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若秋《深度说服》读书笔记及感悟

若秋《深度说服》读书笔记及感悟

作者: 若灬秋 | 来源:发表于2020-11-03 10:21 被阅读0次

关于本书

第一章:思考术帮你在大脑里搭个脚手架

黄执中:学立论,帮你面对人生的两难

学辩论,或者说学立论,有什么用?

“真理越辩越明”。

“凡是有意义的话都有可能错,凡是不可能错的话都没有意义。”因为一句话之所以不会出错就是因为它不提供任何的指引方向。

我们为什么要学辩论?

就是当你遇到抉择,不知道是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时候,借由辩论,希望能够得到指引,能够找到信念。

辩论的目的是要找出有价值的观点,在辩论之后,我们对自己所走的道路,就可以产生更强的信念。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不是走一条不会错的路,而是在所有有可能错的道路上,继续向前走。

什么叫立论?

立论:给了你继续向前走的信心和理由。

观点思维:消灭无效思考

观点的能力

能生产观点,意味着进行有效思考、做出决策的能力;

能评估观点的品质,意味着你可以对他人的言论做出分析和判断;

能找到新观点,意味着你在面对问题时思维的创造性……

什么叫无效的思考呢?

就是让问题停留在当前层面的思考。

什么是观点呢?

观点,就是看待问题的方式。

你用怎样的方式看待问题,就会得到怎样的答案。

什么是观点思维?

就是在想问题的时候,能意识到你此时需要更进一步,找到能帮助你做出选择的观点,而不是困守在问题的原始层面,纠结不前。

围绕着观点的思考,也正是一切有效思考的必要条件

当你能快速地找到有价值的观点,你就成了一名优秀的内容生产者;

当你能敏锐地捕捉到对方言语中的观点,你才能具备真正的批判能力。

观点的两种形态

标准和定义

标准:每一个决定之下的底层逻辑【判断一件事情的准绳】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对对方的一句话感到愤怒,也不是因为这句话的表层含义,而是因为它底下所隐含的标准。

定义:语言游戏的起点和终点【对某一事物的认知、理解和诠释】

当你对事物有不同的定义,你对它就会有不同的观感和期待,你心里对一个问题里某一概念的不同定义,也会使你在潜移默化中使用不同的判断标准,来看待这个问题。

针对定义的思考,是一切观点不为人知的起点,也是一切说服力求到达的终点。

定义→标准→观点的关系

所有的观点,背后都有潜藏的标准;而所有标准的形成,都离不开我们对某些事物、某些概念的定义。

迄今为止,人类的大部分分歧,都源自对于同一件事物的不同定义

形成定义的来源有三类

语境

背景、画面和故事,都是所谓的“语境”。

借由构建起完整的语境,并将想要重新定义的事物镶嵌进去,我们便能赋予事物新的含义和价值。

“图式”心理机制

人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不可能把每一个信息片段都进行思考和剖析。

人的心智更加倾向于把事情进行概括性地理解。这就如同一个相框把照片框起来一般,我们的大脑,也会把一堆信息“框”在一起,如此一来,信息就会很容易在逻辑上形成偷渡和跳跃。

如果你想反驳一个人的定义,或需要提出一个与之不同的定义和观点,那就必须构建新的语境。

在场景中构建合理,在语境中渗透观念。

模型

根据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学习理论,人是没办法理解全然陌生的事物的,必须得在旧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的概念和信息进行编码和重新认识,才能“生长”出新的知识。

说服的本质,就是让人们相信你讲的东西,和他本来就相信的某些东西,是一样的。

而一个人“本来就相信的那些东西”,在某些时候,就是他习以为常的那些认知“模型”。

我们获取新认知的过程,就是将新事物与过往经验进行链接的过程。

价值

借由价值观所延展出的对事物的理解和阐释,说服他人接受定义。

创造性思维:通往新观点的三道门

创新力的三条底层逻辑

重塑前提

重新检查这些前提,对其进行反思和重构,寻找改变和创造的契机,最终让新鲜的观点、想法、创意出炉。

除了传统的经验和上天的神谕,人们还可以靠实证和观测得到知识。

看待问题和事物时都会有着默认和隐藏的前提。这些隐藏的前提,往往是我们过往常识和经验的堆砌与累积。由于直接沿用这些隐藏前提进行思考,能无比节省大脑的耗能、提高表达和判断的效率,所以我们往往会本能地拥抱这些默认前提,而不进行反思。

