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海一位17岁少年因为与同学的矛盾和母亲发生口角而跳江,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让人震惊、扼腕!
人们惋惜少年,指责母亲教育方式,却很少反思,类似的事情其实常常发生在我们身上。
虽然,结果没有那么极端,但足以给我们警醒!
01
一个做企业的朋友,夫妻从商,家境富裕,拥有两娃。
小宝即将上幼儿园,大宝上小学四年级。大宝不仅有音乐天赋,考入亚洲某知名乐团,而且学习也在年级名列前茅。
生意进入稳定期后,妈妈退居二线,将主要精力投入培养孩子。孩子课余参加各种比赛。妈妈希望通过各种荣誉,帮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孩子也没有让妈妈失望,多次获得金奖。
最近朋友聊天,妈妈说出了未曾提过的担忧:“我对自己的各方面比较满意,唯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未来是不是顺利和幸福。”
她的担忧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最近老大出现了很多“问题行为”,比如脾气暴躁,尤其无法接受失败。
一个很小的失败——比如一个难题短时间没有做好,孩子就会很焦虑。有一次一个奥数题真的没做出来,她竟把自己锁在房间,难过得不吃饭。
大家由此谈起了今年2月,深圳一个13岁的男孩因为没有完成寒假作业被班主任批评,勒令回家补作业而跳楼身亡的事。
image作为父母,大家对这些事件深表痛心,也受到不少警醒。
实际上,不管是被老师批评的“差等生”,还是经常获胜的“优等生”,没有人在“比较”或“竞争”中受益。
差的一方会觉得越来越没有希望,最终会很难超过强者“获胜”而放弃;而强的一方,会在每一次领先被赞赏中,会形成“我需要一直保持领先进,否则就是一个失败者”的观念。当做不到完美时,这个信念会让孩子无法面对失败。
当孩子出现错误和失败,父母不过多关注错误,而是将孩子的关注引向积极正面、解决问题的方向。此时,一句“现在出了错,我们可以做什么呢?”的问话,孩子就会有勇气和信心,也能学会“跌倒后重新站起来”。
养育,不仅需要钱,更需要父母懂得孩子,才能给他有效赋能。
02
楠楠妈妈是另一种牛妈。
她和老公都是国内数一数二名校毕业的研究生,不仅工作厉害,而且还能以超乎寻常的高效投入到孩子的学习辅导上。
楠楠在一所名小上学。妈妈给孩子报了多个课外班,但是遗憾的是,孩子离妈妈的期望还比较远。
为了让孩子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妈妈制定了严格的计划,自己还亲自上阵:能旁听的课外班,妈妈都去听,不能听的就自学。妈妈希望通过这种“双重保险”计划能让孩子表现优秀。
结果,妈妈精通了孩子要学的奥数、围棋、乐理、钢琴等内容,而孩子却不上道儿。常常是两人一起进教室,回家后妈妈再给孩子讲一遍。
让楠楠妈越来越没辙的是,自己花了这么多精力,楠楠不仅不“出色”,反而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
我见过不少学历高的父母,因为自己是“学霸”,心里默认孩子也应该是“学霸”。这个执念,往往成了孩子成长的大障碍。
因为有了这个观念,他们在教育上“追求完美”,力图把孩子训练成“不犯错”的“人上人”,不断的纠正孩子的“错误”以确保孩子有“美好成功的人生”。
不断的“纠错”,不仅强化了错误行为,孩子反而经常出错;而且会让他们变得害怕出错。慢慢的,妈妈只认同“正确”不允许犯错的行为,还会让孩子形成“除非我很完美,否则我没有价值”的信念。
这个信念很可怕,因为人生没有完美,朝着完美努力,就很少会有进步,反而容易因为绝望而放弃。
当孩子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动力或者退缩不前时,也许他在用行为告诉你:“放弃我吧,妈妈!没用的,就由我去吧。”
妈妈“追求完美”的观念和行为,就这样造就了一个自己最不希望的“退缩和绝望”的孩子。
儿童心理学奠基人德雷克斯说,“父母的爱最好通过不断鼓励孩子学习独立来表现。”这句话,对父母来说可谓意味深长。
对孩子来说,缺的不是父母的学历,而是父母认知的成长,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03
一个脾气温和的爸爸分享了一次辅导孩子的经历:
孩子把考试卷拿过来,怯怯地说:爸爸,今天发试卷了,我没考好。”
我一看成绩又是“良”,很是不悦。
“怎么又考这么点分?最高分多少?”
