们那有个许河...

  • 三仓河畔的甜叶菊

    炎炎夏日,三仓河畔的农民们冒着三十八度的高温,正在用铡草机加工甜叶菊。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甜味。 三仓镇种植甜叶菊已...

  • 童年的记忆——锅巴

    今天下午,途经小区休闲亭的时候,进去在铁椅上坐下歇了会儿。看到对面一对母女,正在嘎嘣嘎嘣地吃着一种叫锅巴的零食。这...

  • 记忆中的苏式仓

    式仓 1999年我被市抽调到建湖县查粮,二人一组来到临县建湖上岗粮库查粮,程序先听负责人汇报工作情况,介绍他们库容...

  • #儿时的美食记忆——锅巴

    说起小时候烧饭,我是不会的,不知道放多少水,时间、火候怎么掌控,直到今天也不会。 幸好现在的电饭锅都有刻度,几...

  • 三途河边的守望

    彼岸花,唤起前世的记忆。 落于忘川彼岸,生在三途河畔。

  • 灶台的美食

    想必很多人小的时候都吃过一种美食,锅巴。我说的锅巴不是现在饭店里的三鲜锅巴,也不是零食铺里卖的即食锅巴,而是农村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仓河畔之记忆中的锅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qh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