现状偏见

大家对现状都有着偏好和迷恋,都不想改变现状。

跨界诠释

用某一个领域的理论,去解释、解决另一个领域的问题。

“好点子不过是既有材料和要素的新组合。”不论是现象还是学科的原理,其实本质上都属于材料和要素,只要通过一定的逻辑框架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并在新的底层逻辑下寻找能够自圆其说的方法,新观点便能如源头活水般涌来。

跨界的前提是我们的脑中有足够多的素材和要素。

改变视角

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惯用的视角和立场去看待这个世界,这是自我证成的必须,但同时这种视角的固化也很容易让我们错过很多新鲜有趣的视角。

ps:有时候在被一个问题卡在那里无法往前进展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反例思维:深入思考的必经之路

反例思维可以拆分为三个步骤

列特征

试着列出事物之间的特征

找类比

试着根据列出的特征,寻找同样也大致具有这些特征的事物。

追反例

试着思考满足某个条件而不是全部条件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列特征-找类比-追反例”的三步法,几乎是所有深入思考者习以为常的惯性动作

追反例即同理反抽

“同”样的道“理”,换个情况就不再成立了。但在思考过程中,通过对自己的阶段性思考结果进行同理反抽,便可以推进思路,不断深入。

思考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不断问自己两个问题:“为什么”和“是什么”的过程,在追索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的思想也在不断深入。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概念往往都在某种程度上有些暧昧不清,使得我们的思考难以一击即中。但只要循着“列特征-找类比-追反例”的思路,我们总能不断靠近问题的核心。

政策性思维:最实用的决策模型

思考政策

政策性思考就是一整套针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方式。

所谓政策性思维,就是学会强迫自己站在政策制定者的立场,试着通盘考量、全局把握、长远思虑、仔细拿捏……大到国计民生,小到你在自己的公司里推行的一项新政,甚至是你想在自己家里做的一个小小的改变,都可以用政策性的思考方式,来检视自己的决定是否合理、是否有利。

为什么要学习思考政策?

思考是一种权力。当你有能力理性地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才有机会去做些什么。

伏尔泰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让自己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政策性思维的核心

需要性

任何的决定,往往都有一定的成本与代价,最起码我们需要花费时间,甚至可能需要一些金钱,甚至更麻烦点,得劳心劳力耗费大量精神。

ps:那么,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它的重点就是: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得有个理由。

如果我们愿意花一点点心思去问为什么,就能发现很多理所当然的背后可能就藏着某些既得利益者的身影。

根属性

思考一项政策里的“根属性”,是在思考完“需要性”后进行的第二步。如果说“需要性”是在问,你想做出的改变背后,有没有真实存在的问题?那“根属性”则是在问,这个问题真的是由于你想改变的那个现状导致的吗?

解决力

所有的优点和价值,都应该是为一个最终我们想要达成的明确的目的服务。而“解决力”,就是在计算一项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达成一开始想要的那个目的。

ps:达成目的的手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损益比

损,即是损失;益,即是收益。“损益比”顾名思义,就是用政策的收益和损失进行比较。

ps:方案落地操作的必要性如何?

损益比原理

原理1:等价交换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当一项政策越是显得无本万利,你就越要警惕它潜藏的成本和代价。

原理2:一项政策的利与弊常常不在同一维度上

就好比一个天平两端放着同等分量但类型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公平和效率、情感和利益、伦理和发展……又应该怎样分出高下?

ps:不只是不同类型的事物,即便是同类型的也会出现效果延迟的现象。

政策思考的一系列工作,最终还是回到换位思考、观点切换的思维活动上。在这之间不同情境、不同角度、不同人物的切换,都在帮我们尝试用一种方式做出决定,或是说服某个人群,只是途径与方法的不同,并没有本质的区隔。

第二章 :学会反驳批判能力的养成

颜如晶:反驳也可以很有趣

反驳之于思考和表达的意义也绝不仅止于批判。

两个有趣的反驳技巧

第一个,叫作表演式反驳。

每一个观点都有它适用的语境和场合。

表演式反驳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是要公平,你得真的按照对方的观点演出来,才会有反驳的效果。

第二是要彻底。

表演式反驳最大的好处,在于你不需要直接指出对方的问题,把气氛搞得剑拔弩张,就可以让所有人都明白:他的观点有问题。

表演式反驳,通过公平、彻底的演绎,不需要针锋相对,就能自然展现出对方观点的荒谬。

第二个,叫作反驳情绪。

①表演,因为你可以先用表演,制造出自己想要的戏剧效果,冲淡对方的情绪对观众的影响。

②时间,时间是消解一切情绪的法宝。如果对方说话产生的情绪力场铺天盖地,你感到难以招架,那么也千万不要急着说话,宁可站起来先深呼吸几秒,然后就这样让时间流淌一会儿。

