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戴氏春秋
鲁春秋之一 :卿制及军制——1.1 “世袭不登卿”(上)

鲁春秋之一 :卿制及军制——1.1 “世袭不登卿”(上)

作者: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 来源:发表于2024-01-14 08:0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首先 ,所谓“世袭不登卿”,主要就是说六卿中的大宗伯这个职务,当然也包括其他一些属于大夫级的职务例如太史、太卜、太祝等,往往由同一个家族世袭,而一旦拥有了这个世袭身份,也就放弃了继续登入更高卿阶卿大夫职位的机会。

        当然大宗伯相对于其他诸卿来说,似乎是一个冷门的存在,主要因为其通常不出社稷,执行的是公室日常婚、丧、嫁、娶、祭祀等仪式以及氏族分家、传承、排序等事务,相当于国君助理祭司的身份(即国君本人才是氏族社会的首席祭司)。

        单就鲁国而言,大宗伯主要有三次出场。

        第一次在庄公二十四年(前670)鲁庄公娶哀姜时,除了左传中记载的御孙进谏以外,《国语.鲁语》中还提到:

        ......哀姜至,公使大夫、宗妇觌,用币。宗人夏父展曰:“非故也。”公曰:“君作故。”对曰:“君作而顺则故知,逆则亦书其逆也。臣从有司,惧逆之书于后也,故不敢不告...... (国语.鲁语.夏父展谏宗妇觌哀姜用币)

        第二次就是鲁文公二年(前625)有名的 “夏父弗忌跻僖公”事件:

        ......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于是夏父弗忌为宗伯,尊僖公,且明见曰:“吾见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后小,顺也。跻圣贤,明也。明、顺,礼也。”......(左传.文公二年)

       第三次则发生在鲁哀公末年(前471),其与时任宗伯衅夏关于立夫人礼的争执:

        ......公子荆之母嬖,将以为夫人,使宗人衅夏献其礼。对曰:“无之。”公怒曰:“女为宗司,立夫人,国之大礼也,何故无之?”对曰:“周公及武公娶于薛,孝、惠娶于商,自桓以下娶于齐,此礼也则有。若以妾为夫人,则固无其礼也。”公卒立之,而以荆为大子,国人始恶之......(左传.哀公二十四年)

       可见宗伯从事的工作本质上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维护周礼的存在,表面上看来繁琐、单调、虚无,实质上却是保证鲁国内政外交关系稳定、平衡公族间代际关系、进而影响不同氏族之间利益划分的关键纽带。所以当鲁国发生第一次“庆父之难”(前662-前661)时,齐桓公试探性地与前去鲁国聘问的仲孙湫咨询是否可以顺势吞并鲁国,得到了否定的结论:

        ......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 ......(左传.闵公元年)

        换句话说,鲁国的宗室体系秩序未乱,不同代际的公族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仲庆父的倒行逆施带来的不良影响完全可以被鲁国公族自行消化掉,而且只是个时间问题。这就表明鲁国的周礼并非只在形式上得到维系,而且在实质上也是这个邦国的核心利益枢纽,齐国如果盲目介入当然也就无利可图。

        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集得到的《周官》,虽很有可能是战国至秦汉学者按照理想状况复原古制所作,但从排序上面仍然反映了大宗身份的重要性,即春官宗伯,仅次于天官冢宰、地官司徒名列第三,而鲁国又是标榜周礼的模范国家,且为周公、伯禽之后,笔者由此推断“大宗伯”就是鲁国六卿之一。那么宗伯的排名是否真的为第三呢?其职位是否世袭不变呢?其是否参与登卿呢?

        回到上面刚刚提到的鲁庄公时代的夏父展,以及鲁文公年代的夏父弗忌(两人的活动时间差距不超过50年),这两位其实都不字夏父,因为“展”与“弗忌”跟“夏”字都没有任何对应关系。那么这个“夏父”就应当指宗伯家族世代以来一直使用的族氏。譬如说我们可以推测:在西周初期鲁国建立的时代,就任命了一位字子夏的公族成员担任大宗伯,并且世代传承下来,所以这一家人世代都以“夏父”为氏,而宗伯这个家族,完全可能原则上就是世袭的,当然家族如果发生变故的事件下除外。

        为了佐证这个判断,后面我们将看看同一时期其他邦国的情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春秋之一 :卿制及军制——1.1 “世袭不登卿”(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iqodtx.html