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国学与传统文化成长励志
大周建国番外篇—放弃百公里内的崇国,先攻打千里之外的耆国,文王为

大周建国番外篇—放弃百公里内的崇国,先攻打千里之外的耆国,文王为

作者: 春秋无忌 | 来源:发表于2019-06-15 00:13 被阅读2次

上回分析了崇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详情前点击右边链接:大周建国番外篇—放弃百公里内的崇国,先攻打千里之外的耆国,文王为何舍近求远?(二)

优越的地理条件成为崇国的天然屏障,那么崇候虎是否为商纣王口中的奸佞小人呢?

其实,崇侯虎并非庸人

早在多年前,崇侯虎亲眼目睹了西周的迅速崛起,就不愿千里,赶赴朝歌提醒纣王当小心防范。其实,对于殷商而言,崇侯虎非但无错,还可称得上忠心耿耿,不然文王有生之年,早就可以灭掉殷商。崇侯虎的谏言延缓了西周的东进,只可惜纣王并没有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就如晏婴,看见陈氏一族暗地里普施恩惠于百姓,粮食大斗借出而小斗收回,民心向之。晏婴又何尝不是反复提醒齐景公提防陈氏呢?晏婴被世人褒为忠臣,而崇侯虎却被贬为佞臣,确实有失偏颇。

那么,崇侯虎既然对殷商是忠心一片,既然能及时提醒纣王,对近在咫尺且不断壮大的西周又岂能熟视无睹。假如当初纣王一声令下,他能不愿意灭掉这个心腹之患吗?可是,纣王偏偏喜爱西周的大礼,反而把他当作搬弄是非的佞臣推了出去,一片忠心,却弄了个里外不是人。所以,当周文王回归之际,崇侯虎并不会坐以待毙,必定长期养精蓄锐,随时随地准备和西周生死决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崇国的确是阻止西周东进的最大的绊脚石。

崇侯虎

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养精蓄锐的军队,加上东面仍效忠于殷商的诸侯可以随时前来增援,如果西周先攻击崇国,文王并没有必胜的把握,轻则损兵折将,重则久攻不下而士气低落,又如何能继续东略呢?

孙子曰: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注释:军队的锐气可以使之衰懈,将帅的意志和决心也可以使之动摇。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待其士气懈怠和衰竭之时再行攻击。

所以,文王选择迂回战略,先吃掉远处比较弱的诸侯,一则可试探纣王的反应,二则切断了崇国的后援,孤立崇侯虎,不仅在士气上击垮他,更是令其掉入了文王与其他诸侯形成的包围圈。崇侯虎内部士气低落,外面失去强援,注定必败无疑。而西周进攻朝歌之前,必须把崇国连根拔掉,否则西周将腹背受敌。这就是为什么周文王舍近求远攻打远方诸侯,而最后又回来端掉崇国的原因。

您认为呢?

特意加入三篇番外篇,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王功伐的战略意图。文王去世,武王即位,大周又将走向何方?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我是“春秋无忌”,喜欢我的文章请留下您的赞;如果想读我更多的文章,不妨关注我。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周建国番外篇—放弃百公里内的崇国,先攻打千里之外的耆国,文王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qv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