事实上,情绪不仅会影响观众,也会影响自己的心态和表达。

反驳情绪,在表演和时间这两个朋友的帮助下,化解气氛,为接下来的反驳和说服做铺垫。

有效反驳的三条思路:做批判者,而非杠精

反驳的三种思路

1.A不存在–现象不存在

“A不存在”的意思,就是对方指控的事实完全是莫须有,也就是用事实打脸。

例如,当同学嘲笑说“你成绩不好,所以不是个好学生”的时候,直接晒出成绩单。

这是所谓的“事实层面的反驳”

2.没有A,也有B–推断不成立

虽然A存在,但无法证明B是由A引起的,也就是所谓的归因错误

错误的归因

“逻辑层面的反驳”。

3.B不重要–结论不重要

我承认你说的都对,但是这不重要,说得更通俗点,就是“那又怎么样”。

例如:“不丹那么贫穷,在那生活肯定很不舒服”——“那又怎么样,那里的人们崇尚的是摆脱了物质诱惑的精神的平静。”

“针对价值的反驳”。

反驳的本质,是为了使自己显得比对方更有道理。

拉波波特法则:反驳者的基本修养

意识到怀着偏见进行反驳对彼此都毫无好处,并努力时时克制自己,保持冷静和理性。

1.你应该非常清楚、生动、不偏不倚地重述对手的想法,使得你的对手说:“谢谢你,我刚才要是像你这么表述就好了。”

2.你应该把对方观点中你所同意的部分都列出来,尤其是那种并非被人们广泛接受了的观点。

3.你应该提到那些从对手那里学到的东西。

归谬:最尖锐的反驳方式

想要反驳一个观点,思路可以有两种

一种,是指出对方的想法和正确想法之间的距离,它的重点在分析。

但还有一种反驳思路,它的重点则在于,找到观点谬误之后,如何清楚地有时候甚至是尖锐地揭示出来,以收获最好的反驳效果。

归谬法

顾名思义,将对方的观点“归”结为某种荒“谬”。

它很像数学中的“反证法”——我不直接说你的观点错在哪儿,而是顺着你的观点继续往下推断,直到它的荒谬自行显现,自然也就起到了反驳的效果。

归谬法的两个步骤

推导极端

任何一个观点都有自己的“舒适区”,也就是它所适用的情景和程度。而一旦脱离这个舒适区,观点本身的片面和错漏之处就很容易被暴露出来,变得不那么合理了。

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把要归谬的观点拽出舒适区。

1.横向上,转换讨论情景

没有一个观点适用于所有的情景,因此,一旦脱离原本的语境,那些貌似有理的观点说不定就荒腔走板了。

2.纵向上,抬升观点力度

每个观点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成立,话说得太满,则过犹不及。

例如: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在《自然宗教对话录》里就用归谬的方法给出了一段反驳:“如果上帝是全能、全善的话,他将有能力也有意愿去阻止世上的邪恶,但世界上仍有邪恶,可见,上帝不是全能全善的存在。”

演绎嘲讽

演绎嘲讽的两种方式

1.要场景,不要理论

在归谬对方观点的时候,最好用具体的场景,而不要用抽象的理论。

2.用直接,代替间接

说到底,直接、具体地讽刺,才是最真切、最有力度的

捕捉有效逻辑

归谬的前提,是要正确地捕捉到对方观点里真正没有道理的部分,再针对性地进行归谬。

归谬的意义

当你发现一件事情很荒谬,进而对它进行嘲讽,那就是归谬;可若你能反过来,构想出一套理论包容甚至消解掉这种荒谬,就变成了更深一层的观点。

所以,学会归谬的我们,除了洞察对方谬误的敏锐,更要学会的是再往深处的那种面对不同生命经验的观察力与包容心。

受身:聪明人的反驳方式

“受身:最省力的反驳方式”

“受身”,意思是在被对手摔倒时,趁势倒地,以消解自身所受到的冲击力。

不正面迎战对手优势,而是通过更换比较标准,使自己的劣势不再是劣势,甚至转化为优势。

这种模式不再在原有赛道上跟对手火拼,而是重新定义了竞争模式。

把这种思路引申到思辨领域,就成了一种无比巧妙的反驳方式——不在实际论点上和对手纠缠,而是直接重塑问题,转换判断标准,让自己的劣势不再是劣势。

“受身”如何运用?

