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从鲁宣公元年(前608)到公子遂去世之间(前601),只有一件导致诸卿位序变动的事件,这就是前604年时任大司马叔孙得臣(庄叔)去世:
......秋九月......叔孙得臣卒......(春秋.宣公五年)
叔孙得臣以在十二年前(前616)帅师在鹹地击败赤狄部落“鄋瞒”的入侵,并斩杀其酋长“侨如”以及部将“虺”和“豹”而闻名于史。后来叔孙得臣就用这三个战利品的名字分别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命名。不过也由此可知,其三个儿子都在“鹹之战”后才陆续出生,到了叔孙庄叔去世这一年,最大的儿子也才不超过十二岁,因此未能立刻进入卿大夫的序列。
假如叔孙氏长子侨如确实出生于前616年,那么等到他满十六周岁行冠礼的时候(前601)正好是公子遂去世的这一年。一方面叔孙氏属于“三桓”之一,另一方面叔孙得臣在公子遂“杀嫡立庶”事件中似乎站在了东门氏一边,因此尽管有后来公孙归父企图借助晋国驱逐“三桓”的所谓阴谋存在,考虑到后来叔孙侨如对待季、孟两家的态度(前575):
......宣伯使告郤犫曰:“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宁事齐、楚,有亡而已,蔑从晋矣。’若欲得志于鲁,请止行父而杀之,我毙蔑也而事晋,蔑有贰矣。鲁不贰,小国必睦。不然,归必叛矣。”......(春秋.成公十六年)
笔者仍然倾向于相信以下几点:
第一,叔孙侨如成年之后(约前601),由公孙归父先安排其接替自己成为诸如少司马等级的大夫,并且在公弟叔肸去世之后(前592),安排其越过当时的大行人仲孙蔑进入卿序,成为了大司寇。
第二,公孙归父先后如晋、如楚求援后,季孙发动政变将其驱逐,并且捏造了其与宣公联合“欲去三桓”的阴谋论。事实上,即便东门氏与季孙在政见上面相左,其也完全没什么动机一并驱逐叔孙氏,此不过是季孙为了团结三桓而制造的舆论罢了。
叔孙得臣去世后,依例其身后诸卿各登一位,由季孙行父接替其大司马的职位。这一年(前604)前后的变化情况如下: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仲孙蔑首次有记载担任“大行人”如成周聘问,事实上发生在前600年:
......九年春,王使来征聘。夏,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春秋.宣公九年)
所以鲁国看来对朝聘王室持消极态度,只是因为周定王派人来提示,才安排仲孙蔑出使,所以也有可能在这一年其才出任大行人。孟氏在此前先后由仲孙榖(文伯)和仲孙难(惠叔)兄弟轮流担任族长,待惠叔去世之后族长之位又回到文伯之子仲孙蔑(孟献子)身上。其中在鲁文公十四年(前613)特别提到过:
......文伯疾而请曰:“穀之子弱,请立难也。”许之。文伯卒,立惠叔。穆伯请重赂以求复,惠叔以为请,许之 ......(春秋.文公十四年)
说明这时候仲孙蔑确实已经出生了,不过说“弱”很难断定到底是哪一年,从三、四岁到十岁都说得过去,此时距离其朝聘周室(前600)还有十三年,因此说仲孙蔑在朝聘之前的几年内就已经成人并担任行人也是都能说得通的;至于其就任之前,也有可能有其他贵族担任过这个职务,只不过没有留下记载。为了简化这个话题,我们在这里姑且认为其在叔孙得臣去世的这年(前604)就得以顺位排名诸卿之末,并假定这一年他恰好以十六岁成年并行“冠礼”,与现有的各项信息也构不成实质性的矛盾。
第二,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说明了公弟叔肸在宣公在位年间排名都在仲孙蔑之前,那么为了延续这个判断,我们也假定其在孟献子进入卿列之前,自从其兄公子俀即位成为鲁侯之后开始担任过大行人一职,并且同样随着叔孙得臣于前604年去世而得以登位成为司寇,这样刚好给刚刚成年的孟献子空出一个大行人的位置来。
综上,叔孙得臣作为公子遂为数不多的一个支持者,同时也是一位干练的军事主官,其英年早逝确实导致东门氏在鲁国的统治失去了一根支柱。尽管其长子侨如在三十年后(前575)与宣公遗孀穆姜勾结,试图做出最后一搏驱逐季、孟,但为时已晚。此结局与当时鲁成公的态度并无绝对关系,而是因为鲁国面对的外部邦际关系已然固化,叔孙试图重新走回东门氏的路线,在鲁国注定无法得到多数国人和贵族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