“有个100分的。”
“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人家怎么能考满分,你就连个优都得不到?”听说有满分的,我一下子火大。
“这么简单的题目还会做错,你是怎么想的,啊?还有这个,也是送分题呀,你跟我说说到底你是怎么想的?”孩子低着头,我问了几遍仍不吱声。
“你给我快点儿解释,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想的?……”
“你没长耳朵还是没长嘴巴,不会说话呀?你在干什么,学这么多有什么用?”我吼起来,真是恨铁不成钢!
虽然憋着不能动手,但却无法控制嘴的冲动,伤人的话怎么解气怎么说,完全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
突然孩子在沉默中爆发出一句吼声:“我不要你当我的爸爸,讨厌你!我再也不学了!”然后转身跑进房间,砰的关门“哇”的大哭起来。
我意识到冲动是魔鬼,感到一阵烦躁、后悔和无奈,但不知所措。
实际上,孩子已经为发生的结果后悔了,如果大人再斥责或批评孩子,就容易对孩子造成情感伤害,雪上加霜。
习惯性的“冲动”总是在遇到压力时跳出来。那个时候,爸爸根本注意不到孩子已经难受,更不能理解到孩子的羞愧和害怕。
学习控制冲动和鼓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德雷克斯在著作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姐妹俩期末考试了。十岁的伊迪丝四门都得A,而八岁的苏珊拿回的成绩单只有三个D和一个C。
姐姐兴冲冲的拿着成绩单给妈妈签字:“妈妈看,我全是A。”
“真好,我很高兴你对学习这么感兴趣。”妈妈赞赏的回答关注的是学习本身而不是成绩。
而妹妹则悄悄的溜进了房间,妈妈一看就知道考得不理想。
等到和苏珊独处的时候,妈妈问到:“宝贝,你需要我给你签字吗?”苏珊勉强拿出成绩:“我很高兴你对阅读这门课有兴趣,阅读很有趣,是吗?”
妈妈抱了抱苏珊,并建议她“要不要和我一起摆餐桌?”
一起摆餐时,苏珊有点忐忑,忍不住问:“伊迪丝全都是A,而我大部分都是D。”
妈妈说:“你能不能和伊迪丝成绩一样,这不重要。即使你们成绩不同,你也有可能对学习感兴趣。而且,你会发现你比自己想象的好很多。”
妈妈的做法能让苏珊重新看待心里隐藏的观念:只有超过对方才算赢。这个观念只会让她把关注点放在超越姐姐上,最终会因为无法超越而放弃努力。
妈妈做的是:看到苏珊在阅读这一门功课得到C,并认可了这个努力,让她不用关注和姐姐比较结果,而是看到努力的过程是有意义的,这就给了孩子希望。
此时孩子会想:“即使是C,也是有价值的。只要努力,也许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理解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每一点“进步”上,孩子就会感到鼓励而产生向上的力量。
做一个理解、尊重和会鼓励的父母,不是天生的。要摆脱习惯了几十年的行为方式,不管是认知调整、情绪管理还是亲子方法,都是需要刻意学习和练习的。**
04
家长都希望培养出自信和善、情绪稳定、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人热情友好而懂得界限的孩子。
但实际上,他们面对孩子们不同年龄段的挑战接踵而来:黏人、叛逆、退缩、不合群;拖拉磨蹭、散漫、厌学、脾气坏、抗挫力差;二孩时代孩子之间的竞争、差异化培养,以及可能伴随的夫妻教育观念不一,精力耗竭......
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常常是说教、催促、唠叨、批评、吼叫、打骂、代劳、放任......这些方法是我们从小继承下来的,运用娴熟,几乎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反应。
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无意识的行为方式,只有上升到有意识的层面,发展出理解和解释的能力,我们才会有方法引导和帮助孩子。
我想,做一个好父母,不一定是有钱、高学历。
觉察自己的不良亲子模式,不断调整改善,就是一个“好”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