第一步:承认

受身的前提,是对对方论点、优势的充分承认

①他人的观点即使与你不同,也必然有可取之处。只有充分意识到并承认这一部分的合理,你才不至于扭曲对方的观点,你的反驳也才会是有效的。只有在承认对方观点部分合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有效的反驳。

②使用受身式的反驳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消解对方的论点优势。换句话说,对方在这一点上的优势可能是确实存在的

③一切争端都来自分歧。如果你不承认对方的优势论点,必然导致对方不断和你争辩,逼迫你承认,使得话题一直停在这里,无法再进行受身反驳之后的步骤。

第二步:诠释

诠释,就是要试着换个标准、重设议题,让讨论的重心,从对对方有利的领域,转向对你有利的领域。

关于诠释的两个更具体的思路

1.拔高

有分歧的双方,必然是因为处于同一个层面,才会有分歧。这个时候,无论再怎样强调自己的观点,都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要证明对方的论点“不重要”,你可以试着提出一个双方公认为更高的立场,将对方的论点“包住”。

2.聚焦

通过对问题当中特殊条件的分析,指出你对问题的诠释,更符合当前具体场景的要求。

第三步:超越

在充分承认了对方观点之后,通过诠释,指出这个问题还有另外一个层面。

其实受身反驳的整个过程中,在反驳的同时,其实还提出了新的观点(判断标准)。

ps:很像反脆弱又像打太极,卸掉对方力的同时又能以此反击对方。

破解逻辑谬误:洞察营销和洗脑

逻辑

所谓逻辑,就是从“因为”推出“所以”的过程。

对于每一个观点来说,逻辑就像是它的骨架。即使堆砌再多的数据、案例、修辞,如果骨架立不住,看起来再貌似有理的观点,也会马上土崩瓦解。

最常见的三类逻辑谬误

循环论证

以结论本身来作为理由,循环而成的论证或论点

例如:

上帝为什么存在?

-因为《圣经》里说了上帝存在。

-那《圣经》是谁写的?

-上帝写的。

如何破?

一问原因

二问差别

滑坡谬误

夸大每个环节的因果关系,最终导致荒谬结论的做法,就是滑坡谬误。就是用一连串效力较弱的推理,将两件没什么关联的事情牵强地联系在一起。

如何破?

第一种,正面反驳

试着耐着性子从一长串的链接中挑出一到两个与经验不符的地方,从这里截断滑坡,聚焦回原命题的讨论

第二种,侧面嘲讽

在面对稍微包装得好一点的滑坡论证的时候,最省力的办法不是正面痛击,而是顺着对方的滑坡继续往下滑,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让对方自己陷入尴尬

错把相伴当因果

当两件事总是伴随着出现,很容易显得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

错把相伴当因果的常见形式

第一类,是两件事偶然相伴,但实际上毫无关联。

例如,歌手萧敬腾也因为每次开演唱会,所到之处暴雨倾盆,而被戏称为“雨神”。看起来确实很玄妙,但我们都知道,无论人意外淹死,还是天要下雨,都有独立的成因,与这两件事情,根本毫无关联。

第二类,是两件事确实相关,但无法排除第三方因素的影响直接导出因果。

比如,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对枪支的管理日渐严格,同时全国暴力犯罪率也在持续下降。听起来,很像是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但你可能不知道,与此同时美国还进行了大幅度的警力扩充,并改进了治安方案,所以我们其实无法断言,是哪个因带来了“犯罪率下降”这个结果。

第三类,是因果倒置。两件事之间可能真的有因果关系,不过谁是因谁是果,却和我们的直觉正好相反

例如,很多人注意到,居家风水好的人家多富贵,于是对风水之说更加笃信不疑。但单看这件事情,风水真的是让人大富大贵的原因吗?其实也未必,很有可能是,只有那些本身条件很好的家庭,才有余裕来布置风水。

如何破?

其一,去追问现象伴随背后有没有内部机理

其二,去寻找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之间有没有别的影响因素。

这个步骤,我们一般称之为“寻找对立成因”

看穿统计陷阱:别被大数据欺骗了

三种最常见的统计陷阱

百分比陷阱

“基本价值忽略”

人们越是忽略商品的基本价值,就越容易被比较大的数字迷惑和吸引;反之,越在乎基本价值,越能够理性地判读和选择。

“百分比陷阱”: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了具体数值在转换成百分比时,会给人带来的错觉。

平均值陷阱

平均数陷阱,正是用整体的结果,掩盖住个体的信息。

平均数的狡猾之处,在于抹除了数据的分布情况。

两个概念可以帮到你:

第一个是中位数

中位数就是全部样本中按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值,就好比100人里头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列,然后以第50名当参考点,这个数值的好处就是能依照分布性质来找出真正的中心点,能去除掉数据中的极端。

