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人生若是无方向,难免浪费时光。在这个早已出信仰危机的社会,各种鸡汤、带着哲思外壳的杂书在一点一点侵蚀着我们的大脑,稍不小心,就成为那些毫无营养的作品的傀儡。与其在这些让人明辩不了方向与价值的浩洋翰书海中一点点迷失,不如返璞归真在流传千百年的经典中寻找方向与信仰。
《大学》就是这样一本古书,说它是书其实也不对,它原本仅是《礼记》中的一篇,后来被独立抽取出来了。《大学》 的宗旨十分明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条大纲在我走近他们之后,我发现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明明德“让我想起“明德馨香“这个成语,大意为拥有完美的德行的人身上都会是馨香甘甜的。拥有美好的德行者,首先要求这个人有善性心怀善意,才能身如明镜,在光芒下煜煜生辉。
《大学》“亲民”是《大学》的第二大纲,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书中“亲”还有“新”之说。“新”有革新之意,去除旧污,在此过程中洗涤心灵,变得清朗明晰。这样的“新”若不是心怀善意,身行善事,我想这样的境界怕是达不到。若统治者心怀至善,亲死、爱民、育民、安民、化民等等一定都是水到渠成的。
最后一纲,我认为是这三纲之核心,即“止于至善”,短短四字,其内涵却可以写成一本书了。《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在这里可以看到人本有善性,但后面又接着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人性本善但也会变得不善。这样的不确定性就要求我们保持那份最初的明净,澄澈。至善是一种境界,那么如若不至,就要求我们由心而发的行善。现代年轻人都在追赶一种修仙的潮流,这种达到至善的过程也是一种修炼,一种人格的修炼。
《大学》《大学》中有很多东西都是说给君王听的,但不代表渺小如尘埃的普通人无法以此为人生航标。“一口吃不成胖子”,俗话虽简单明了但道理一分不少。我们可以在这些宏大、渊博的文字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哲思,装进口袋,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在这本书中有太多让人恍然顿悟的道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想要拾取的部分,而我最想拿走的便是在这三纲中同时看到的那一个“善”字。作为一个古代经典的传承者,我最想接手并传承下去的即是在追求至善中不断向上,不断升华自己的灵魂。对于书中至善的境界拳拳心向往之,对于书中的智慧孜孜诚心求之。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必有它历久而依然闪烁的亮点,后人的诵读和感悟是他能历久弥新的关键。虽然现在社会上掀起一浪又一浪的国学热,但有多少人是真心实意在通过经典与古人交谈着,安抚内心,走近经典,又有多少人只是盲目跟从,想给自己打上文化人、有学问的标签而虚情假意着。后者用《大学》中的话来说就是一类不善者。
《大学》善,不一定是扶危济困的善举,它可以有很多种诠释。对自己它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是一种非凡人格魅力增长点;对他人它可以是感染他人心怀明净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可以压倒恶人、恶习的正义之气;对世界,它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或许是我主观使然,我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皆怀善意,阳光它是温暖的,正好我有点儿燥热,绿荫它是清凉的,正好我有点儿晒。世间万物,皆怀善心,皆行善举,一切源头,还在本心。本心即我们自己的心境,我很喜欢林清玄,在诵读《大学》时总能想到他的文字,一样的善,所以我认为本心,大抵就是林清玄口中的“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最后我想说,《大学》给人“善”的方向,方向即远方有一个特别想到达的白塔,看到它的人很多,到达的人却少之又少。有人败在第一步,有人败在最后一步,这一场跋涉,是心灵的较量,没有伙伴,没有敌人,只有自己。这个自己,亦是敌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