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果然是头昏了,日更的日期写错了,出现了两个D8,请原谅。今天是D10。
(一)感恩
老物件有种别样的美。小时候用过的搪瓷碗、暖水壶、簸箕……一切使用过的痕迹都让时间这双手雕刻成了美丽的样子。
但是我身边却没有一件老物件。
陪我最久的可能就是那两条冬天的睡裤了,六年前15块钱买的,冬天穿着一点也不冷,洗衣机脱水后一晚上就能干,就一直穿着。
最近发现皮筋有点松了,也没打算扔掉,而是想换条皮筋继续穿。
这放在爸妈生活的那个年代,物尽其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我,这两条睡裤几乎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居然能守在我这个边扔边买的人身边。
我想了下,为什么我从来没想过把它扔掉。
一是我需要它,扔了还得再买。
二是它满足我的需求,保暖速干。
三,也是最重要的,它对我来说,只是一条睡裤而已,我不寄托生活于一条睡裤上,一条睡裤是否很好看,并不影响我的生活。
扔了很多东西后,才知道自己以前寄情于物品,渴望它们能改变生活。
也不知道当初自己为什么要给它们加上那么多的戏码。
moleskine家的纸可以让自己写字变漂亮,××牌子的包可以让自己穿搭更加好看,高桥的手帐可以让我更好地管理时间,买很多餐具可以让我变幸福。
那段时间对物品的沉迷,是自己逃避现实的方式。
买一只钢笔比花几千个小时练字简单,买一个本子比去看书学习时间管理容易,买几个碗比认真专研做饭轻松。
我还记得自己买过一本A5活页的手帐本,打算用来做读书笔记,内芯买了一堆,胶带买了一堆,但是那一年,我一页读书笔记也没写。
后来我把这本活页本扔了,我期待物品能改变生活,买来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浪费了制作本子的资源,浪费了付出的金钱,忘记了它们的本质是为了改善生活而已。
(二)知足
最近在清理的时候,除了确认哪些是自己需要的物品以外,还会问自己一句话:
如果这是我拥有的最后一支笔,那么我会不会珍惜使用一辈子?
当我用这个心态去对待身边的物品的时候,它们就像发着光一样地珍贵。
珍惜使用物品后,改变反而开始了。
我清理了衣服上的毛球,衣服就跟新买的一样,穿着有点神气耶;
我换掉了床单上坏的拉链,终于不用半夜发现自己的脚套进了棉被里;
我仔仔细细擦干净了桌子,把书本一本本排好,坐在整齐干净的书桌上写字,太享受了;
……
够了,只要好好珍惜着用,我能用一辈子。
如何对待身边的物品,原来会映射到如何对待自己。
(三)节制
这就是今年在做的事情,走了个极端,断绝一切购买。
尽管这段时间欲望清单一直都有增无减,朋友也很大方全力支持我,说只要我需要的都可以给我送,但是我一件都没买。
反倒不觉得失去了什么乐趣,还因此觉得很满足。因为感觉自己的钱都乖乖回到了储蓄卡里。
不是物品改变了生活,而是我们通过珍惜物品,学会感恩、知足、节制,对物品的态度改变了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