第二个是众数

就是在所有统计样本里,数量最多的那个区间。

比如,有一些金融机构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会使用“我司员工平均年薪高达五十万”这样的讲法来吸引人,但想也知道这显然不是基层员工的待遇。这个时候,你可以试着询问或调查这家银行薪酬的众数,知道了在那工作的大多数人拿着怎样的薪水,也就能了解你去了之后待遇大概会到怎样的区间。

采样陷阱

透过过程中你也不一定能看出的手法,挑选样本以及处理样本,从结果上给了你一个吓人的数字——这是数学最终极也是最核心的“化妆”技巧。

第三章 :学会提问短沟通的技术

“精神助产术”

早在数千年前,苏格拉底(Socrates)就曾用提问的方式,帮助与他交谈的人厘清想法、找到观点,即所谓的“精神助产术”。

胡渐彪:学质询,用提问引导思维

提问术

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对方,只要我们提出了正确的问题,我们自然就能够引导对方的思路往我们要它们去的方向前进。

我们是用提问来诱发听者用自己的脑海得出我们想要他们得到的结论。你会有意识地去分析去思考,进而你得出的结论就能够左右你的行动。

人的思维其实都是靠提问来引导的。

提问的三种目的:

确认共识

“确认共识的提问”这种将对方观点与你的想法进行一步步对比、盘问的思路,是一切质询的基础。

确认共识是为了避免讨论的失焦

削弱观点

削弱观点,就是用提问来降低对方观点的说服力。

削弱观点的两种思路

1.压

所谓“压”,指的是质疑观点的可信度。

2.抬

所谓“抬”,则指的是抬升、激化观点,通过主动地强化对方观点的表述,让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自行暴露出来。

植入想法

植入想法,就是通过提问来提升我方观点的说服力。

攻击性提问与信息差理论:为表达增添侵略性

反驳与攻击性提问

反驳与攻击性提问

削弱观点的提问,也就是所谓的攻击性提问。在语言中,所谓的攻击,其实就是反驳。

攻击性提问,其实就是顺着反驳的思路,去要求对方给出进一步的论证。换句话说,提问的攻击性,是来自反驳的有效性。

信息差理论

“信息差理论”准确地说,是通过提供更多信息的方式,制造出了一种提问者和回答者之间的落差感。

营造落差感的三个可供使用的具体技巧

精确表达

精确表达的目的,是让你的问题听起来更有信息量。

只有把一件事情的细节讲清楚,才能让听的人对这部分信息有充分的把握,随之而来的追问,才能给对手以压力。

引发联想

那就是用典型的案例,或是贴近大多数人过往体验的描述,引发听众的联想,从内部补充信息量,让听众有代入感,感同身受。

延伸观点

在最终提出问题的时候,还可以对对方的立场作合理的预设和延伸,以聚焦冲突,增加落差感。

三种营造落差感的总结

第一精确表达,是教你用具象化的方式,让自己填充进去的内容有实实在在的信息量;

第二引发联想,则是告诉你在适当的时候,找到好的切入点,使用自带语境的素材,能够事半功倍地构建信息差;

第三延伸观点,则是在提问中附带信息量之后,通过延伸对方的立场,聚焦冲突点,

引导性提问:循循善诱的提问方法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引导性提问

引导性提问也叫植入想法的提问

“引诱比问诘更有效”。所谓引导性提问,就是用一些特定的问题,引导观众的思维。

引导式提问的重点不在于诘难对方、用坚如铁石的案例或是无懈可击的逻辑推论问得对方哑口无言,而在于用你提出的问题本身,将对方乃至第三方的想法,引导至你希望它去到的地方。

引导性问题的一个原则和两个技巧

一个原则

让问题代替回答

引导式提问的妙处,在于不需要任何回答,就可以在听到这次提问的人脑海里,植入你的想法。

判断一次引导式提问是否有效的基础标准就是:单听这个问题,我能不能知道你想要说些什么?

两个技巧

旁敲侧击

先引导对方达成共识,然后再转回本意。

这就是旁敲侧击的引导,不直接对结论进行打击和否定,而是先从别的前提切入,一步一步地先诱导他人承认前提,进而无法不承认结论。

想要从前提出发,诱导他人认同我们的结论和观点,就必须有窥见前提的能力。

逆向激励

逆向激励,表面看是在说这个事情,其实在暗指另外一件事。

例如:如果你想劝一个人去好好背单词,与其质问他“为什么还在玩游戏”,不如反过来问“游戏这么好玩,你一开始为什么会想到减少游戏时间去学英语呢?”

引导式提问的两种模板

描述困境,寻求解法”

“揭示现象,暗示原因”

1-3-5法则:回答问题的正确节奏

什么是1-3-5法则?

就是把你的每一次回答,都分为三个阶段:

1-如果只有极短的时间,就只回答一个关键词。

3-如果时间稍长一点,就再回答一个完整的关键句。

5-如果时间充裕,就将完整的回答讲完,把事情彻底说清楚。

从一个词,到一句话,到一个段落,由短变长。因此是“1-3-5”法则。

回答内容先后的三个原则

原则1:先抽象,后演绎

在回答中,要学会先用抽象概念归纳自己的大意,然后再铺开陈述

而这样做的好处

一方面,提问者的重点未必就在这个问题上,所以面对问题,勇于先概括,如果对方追问或静待你进一步的回答,那再完整补充也不迟;

另一方面,站在听众的角度,要理解你的回答也需要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而先抽象概括,再详细演绎,也能避免听众跟不上你的思路。

原则2:先有利,后不利

开口表达的时候先说有利的部分,再说不利的内容。切记所谓的“先抑后扬”。

例如:我们都听过曾国藩的典故:同样是战事不利,说“屡战屡败”怕是要掉脑袋,说“屡败屡战”就显得英勇悲壮,这就是语序的作用。

原则3:先挑逗,后灌输

回答问题在简短精炼之外,还能做到意犹未尽、有所回味,能一步一悬念,充分调动起听者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在内容出众之外,还总是能做到你一开口,就让人想听下去。

第四章 :综合说服的策略整合你的观点与表达

刘京京:辩论,一门关于思考和表达的内功

什么是辩论?

辩论作为训练的工具,是刻意在用比赛的形式强制你保持对抽象的复杂问题的深度思考,用高强度的语言对抗锤炼你的表达习惯。

辩论从不教给你套路或形式,而是从根本上提升输出观点、正确表达的能力。

辩论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提升输出观点并正确表达的能力。

如何开口就能吸引观众?

演讲的四种开头方式

戏剧性元素、引发好奇心、抓人眼球的材料、悬念

如何让一个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某件事情“与他有关”

第一种,是这件事情的价值恰好能满足他的需求,让他无法忽略【与他相关】

第二种,则是讲者的表达状态和策略,降低了他的心防,让他没什么事的话就愿意听一听你讲了些什么【让他不反感】

共情原则

就是让听众感觉到“你和他,是一样的人”。

在一开始的时候,说一些贴合观众此时心理状态的话,哪怕与自己要讲的东西无关,甚至相矛盾都没关系。因为一旦观众在心理建立起了对你的认同感,之后想要把它圆回来,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洞察到现场观众心中所有、口中所无的感受,替他们宣之于口,从而赢取深层次的共鸣。

没有人是不自恋的,当任何人表现出与我们的相似之处,我们就很容易产生共情与认同。因为每个人都无法停止欣赏自己。

减法原则

什么叫减法呢?顾名思义,就是把冗余的信息减掉。

在任何讲话的开始,要遵从减法原则

我们大脑的认知资源其实非常有限,因此在更多时候,我们都更愿意选择把注意力投给那些简单的、具有鲜明引导性的信息。

怎样把一件事说清楚?——清晰表达的两个原则

清晰表达的两个原则

指南针原则:用提问开启每个段落

为什么用提问开头是最好的选择?

原因①:在所有表达工具中,提问是最能激发人的主动性的。

原因②:可以帮助信息接收者聚焦重点。

当一个人在试着向别人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TA常常会忘记,对方并不像自己一样,对这件事情的重点在哪里早已了然于胸。这在佛教中被称为“所知障”,意思是,我们常常会忘记,此刻正在面前听我说话的这个人,并不像我一样熟悉我正在讨论的这件事

坐标系原则:相对胜于绝对,联系胜于本质

在表达内容时,多一些相对的描述,少一些绝对的论断。

绝对的论断没有意义,相对的比较才有意义。你想让别人知道你是谁,最好的方式不是堆砌一大堆形容词,而是建立起一个可信赖的坐标系,然后讲清楚你在其中所处的位置。

先建立一个坐标系,然后再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填充进这个坐标系里。

ps:找到目标参照物,然后解释你想要对方了解的内容。也可以称为类比。

怎样把不近人情的话说好听?——逆风说服的三个技巧

心理距离说

每个人心理上都有一种警惕心理,也就是心理上的“势力范围”。当这个心理的势力范围被他人侵入,就会引起紧张、警戒和反抗,越是陌生的事物,心理距离越远,也越容易形成反抗。

找到情感缓冲点

找到一个情感上的缓冲地带,也就是找到一个既坚持了自己观点,又不至于与听众情感极端对立的“缓冲点”。

逆风说服的三个技巧

技巧1:颠覆代言对象

将人们陌生的“坏人”的形象,转移到与自己接近的“每个人”的形象后,再进行说服。因此,这是拉近心理距离、找到情感缓冲点的有效方法。

人们对与自己有联系以及相似的事物,会抱有极大的好感和积极的态度。

技巧2:减少说服面积

刻板印象

让人形成僵化的、简单的认知,对想要讲述难听观点的说服者而言,是不得不战胜的魔王。

人们习惯性地用刻板印象去看问题时,很容易就陷入非好即坏的二元对立中。

技巧3:呼唤同理心

说服者借由链接听众的生命经验,诉说着彼此都可能遭遇过或者即将遭遇的不得已,最终让听众对说服者发生共鸣、对说服者的遭遇产生共情和同理心,进而信服其观念。

镜像神经元

我们会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如何不落俗套地“灌鸡汤”?——让老生常谈焕发魅力的三个方法

鸡汤不好喝,因为什么?

第一是所谓的“疏离感”

很多正能量的东西,往往都是崇高而不接地气的。

第二是“没意外”

通常那些值得被宣扬的价值,都已经是社会文化中的“政治正确”,所以你再怎么宣传,也很难带给听众新的感受。

ps:老生常谈的论调。

第三个则是“太极端”

再正确的价值,被反复强调之后,也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心生怀疑:你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三个不落俗套地“灌鸡汤”的表达思路

方法1:细节

丰富的细节描绘,不仅让事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提升一大截,更重要的是,这种细节上的填充,可以使一个原本空洞的、只有一句口号的观点得以细细地展开,让听众觉得事件真实可感。

越是小众的观点,往往给人的感觉越鲜活独特,细节原则是感召他人的关键,放弃抽象宏大叙事,转向让人聚焦的细节,才能缩短距离感

方法2:自损

在对崇高价值进行宣扬的时候,与其强调高尚,不如塑造悲壮。

人们唯有在悲剧艺术中,才能体会到那种崇高的快感。

方法3:分摊

通过其他场景,来稀释想要倡导的价值的极端感,这就是“分摊”的说服方法。

我们必须承认,徒劳而挣扎的人生,才是生活的真相和常态。

如何制造感动?——戏剧中的价值对抗理论

制造感动的重点不在于煽情,而在于制造冲突

价值对抗理论

只有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爱情与家庭、公平与正义、自由与安全——的对抗中,才能让观众产生期待,然后剧情的发展才会显得合理,影片的叙事也因此才能够打动人。

升价值

把问题的讨论抬升到事实、证据、推论之上,用价值导向、情感理念来感染人。

升价值的两种基本思路

第一个思路,是想:“如果没有它,会是怎么样?”

对于某件事,问自己“如果没有它,会是怎么样”,是一种低姿态的思路,比较适合那些平时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基础的价值,用来体现他们的必要性。

第二个思路,则是去想:“如果有了它,本来会怎样?”

对于某件事,问自己“如果有了它,本来会怎样”,是一种高姿态的思路,它的潜台词是“这件事情你本来就应该可以做得到”,因此也更适合那些平时我们就想追求的、光辉璀璨的价值,用来激起我们更多的向往。

上面两种基础思路,即使对于同一个理念,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观点,也可以交互使用,组合出你想要的价值倡导的效果。

具体步骤:冲突→细节→真实感

1.制造冲突

2.挖掘细节

3.营造私人感

让你的表达幽默起来——可复制的幽默表达法

在我们日常的社交生活中,真正受到最多人欢迎的、让人感到亲近的,恐怕不总是那些思想深刻、涉猎广阔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会是说话有梗、总能让你发笑的段子手式朋友。

而幽默的功能还不止于强化你的表达效果,更在于它内在的戏剧张力,可以化解一切窘境。

顶级的幽默,不仅是一种高级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综合的表达方式。它体现的除了思维和口才,更有心性、智慧与情商。

幽默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幽默内容的两个思路:

错位

因为语言具有“意向性”(Intentionally):语言从来不是只需要自己理解即可的喃喃自语,而是具有公共性的,语出之“言”,总会指向某种被人理解、被人期待和预设的言外之“意”。

而幽默呢,就是将这种语言的意向性刻意扭转,反其道而行之,最终造成某种与原本期待不一致、不协调的意外感。

“错位”的两个思路

1.拼贴

所谓拼贴,就是在开头营造一个完整的语境(语境1),引君入瓮,然后无视、跳脱出当前的语境,拼贴另外一个段落,让人发现其实原来在讲的是另一件事(语境2),从而营造出错位感。

2.矛盾

矛盾式错位的好处,是由于“矛盾”这件事情的戏剧张力本身比较强烈,所以不需要营造特别有代入感的语境,就可以产生幽默效果。

释放

在某种充斥着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场域和语境中,找到合适的引爆点,帮听众释放他们的情绪,这就如同各位小时候看到一个吹胀的气球,或多或少都有些紧张的情绪,害怕它爆炸,然后有人突如其来地拿根针戳爆它,可能大家会吓一跳,但之后会瞬间放松下来。

进行幽默表达的两个原则:

优越

幽默是对无能者的恶意,喜剧是对弱势者的模仿。“笑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

在试图进行幽默表达时,需要遵照的三个原则:

1.永远不要针对观众

任何试图嘲笑观众、讽刺面前人的段子,最终获得的效果都会是严肃的说教感,而非幽默感。

2.永远不要嘲笑弱者

社会普遍的道德直觉,使得嘲笑弱者这种行为,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道德负罪感,也就是会缺乏道德上的安全感。

3.善于自嘲

首先,自嘲揭露了自己的弱点,相当于宣称自身比他人要弱小,也就反向地让别人获取了优越感;其次,由于是你自己在嘲笑你自己,所以就算下手再狠,观众也不会因此产生心理负担。

表演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比安(Albert Mehrabian)在1971年的研究证明,在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有55%的信息是通过视觉传达的,如手势、表情、外表、装扮、肢体语言、仪态等;有38%的信息是通过听觉传达,如说话的语调、声音的抑扬顿挫等;剩下只有7%来自纯粹的语言表达。

怎样把道理讲深刻?——打造你的专属金句

金句是怎样炼成的?

真的要拥有深刻的思想,进而淬炼出华彩的金句,自然缺不了知识的积累和人生的阅历,有时候甚至还需要情境的配合。

核心观念:它“不是什么”

道理想得深、讲得深,就是能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而这种把握,在缺乏比较的情况下很难被凸显,因此如果我们想把一个道理讲得深邃通透,最好在细节处、在极端情况下与相似的东西进行不断地对比。

真正能让大家听明白你想讲的道理的本质的,是它与其他相似的观点的那一点微妙的差异。

操作步骤

1.性质上的排除法

意思是通过不断排除相近的选项,来彰显某一个观点的深层次内涵。

2.程度上的二分法

通过不断营造极端情况,来对某一个观点做精确的定位。

后记总结与感悟

选择这本书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好的开展自己的销售工作。《深度说服》,你只有把你的客户说服了,才有推销出去你产品的可能,不是吗?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缓慢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主题思想,有很多观点,更要有足够多的支撑观点的案例。而在解释清楚这些案例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结构、语法、用词,甚至一个标点的运用。只有点、线、面、体的层层递进和相互结合才能构造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这本书有4个人分别从:思考、反驳、提问以及策略鉴赏四个部分解说,分别各成一体但又层层递进,分门别类让你掌握最省力的沟通说服技巧。

就像我前面说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很重要。所以,我对于本书第一章节黄执中关于思维的介绍印象和感触都很深刻。

你对某一件事物的认知、理解和诠释构成了对其的定义;每个决定下的底层逻辑构成了你对事物的评判标准;而你看待问题的方式,形成了你的观点。

要想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就要通过对方的观点摸清他(她)对事物的评判标准,然后尽可能的依照这个标准和对方沟通(只有在统一准则的前提下才有进展下去的可能)。记住,这不是讨好和毫无原则。而是极可能通过对方理解得程度表达你想要传达的意思,这点很重要。

我并不想做什么超级辩手,也不想把和别人争执的面红耳赤。我看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系统的学习观点认知的形成,以及培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独立思考深刻看待问题并举一反三的能力;还有,想要在销售的道路上用性价比最高的方式达到产生业绩的目的。

道理基本上都明白了,还需要后续的工作和生活中把学到的要用起来,夯实基础的同时也是一个熟练的过程,更方便以后用的时候随时调取。

我喜欢读书,因为“和不同的作者沟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感悟,这也是增加自己知识储备量和练习大脑思考以及反映能力最好的方式。

关于学习,并不是下学了就结束了。每个人都有读、写、算最基本的认知能力,是完全具备自学能力的。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坚持学习下去,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秋《深度说服》读书笔记及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vp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